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臂丛损伤神经移位术前后运动想象fMRI研究[摘要]目的:应用fMRI研究臂丛神经损伤患者神经移位术前后在执行运动想象任务时激活脑区的特点,探讨外周神经损伤影响运动想象的神经机制。方法:经临床检查和手术证实14例全臂丛神经损伤患者及7例正常对照接受磁共振检查。所有患者均为右侧全臂丛根性撕脱伤。臂丛损伤患者中7名患者接受术前fMRI检查,另7名患者在接受健侧C7神经根移位于患侧正中神经术后随访过程中接受fMRI检查。被试在行磁共振检查时按照指导语完成运动想象任务,想象任务为分别想象双侧手抓握运动。运用SPM8分析软件,进行全脑分析,比较不同组被试的激活脑区特点。结果:正常被试想象右手抓握运动激活双侧SMA区、双侧PMA区、以及左侧顶下小叶、左侧基底节区等脑区。臂丛损伤神经移位术前及术后患者想象健侧手抓握运动时激活脑区与正常被试类似,均主要激活双侧SMA区、右侧PMA区以及顶上小叶。术前患者想象患手抓握运动时单个被试分析结果显示部分患者在部分运动皮层有激活,但组分析结果显示无激活脑区。术后患者想象患手抓握运动时激双侧SMA区、左侧M1区、左侧PMA区以及双侧顶上小叶。右侧臂丛损伤神经移位术后患者与术前患者比较:术后组激活图像减去术前组激活图像后得到右侧顶上小叶。结论:运动想象与真实运动有共用的脑功能区;臂丛损伤使外周神经的传入和传出通道的完整性受损是引起运动想象任务脑功能网络改变的基础;运动想象配合常规物理治疗,将有助于促进患侧肢体功能康复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第二部分:臂丛损伤健侧颈7移位术后大脑运动皮层远期功能重组fMRI研究[摘要]目的:运用功能磁共振成像方法研究臂丛根性撕脱伤并行健侧C7神经移位术后大脑运动功能区的远期变化。方法:8例经临床检查和手术证实一侧全臂丛根性撕脱伤男性患者(健侧C7术后两年以上)以及9名健康男性被试接受磁共振扫描。运动任务为单侧手的抓握运动。运用SPM8分析软件,进行全脑分析,比较不同组别的激活脑区特点。结果:健康对照组单侧手运动时所有被试均主要激活对侧初级运动区和辅助运动区并且偏侧化系数均大于O。组分析结果同样显示单侧手运动主要激活对侧大脑半球运动脑区。患者患肢运动激活双侧运动皮层,但偏侧化系数大于O,提示患肢运动主要激活对侧运动皮层(M1区和SMA区)。5名右侧臂丛损伤患者组分析结果显示患肢运动主要激活对侧运动皮层。3名左侧臂丛损伤患者单个被试偏侧化系数分析及激活图像显示患肢运动主要激活脑区位于对侧运动皮层。结论:健侧C7神经移位术后,大脑会试图利用原躯体运动区对患肢运动进行控制。第三部分:臂丛损伤神经移位术前后静息态fcMRI研究[摘要]目的:应用静息态功能连接技术,研究臂丛神经损伤患者神经移位术前后跨大脑半球运动脑区之间功能连接的变化特点。方法:采用3.OT磁共振,对25名单侧全臂丛根性撕脱伤患者及9名正常对照行fcMRI检查,比较患者及正常对照双侧大脑半球运动脑区功能连接的差异。将所有被试分为4组:A组为9名正常对照,B组为9名术前患者、C组为8名术后短期随访(术后2年以内)患者、D组为8名术后长期随访(术后3年以上)患者。提取任务态激活脑区的四个脑区作为感兴趣区,四个感兴趣区分别为:双侧初级运动区(M1区),双侧辅助运动区(SMA区)。分别计算每个感兴趣区与全脑所有体素时间序列的相关系数及每两个感兴趣区时间序列的相关系数。结果:四组被试双侧Ml区之间的相关系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P=0.0028);两两比较结果显示A组与B组及C组双侧M1区之间相关系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31和0.0071);A组与D组双侧M1区之间相关系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组与B组、C组双侧M1区之间相关系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16与0.027)。四组患者的一侧M1与对侧SMA之间相关系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并且双侧SMA区之间相关系数在各组之间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臂丛损伤使双侧M1区之间功能连接减弱,然而随着神经通道的再通以及临床功能康复训练时间的延长,双侧大脑半球M1区之间的功能连接也逐渐增加并恢复至正常水平,观察静息态运动功能连接的改变为客观动态评价臂丛损伤脑功能重组提供新的研究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