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本实体,除了按照股东的最大利益经营外,还具有承担社会责任的使命,例如避免对环境的污染,为社会公益事业和福利提供帮助等等。一般认为,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中企业不可能得到超过平均利润的收益,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必将增加成本,因此只能通过法律法规和制度等手段约束企业合理分担社会义务。然而,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国内外一系列企业经营丑闻在社会上曝光,企业社会责任问题引发了全社会的关注与思考,人们试图寻求多种促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途径。那么,真正驱动企业坚持不懈地履行社会责任的动力源泉是什么?它的要素有哪些?它们发挥作用的机理如何?实现上述目标的途径有哪些?目前还缺少系统的回答,它们成为当前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理论与实践操作的难题。论文以重新审视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解析企业社会责任的驱动要素、探索企业社会责任的驱动机理和实现路径为技术路线展开了研究,具体思路和结论如下。以杜威道德哲学为基础进一步厘清了企业社会责任的基本概念和核心定义。指出企业社会责任理论建构的核心难题是企业价值决策的道德基础问题。虽然三大传统伦理理论——义务论、功利主义和美德伦理为企业价值决策提供了一般的伦理原则,但是,它们都无法单独解决企业与复杂的社会环境之间的互动所产生的价值冲突问题,难以给出企业价值决策究竟如何的合理方案。而具有面向道德生活、开放道德过程,主动道德探求特点的实用主义道德哲学更适于解决处于复杂多变境遇下的企业价值决策难题,基于实用主义道德哲学的企业价值决策过程可以划分为价值沟通、观点辩论和方案抉择三个阶段,它们构成了企业价值决策的完成过程。基于组织意义建构理论,运用实证研究方法检验了企业社会责任驱动要素及其运作机理的理论模型。识别出企业社会责任驱动要素包括企业承诺、企业辩论、企业期望、企业责任文化和伦理领导力。其中,伦理领导力是通过企业承诺、企业辩论、企业责任文化驱动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依据经修正的理论模型并结合全球企业社会责任领跑者“壳牌”的企业社会责任经历(包括社会回应、战略责任和全面责任文化三个主要阶段),探索了企业社会责任的实现路径。基于关系和过程的视角,从构建关系、组织学习、创设环境三个维度探讨了企业社会责任的实现路径。构建关系的目的要将利益相关者的价值需求输入到企业的决策过程中从而实现价值平衡;组织学习是指领导者在决策过程中要不断地提升自身的道德敏感性和自我反思能力以及创造性的解决企业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价值冲突的能力;创设环境就是要通过创造相关的制度环境刺激企业采取行动。总之,企业社会责任的驱动机理是由企业社会责任驱动要素及其相互作用关系构成的实践模式,不断探寻并遵循这些机理促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是促进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研究与实践效果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