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东南地区的广大省份广泛分布着风化花岗岩母质上发育的土壤。这种土壤本身砂性强,质地松散,再加之所处地区属于热带、亚热带,热量丰富,降水充沛,同时区内山地丘陵多,地形起伏大,且降雨主要集中在夏季,因此极易发生水土流失,从而引起土壤的养分流失和水体的富营养化污染,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严重的威胁。为探究在降雨情况下,坡地表层流(包括坡面径流、壤中流)及泥沙携氮素流失的过程规律和内在机理。本研究在总结归纳了国内外相关研究资料的基础上,以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侵蚀性风化花岗岩母质上发育的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原状土的非干扰采集,在室内设计的径流槽中原位填充的方法,进行了室内人工模拟降雨试验。试验设定坡度(25°,15°,8°,5°)和降雨雨强(30 mm/h,60 mm/h,90mm/h,120mm/h,150mm/h)作为可变因素,共进行了有效的人工模拟降雨试验20场次,每一场次降雨试验的降雨历时为坡面径流产流后90min,两个径流槽每个的长宽高分别为2m,1m,0.6m。予以研究侵蚀性风化花岗岩母质上发育的土壤中氮素流失对坡度和雨强的响应特征。研究获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坡面径流中全氮(TN)、硝态氮(NO3--N)、铵态氮(NH4+-N)的流失浓度曲线都呈下降趋势,都随着雨强的增大而降低,且坡度越小,这种降低越明显。壤中流的TN、NO3--N、NH4+-N流失浓度曲线呈现峰值现象,坡度、雨强越大,峰值越大。壤中流中TN、NO3--N的平均流失浓度明显高于坡面径流,而NH4+-N的平均流失浓度则比坡面径流低。壤中流中TN、NO3--N的平均流失浓度随着雨强增大而增大,在8°时达到最大值。坡面径流和壤中流中TN与NO3--N流失浓度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2)坡面径流中TN、NO3--N、NH4+-N的流失量曲线大致呈下降趋势,但在大雨强下后期会有所上升,随雨强增大而增大。壤中流中TN、NO3--N、NH4+-N的流失量曲线呈现峰值现象。坡面径流中TN、NO3--N、NH4+-N的总流失量分布范围分别为 2.08mg~183.48mg、1.80mg~109.43 mg、0.01mg~44.98mg;壤中流中则分别为 370.54 mg~2288.99 mg、325.33 mg~2219.58 mg、7.56 mg~75.05 mg。他们都大致随着坡度或雨强的增大而增大。坡面各形态氮素流失的途径主要是随壤中流流失,但其比例会随着雨强或坡度的增大而逐渐下降。雨强或坡度越大,侵蚀产沙量和泥沙TN流失量都会明显上升,且雨强对其的影响要大于坡度。坡面径流或壤中流中氮素的流失形式以NO3--N和NH4+-N为主,其中NO3--N流失最为突出,壤中流中NO3--N的占比比坡面径流中高。(3)雨强与坡面径流、壤中流、泥沙中携带的各形态氮素总流失量都极显著正相关;而坡度与它们没有显著相关性,说明雨强是表层流携氮素流失的关键性因素。流量对氮素流失的影响极为显著,说明雨强是通过影响坡面径流量和壤中流量来影响氮素流失的。回归方程能较好地拟合坡度、雨强、坡面径流量(或壤中流量,或产沙量)对坡面径流、壤中流、泥沙中携带的氮素总流失量的影响,拟合度大致为:泥沙>壤中流>坡面径流,TN>NO3--N>NH4+-N。(4)坡面TN、NO3--N、NH4+-N的流失总量受到的影响是壤中流量>坡面径流量>雨强>坡度,前三者的影响都为极显著正相关,坡度的影响没有显著性。回归模型能很好的描述坡度、雨强、坡面径流量、壤中流量对表层流携TN、NO3--N、NH4+-N流失总量的影响,四个因素的标准偏回归系数进一步说明雨强对表层流携氮素流失总量的影响是大于坡度的,且壤中流量对表层流携氮素流失的影响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