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携带125I粒子新型气管支架动物实验及临床应用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3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和目的:气管支架成形术是解除恶性气道狭窄的快速、安全、有效的手段,广泛应用于临床,但术后肿瘤组织沿支架金属网眼向腔内生长及其两端肉芽组织增生所导致的再狭窄问题一直影响其远期疗效。为解决这一问题,作者在前期胆道内照射系统、放射性食管支架的研究基础上,选用自膨式镍钛合金支架作为同位素的载体,结合专门设计的支架治疗计划系统(STENT-TPS),研制出携带125I粒子且符合放射治疗剂量学标准的新型气管内照射支架,达到支撑管腔、抑制肿瘤和气管内膜增生的三重目的,防止恶性气道支架植入后的再狭窄,动物实验探讨其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48只成年健康比格犬随机分成4组(n=12),透视下经口分别植入携带初始放射活度为0mCi、0.3 mCi、0.6mCi、0.9mCi粒子的气管支架(对照组:0mCi;A组:0.3 mCi;B组:0.6mCi;C组:0.9mCi)。采用点源近似法计算组织的吸收剂量。支架植入后2周、4周、8周和16周通过大体病理、光镜及电镜评价气管及其周围组织的损伤,影像学评价气管狭窄、支架的移位及有无放射泄露。结果:所有支架成功植入到比格犬气管隆突上方水平,没有出现操作相关的并发症。支架植入后所有组均出现气管狭窄,狭窄程度随时间递增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气管的组织损伤评分于8周达到最高,16周出现下降,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电镜下气管及周围组织仅出现超微结构的损伤。结论:(1)可携带125I粒子气管内照射支架植入比格犬技术可行,应用安全;(2)可能会较传统使用的自膨式金属支架抑制支架周围肿瘤生长,延长患者支架成形术后的支架通畅时间及患者生存期,但需要通过临床研究证实。背景和目的:气管支架成形术是解除恶性气道狭窄的快速、安全、有效的手段,但术后肿瘤组织沿支架金属网眼向腔内生长及其两端肉芽组织增生所导致的再狭窄问题一直影响其远期疗效。前期动物实验已证明此新型内照射支架安全可行,本研究可携带125I粒子新型气管内照射支架治疗无法手术切除恶性气道道梗阻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其较传统自膨式金属气管支架有无优效性。方法:根据CONSORT 2010设计研究方案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受试者随机分入125I粒子内照射支架组(实验组)和自膨式金属支架组(对照组),首要研究终点气管狭窄指数,次要研究终点技术成功率、生存期及并发症。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结果:2013年9月至2015年7月66例不可切除的恶性气道狭窄患者入组,所有支架于全麻下成功植入到目标段气管,没有出现操作相关的并发症。7例患者失访,中位随访时间为154天(15-335天)。支架植入后所有患者气道狭窄均得到缓解,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狭窄指数自术后第2-7月出现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中位生存期(170天)显著长于对照组(123天)(P<0.05)。两组术后支架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初步结果表明可携带125I粒子气管内照射支架治疗无法手术切除的恶性气道梗阻安全、有效,较传统自膨式金属支架降低了支架植入术后的再狭窄,延长了患者生存期。
其他文献
历史与社会课中提出了减负增效,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运用有效载体,尝试历史剪报,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有负担变为无负担,从而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
为了提高列车行驶过程中的定位精度,针对铁路轨道道路网较为简单的特点,给出一种针对不同轨道路段的地图匹配算法。根据铁路轨道数据信息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并采用列车航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