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对先秦两汉时期的金银制品缺乏系统的检测分析,先秦金银技术特征及发展过程的研究尚存在诸多空白。甘肃张家川马家塬墓地出土了种类丰富的战国晚期金银制品,为研究这些问题带来了新的契机,同时提供了大量可供研究的实物资料。
本文利用体视显微镜、金相显微镜、便携式X射线荧光能谱仪、等离子体激发原子发射光谱仪、扫描电镜能谱仪等对马家塬墓地出土金银制品的合金成分与制作工艺进行无损和微损分析,同时对甘肃、山西、陕西、湖北、江西、江苏等地出土先秦两汉时期的金银器的元素组成和制作工艺进行分析,开展中外早期金银技术的比较研究,以揭示马家塬金银技术的特点与渊源,初步建立先秦两汉金银合金材质与加工技术的发展脉络,以及早期中西方在金银技术上的传播与交流情况。
马家塬墓地金银制品的研究结果表明:(1)金制品的元素组成不具明显特点,多含银等杂质,为自然金的合金组成特征,其颜色可能是材料制备时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主要系由未经冶炼提纯的自然金锻打制作而成,仅个别器物为铸造而成,多采用钻孔、冲压、抛光、錾刻、掐丝、模压和金珠颗粒焊接工艺制作成型,并采用镶嵌宝石和颜料彩绘技术进行装饰,表现出较高的制作技术水平。金珠颗粒焊接制品在艺术风格上受到了中亚、西亚甚至古希腊的影响。(2)马家塬墓地出土银制品无明显的合金配比规律,铜含量多在4%以下,部分器物的金含量在1-6%之间,说明所使用的银可能系火法还原冶炼而成;与金制品一样,银制品主要以锻打、铸造、錾刻、模压、焊接、穿金丝、镶嵌宝石和颜料彩绘来制作成型。
先秦两汉金银制品的研究结果表明:(1)金银器的材质在西汉时期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从含银的自然金到纯金,从含少量金、铜杂质的银到纯银、高金含量(13.28%)的银、高铜含量(约26%)的银以及银铜铅锡四元合金。(2)先秦时期,铸造而成的金器至迟出现于商代,在两周时期的中原文化中较为常见,掐丝技术至迟出现在春秋时期,战国时期金银加工工艺多样化程度达到新的高度,鎏金技术在战国时期出现,至西汉较为盛行。战国时期较多出现的银制品,在加工工艺上可能受到了金制品技术的影响。(3)在先秦时期金银加工工艺中,铸造、锻打、錾刻、错金银等技术应是在本地技术传统上发展起来的,而镶嵌宝石、掐丝、圆雕、模压、金珠颗粒等技术则可能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4)先秦金银手工业可能依附于铜、铁等金属生产机构。(5)先秦时期,中西方金银技术最主要的差异体现在合金材质传统。
综合以上研究结果,本文认为:(1)马家塬墓地金银制品的艺术风格具有多种外来文化因素--北方草原、西方和中原文化等。(2)金制品的材质与先秦中原文化区一致,即都使用自然金。秦的金、银器在艺术风格和制作技术上,很可能对马家塬所在地区产生一定影响,并存在原材料、制作技术甚至产品上的直接来往。(3)马家塬墓地出土的金银制品可能并非来自西方世界的直接贸易品。欧亚草原的游牧民族,将使用金银的传统和相应的技术思想传播到中国北方地区,而后者主要利用本地的原材料和部分技术进行生产,另外还有部分中原定居民族为北方地区制作金银产品的现象。
本文首次对中国早期金银制品的制作工艺进行系统研究,初步建立先秦两汉时期金银制作技术发展序列,并对中外金银技术进行初步的比较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