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年的WHO年度卫生报告主题几乎都是“健康”,而2000年的世界卫生报告则将主题定为“提高卫生系统绩效”,并且在这次报告中首次从卫生绩效的角度对各成员国作了排名,中国在这次排名中无论是单项还是综合(按WHO的评判标准)都比较靠后,这个结果一出来,国内外反响很大,在国内由此引发的医疗改革问题更是非常激烈。从某种意义上说,考察一个国家卫生系统绩效及卫生服务质量的统计指标,或许比单纯考察健康统计指标更能说明一些深层次问题。即使没有WHO的排位,中国现阶段的卫生系统绩效在不少方面同一些发达国家的差距是客观存在的。我国关于卫生系统绩效评价方面的研究也才刚刚开始。卫生统计调查制度的改革也正在进行当中,改革之后的新的国家卫生统计指标体系同时也将反映国家卫生系统绩效。英美两国在国家统计指标研究,尤其是卫生系统绩效指标的研究方面已经积累了很多经验,形成了比较规范,科学的工作方法。而且,这两个国家的卫生体制恰好代表了世界上主要的两大类医疗服务体制类型,即英国的高福利型和美国的社会保险型。通过对这两个国家卫生系统绩效指标的比较分析,为构建我国卫生系统绩效框架及中国国家卫生系统绩效评价提供借鉴。本课题在整个研究过程中主要采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在国家卫生统计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WHO ,OECD及其它一些国家卫生系统绩效研究的先进做法,以中、英、美三国的不同卫生体制、不同的卫生指标研究的方式方法等为背景,比较卫生绩效(质量)框架及可测量的卫生统计指标,分析中、英、美三国卫生系统绩效间的差异及我国在这方面的差距:疾病关注角度方面,美英主要关注严重危害健康的慢性病,中国则关注传染病、地方病的防治;统计工作,英美以病人为中心,中国以卫生机构为中心;对统计指标的研究,英美两国方法成熟,规范,其统计指标的产生依赖卫生活动产生的数据,提供指标同时给出基线或目标值,便于考核与评价。中国对绩效指标的研究才开始,指标的获取主要依据报表,对指标的研究过程一般不涉及基线或目标值;美英两国的卫生信息系统比较发达,中国卫生信息系统发展相对滞后。总体上,英国的卫生系统凸现其公平性,美国的卫生系统更多地关注服务质量,而中国的卫生系统在这两方面均有一定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