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电弧沉积法在钛合金基体上制备TiAlN改性防护涂层及性能研究

来源 :广东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nsushi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以发展航空发动机用钛合金防护涂层为目的,采用真空阴极电弧离子镀技术和射频磁控溅射技术,使用Ti靶、Cr靶、TiAl合金靶及Al2O3陶瓷靶,按照不同的实验工艺在航空发动机的压气机叶片材料TC11(Ti-6.5Al-3.5Mo-1.5Zr-0.3Si)钛合金基片上制备了不同成份的Ti-Al-N系、TiAlCrN系及TiAlN+Al2O3系涂层。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分析(EDS)、X-射线衍射(XRD)、高分辨率透射电镜(HRTEM)、俄歇电子能谱(AES)、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热分析仪、显微硬度计、划痕仪、摩擦磨损试验机等技术和设备,分析了制备工艺对TiAlN、TiAlCrN及TiAlN+Al2O3氮化物涂层的形貌、成份、相结构等的影响,重点研究了涂层Al含量对涂层力学性能、抗氧化性的影响,以及掺杂元素Cr和射频掺杂Al2O3对TiAlN涂层的改性效果,并对比分析了三种涂层体系对钛合金的防护效果,为利用等离子体镀膜技术开发新型的高温钛合金防护涂层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关键制备技术。 研究结果表明,TiAlN涂层主要由面心立方结构的(Ti,Al)N相组成,适当提高N2分压(0.6Pa)可以显著改善TiAlN涂层的形貌质量。增大负偏压(120~200V)可获得结构致密的涂层组织,并能有效控制熔滴颗粒的数目和尺寸。随着涂层Al含量的提高,TiAlN涂层(111)择优取向减弱,(111)晶面层间距变小。涂层的硬度随Al含量的增加先上升后降低,在Al含量为25at.%时,涂层硬度达到峰值为2461Hv。 TiAlN涂层添加Cr元素后,制备的TiAlCrN涂层表面形貌较粗糙,涂层主要由(Ti,Al)N、(Ti,Cr)N和CrN物相混合组成,并且涂层生长取向由(111)向(220)转变。相关的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检测表明,TiAlCrN涂层中有较多不同取向的小晶粒,呈多相混晶排列。由于固溶强化和细晶强化等效应,使TiAlCrN涂层的硬度较TiAlN涂层略有提高,达到2521HV。 电弧离子镀TiAlN和射频磁控溅射Al2O3共沉积制备得到TiAlN+Al2O3复合涂层,由于射频溅射掺杂的沉积量较小,掺杂改性的复合涂层的择优取向和物相结构与TiAlN涂层相比没有发生明显改变。扫描电镜(SEM)断面形貌观测表明,TiAlN+Al2O3复合涂层的组织结构比TiAlN涂层更致密。高分辨率透射电镜(HRTEM)观测表明,射频掺杂的Al2O3阻碍了涂层的连续生长,涂层晶粒较细小,涂层形成类似于网状的镶嵌结构。Al2O3掺杂导致复合涂层的硬度升高,最大值为2632HV。 室温时的摩擦磨损实验表明,TC11钛合金的硬度较低,表现出明显的粘着磨损的特征,而表面涂层改性后由于表面硬度的提高,粘着磨损现象大大降低,合金的耐磨性得到显著改善,涂层样品的磨损特征为磨粒磨损和部分氧化磨损。 大气下的中、高温氧化实验在650~900℃区间进行,实验结果表明,TC11钛合金650℃氧化时表面生成以金红石结构为主的疏松TiO2氧化层,不具备保护性效果。而TiAlN、TiAlCrN、TiAlN+Al2O3涂层抗氧化性效果明显改善,即使在800℃时,表面保持光亮,氧化现象较轻微,具有良好的热防护效果。 TiAlN涂层的高温稳定性随涂层中Al含量的增加而提高。低Al含量的涂层氧化后表层形成Ti和Al的混合氧化物。随着涂层中Al含量增加,涂层发生选择性氧化,形成较完整的Al2O3。Ti0.75Al0.25N涂层在700℃和800℃高温氧化后,俄歇能谱(AES)分析表明,氧和涂层元素的扩散呈“台阶”状分布,Al和O由涂层表面向内呈“下坡”状变化,而Ti和N则出现“上坡”状变化。Ti0.5Al0.5N涂层高温氧化后,氧和涂层元素的分布同Ti0.75Al0.25N相似,但其表层氧化膜的厚度小于Ti0.75Al0.25N,这与高Al含量的TiAlN涂层自身的热稳定性提升有关。相应的TiAlN涂层在800℃氧化后的XPS分析表明,表层的富Al层主要以Al2O3形态存在。连续升温条件下的TG-DSC热分析表明,Ti0.75Al0.25N涂层的氧化热力学平衡温度为944.57℃,而Ti0.5Al0.5N涂层的氧化热力学平衡温度提升至952.97℃。高温氧化后,较高Al含量的涂层表层形成高致密的富Al氧化层,阻止了O的扩散和反应,这是其具有良好抗氧化性能的主要原因。 TiAlCrN涂层在700℃和800℃高温氧化后,AES分析表明,氧和涂层元素在高温扩散后也出现“台阶”状分布,O、Al、Cr由涂层表面向内呈“下坡”状变化,而Ti、N则出现“上坡”状变化,即表层生成致密的富Al氧化层,内层形成富Cr氧化层和富Ti氧化层的混合结构,其氧化膜厚度明显小于Ti0.5Al0.5N,仅为其厚度的一半,这表明添加Cr元素可以提高涂层的高温热稳定性,涂层氧化程度进一步减缓。XPS分析进一步表明,表层的富Al层以Al2O3形态存在。连续升温TG-DSC热分析表明,添加Cr后,多元涂层的热稳定性进一步得到改善,其热力学氧化平衡温度提高至994.04℃。 掺杂改性的Ti0.5Al0.5N+Al2O3复合涂层氧化后的晶粒较同条件下氧化后的TiAlN细小,氧化膜与基体的粘着性得到明显改善。AES分析表明,复合涂层700℃和800℃高温氧化后,表层生成富Al层,而内层形成富Ti层,其氧化膜的厚度稍小于Ti0.5Al0.5N。XPS分析表明,表层的富Al层有Al2O3,阻止了O的扩散,减缓氧化反应的进程。连续升温TG-DSC热分析表明,复合涂层的热稳定性得到改善,其热力学氧化平衡温度提高至989.46℃。 同时,样品的循环氧化增重实验也表明,TC11钛合金有较大的氧化增重量,符合“直线-抛物线”型增长。而TC11钛合金的改性涂层的增重量明显小于合金基体,在三类防护涂层中,TiAlCrN具有最小的氧化增重趋势,而TiAlN和TiAlN+Al2O3的氧化增重较为接近。上述三种涂层的氧化增重动力学曲线符合“抛物线”型生长规律,用多元回归分析计算得到相应的氧化增重(△m)与氧化时间(t)的动力学方程f(t)=K·t0.5+C,并通过相关系数法得以验证。 TC11钛合金的改性涂层防护效果表明,TiAlCrN、TiAlN+Al2O3、TiAlN涂层可显著提高钛合金的表面强度。在高温氧化防护方面,按照体系氧化增重趋势和氧化膜的抗剥落能力,上述三种涂层的防护效果依次为:TiAlCrN>TiAlN+Al2O3>TiAlN。
其他文献
20世纪50年代,美国3M公司利用电化学氟化法首次生产出全氟化合物(Perfluorochemicals,PFCs),由于PFCs具有优良的化学稳定性、热稳定性、高表面活性及疏水疏油性能,被广泛用于
树脂体系的固化行为和固化反应动力学研究对材料的生产加工具有理论指导意义。本论文主要通过非等温DSC实验研究了对二环氧甘油醚双酚A树脂(DBEGA)与间苯二胺(m-PDA)的固化行
碳材料在多年的研究中主要是作为催化剂载体,其新的研究进展是直接作为催化剂广泛应用于包括现代工业、农业、医药等主要领域。寻找和设计一种能够直接作为高效催化剂的纳米碳材料是至关重要的。碳量子点(CQDs)以及修饰的CQDs,引领着零维纳米结构这一新的领域,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生物适应性,同时具有很强且可调的荧光性由于其特殊的物理化学特性,得以在催化剂研究方面广泛的应用。本论文中,从研究CQDs出发,设计
本文系统地研究了锰基钙钛矿薄膜和块材的制备方法,探讨制备条件对样品性质的影响,并通过实验研究,提出了制备锰基钙钛矿材料的新方法,且深入研究了所得样品的性质。文章共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关于薄膜材料的制备,研究了磁控溅射法沉积镧锶锰氧薄膜时,氧含量对薄膜性质的影响。通过增加沉积过程中的氧分压或后期退火,可明显提高薄膜的金属-半导体转变温度,退火后薄膜晶粒尺寸增大,电阻率降低;同时尝试利用电子束蒸发法制
在缺少高级水生植物的淡水湖泊生态系统中,浮游植物是最主要的初级生产者,是整个水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础,研究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是了解湖泊生态系统结构及其
操作风险是商业银行必须要面临的风险之一,如何避免操作风险,是所有商业银行都要面临的课题.本文分析了操作风险的来源及管理对策,希望能为我国的商业银行避免操作风险具有积
Sn-Pb合金是一种应用广泛的电子封装材料,在以往所采用的电子钎焊材料中占据统治地位,然而其潜在的毒性使其在未来的应用当中受到严格的限制。随着RoHS指令和WEEE指令在欧洲议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发展在锂离子电池的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传统的石墨负极虽然具有较好的循环性能,但其理论比容量太低,难以满足高能量密度电池的需求。因此迫切需要发展具有高理论容量的负极材料来替代石墨负极。过渡金属钴氧化物具有很高的理论比容量,很有希望成为新型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但其首次不可逆容量较大,衰减速度过快限制了它的实际应用。本文以水热合成为基础,在泡沫镍基底上制备出自支撑的C030
压缩机缸盖是大型车辆制动系统中的重要部件。美国Bendix公司T-5011396型压缩机缸盖是种带有夹层的复杂腔体结构件。轮廓尺寸为200mm*130mm*70mm,平均壁厚5mm,最薄处4mm,材质为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