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研究社会矛盾的论著颇多,但是迄今尚无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视角来考察当代中国的社会矛盾问题。和谐社会不仅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体系的重要范畴,而且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的旨归。和谐社会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和价值追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清醒认识当代中国社会发展道路上和现代化进程中的矛盾问题,并积极主动地去思考和探索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基本对策和实现路径。本文主要针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中所产生的关系现代化建设全局和中国社会未来发展走向的重大现实矛盾问题进行思考和探讨,有助于充分认识解决这些重大社会矛盾问题对于社会良性发展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有助于解决这些重大社会矛盾问题并推进中国社会向着和谐有序的方向发展。
二、本文从理论上提出了当代中国社会良性发展必须予以关注和重视的社会矛盾问题,这些社会矛盾包括城乡矛盾、区域矛盾、阶层矛盾和思想矛盾。其中,阶层矛盾又包括贫富矛盾和干群矛盾。本文研究的基本内容是考察这些矛盾产生和形成的历史原因和现实条件,并从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目标的高度和视角提出缓和这些社会矛盾的基本思路和对策建议。
导论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社会矛盾是当代中国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基本前提。公平正义和以人为本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理念和评判标准,同时也是社会矛盾问题研究的基本立场。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是本文方法论的基点,对文本阅读的批评和反思是本文方法论的视点,对事物规律的把握和认识是本文方法论的“矢点”。
第一章城乡矛盾。城乡矛盾是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战略的必然产物,城乡社会的分裂和城乡矛盾的尖锐化是国家发展战略选择的必然结果,缓和城乡矛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调整国家发展战略。中国政府在未来中国社会发展战略上需要实施城乡协调综合发展战略,按照城乡一体化原则,统筹城乡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城乡利益分配,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共同发展和繁荣。
第二章区域矛盾。改革开放后的沿海重点发展战略加剧了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区域矛盾更加突出。中央政府的区域决策和区域政策及其指导思想是导致区域发展差异的主观根源。缓解区域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和实力差距扩大的趋势,需要加强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并实施西部重点发展战略,尤其是要逐步缩小区域之间社会发展水平的差距,将西部区域社会发展和人力资源开发置于重要战略地位,增加西部区域的教育和健康投资,使欠发达区域的人民享有与发达区域的人民相同的健康和教育等基本权利。
第三章阶层矛盾(总论):阶层分化。阶级阶层的划分标准是多元化的,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分层理论主要依据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来进行划分。由于时代的转换和历史的轮回,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划分标准实际上杂糅了现有的阶级阶层划分标准。现代社会阶层结构发育滞缓、社会阶层地位变化与传统意识形态的不谐之音,是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化的主要问题,因而需要创新社会制度、政策体系和意识形态体系,培育公平、开放、合理的现代社会阶层结构,坚持稳定、合作、共享的缓和阶层矛盾的基本原则。工农矛盾、贫富矛盾和干群矛盾是阶层矛盾的主要内容。
第四章阶层矛盾(Ⅰ):贫富矛盾。分配不公问题、失业问题和贫困问题是贫富矛盾中的主要社会问题。探讨收入差距合理性问题是明晰贫富矛盾的关键,区分收入差别的扩大和两极分化以及两极分化的趋势和两极分化的状态是必要的概念梳理。缓和贫富矛盾,需要在发挥市场基础作用和坚持效率原则的基础上坚守社会主义社会公平优先和共同富裕的价值原则和目标原则,并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充实缓解贫富矛盾的物质基础,重新审视现行分配制度,有针对性地实施政策调控,遏制两极分化的势态。
第五章阶层矛盾(Ⅱ):干群矛盾。计划经济体制遗产的处理以及社会资源的重新配置是干群矛盾演化的社会背景,公仆理论与主人现实的巨大反差是干群矛盾的典型脚注。腐败问题的严重性破坏了整个吏治形象,官僚主义是干群矛盾尖锐化的导火线。干部和群众作为社会历史主体自身的局限性,以及主要表现为权力制约机制和干部考评机制的不健全的经济政治体制的缺陷性是干群矛盾的根本原因。提高党政干部的政治素养,致力政治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民主,是缓解干群矛盾的基本对策。
第六章思想矛盾。从集体主义到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的价值取向、从理想主义到虚无主义和享乐主义的生活态度、从人文主义到功利主义和拜金主义的行为模式,是当代中国社会价值观嬗变的主要表现和基本趋向。社会变革的剧烈和深刻以及意识形态的分化和淡化,使得中国社会潜伏着浓重的意义危机和意识形态危机。探究当代中国社会道德和信仰的重建以及求索中国人生活的精神家园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要在金本位和权本位的世俗世界中建立一种真正属于人的生活世界和意义世界。
三、本论文的主要创新之点:一是提出公平正义和以人为本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基本理念,对当代中国社会矛盾问题的认识和处理必须贯穿公平正义和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和评判标准;二是探讨了收入差距合理性的标准问题,通过分析中国社会正常收入和非正常收入,得出正常收入的非两极分化状态和非正常收入的两极分化势态的结论;三是根据在所有制结构上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方针,主张在分配方式上坚持按劳动力分配为主其他生产要素分配为辅,并在分配机制上取缔行业不合理收入和惩处非法收入;四是区分了个人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指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继续沿袭传统观念把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视为一对矛盾是不恰当的,要把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有机结合起来,坚持集体主义原则既要反对极端个人主义,又要反对虚幻集体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