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联合阿霉素和腺嘌呤的化学诱导作用,创建免疫、代谢复合致病因素致肾小球、小管复合损伤的慢性肾脏疾病动物模型;观察肾痿复方对模型大鼠尿蛋白、血肌酐、尿素氮及肾脏纤维化的作用,探索中药肾痿复方对慢性肾脏疾病的作用,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实验动物:SD大鼠240只,性别:雄性,体重250-300g,由四川医科大学SPF实验研究中心提供。2、模型制作: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阿霉素组(A)、腺嘌呤组(B)、模型低剂量组(AB1)、模型中剂量组(AB2)、模型高剂量组(AB3),每组20只;将大鼠适应性喂养一周后,给予A组、AB1-3组共4组大鼠分别一次性尾静脉注射不同剂量7.5 mg/kg,2.5mg/kg,5mg/kg,7.5mg/kg的阿霉素;给予B组、AB1-3组每日定时腺嘌呤灌胃,剂量均为200mg/kg.d;给予N组大鼠同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尾静脉注射及灌胃,造模周期为1个月。3、药物干预治疗: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缬沙坦对照治疗组、肾痿方低剂量治疗组、肾痿方中剂量治疗组、肾痿方高剂量治疗组,每组2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五组均按照上述方法建模。造模完成后即给予不同药物干预,肾痿方组按照低、中、高剂量分别给予肾痿复方灌胃,缬沙坦组给予等效人体剂量灌胃,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同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于实验第2周、4周、6周末收集尿、血液、组织标本,进行检测分析。结果:1、第2周、4周、6周末,A组、B组、模型AB1-3组大鼠体重与同期正常组比较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P<0.01),其中模型组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2、模型AB1-3组、对照A、B组大鼠的24h尿蛋白定量均明显升高,与正常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与对照A、B组比较,模型中、高剂量组大鼠同期尿蛋白有显著差异(P<0.01)。3、模型AB2、AB3组大鼠血肌酐、尿素氮均明显升高,较对照组(A、B组)有显著差异(P<0.01),并且该实验证明模型中剂量组(AB2)为该模型的最适剂量组。4、肾痿方治疗组和缬沙坦组均能明显降低模型大鼠24h尿蛋白定量,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中药治疗组疗效更为显著。5、与模型组比较,缬沙坦组血肌酐、尿素氮未见明显变化(P>0.05),而肾痿方治疗组Scr、BUN明显降低(P<0.05),以中、高剂量组降低更为显著。6、肾痿方治疗组和缬沙坦组均能降低大鼠肾组织内TGF-β1的表达,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中药中、高剂量组降低更为显著。结论:1、在经典模型的基础上,联合诱导能够创建小球伴有小管间质损伤的慢性肾脏疾病动物模型。2、中药肾痿复方与ARB药物一样可明显减少慢性肾脏疾病大鼠的蛋白尿,还可以降低血肌酐、尿素氮,保护肾功能,其具体作用机制尚待进一步研究。3、肾痿复方可通过降低大鼠肾脏组织TGF-β1的表达,干预肾脏纤维化,延缓慢性肾脏疾病进程,从而保护肾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