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三农”问题的总抓手。加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实现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措施。加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一是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增加了农业收入。目前我国的土地分配制度导致了土地经营的分散化、原子化,使得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降低,把多余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出去,既减轻了劳动力对土地的压力,又割断了农民与土地的脐带关系,实现了土地的规模经营,提高了农业生产率和农民收入。二是加快了城镇化进程和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剩余劳动力为第三产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资源,增加了第三产业的发展活力与动力。在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产业转移的同时也实现了其地域转移,剩余劳动力脱离农村,走向城镇,促进了城镇发展和城市繁荣,推进了我国城镇化进程。同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也提高了转移者自身的收入水平,开拓了视野,提高了素质,增强了技能,可以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一招,对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第一部分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研究目的、研究意义进行了分析,对研究方法、内容及思路进行了介绍,并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点、作用、动因、影响因素及途径等六个方面对国内学者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刘易斯模型、拉尼斯—费景汉模型、乔根森模型和托达罗模型等典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并对英国、美国、巴西和韩国的剩余劳动力转移进程进行了分析,总结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基本保持一致;农业发展是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条件;工业是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核心;第三产业是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要力量等经验,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第三部分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历史进行了回顾与分析。在改革开放前,我国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控制较为严格,在这一时期,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总体上处于停滞状态,改革开放以后才真正拉开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城镇转移的序幕。因此,本文重点对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进程进行了分析,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进程分为启动阶段、发展阶段、停滞阶段、快速转移阶段、缓慢转移阶段和加速转移阶段六个阶段,再现了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波澜壮阔的历程。第四部分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点及面临的困境进行了分析。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呈现出兼业性强、波动性大、转移的地域特征和产业特征明显、文化素质较低等特点,同时又存在剩余劳动力转移不足、转移渠道不畅、劳动力供需结构性失衡等问题。第五部分从经济因素、制度因素、主体因素三个层面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因素做了详尽分析。经济因素主要包括农业生产率提高,乡镇企业发展,工业化及城镇化推进和利益势差。制度因素主要包括土地制度、户籍制度和就业制度。主体因素主要包括劳动者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情况。第六部分针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呈现出兼业性强等特点和面临转移不足等困境,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乡镇企业发展、城镇化建设、第三产业发展、二元体制结构破除及劳动力素质提高等方面对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出了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