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吉普赛民族,是一个交织着浪漫与传奇、苦难与智慧的民族,他们坐在大篷车上浪迹天涯,有着自成一体的风俗习惯,是现代文明社会的局外人。这样一个民族,在文学世界中得到了作家们的喜爱,在19世纪流派众多、名家大师层出不穷的法国,无论是浪漫主义名匠雨果,还是著名的现实主义小说家梅里美,以及波德莱尔根据同名画创作的诗歌《波希米亚人》,他们描绘的吉普赛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深入人心。本文首先介绍了吉普赛民族的流浪的历史,并分析了国内外对于文学作品中吉普赛形象的研究现状,通过分析19世纪法国文学中爱斯梅拉达、卡门等形象来阐释四个特点:她们美丽的外表令人惊叹;一生的命运多与爱情牵连;并且不遵循传统道德观念;热爱自由,向往自由。由于法国文学与政治的紧密联系,19世纪法国动荡的政局,社会阶级结构重组,使作家们处于“政治夹缝”之中,承担了更多的时代与政治的责任,当时的法国随着物质的丰富、阶级的转变,思想也出现变革,加之传统法国文学的影响以及作家独有的民族特性,使法国作家创作出的吉普赛形象命运更加跌宕,人物更具有感染力。在对作品人物的分析中,我们还应注意到文学作品中的吉普赛形象和真实吉普赛人的异同点,相同之处是都具有种族意识和宿命意识,都从内心深入热爱自己的种族,都擅长占卜,具有神秘色彩;不同之处是纯净意识和贞洁意识,实际的吉普赛人爱干净,重视贞操,文学作品中吉普赛人却被刻画的肮脏邋遢,多情放荡。这是作家们为表达内心的思想与感受,宣泄他们的情感,不约而同的选择通过剖析其他民族人物形象、描写远离日常的异国生活来抒发,他们将真实的吉普赛人形象经过艺术加工之后,使创作出来的形象成为作家自我言说的一种表征,是作家自我内心的投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