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异丙肾上腺(Isoproterenol,ISO)诱导的慢性心肌缺血(chronic myocardial ischemia)大鼠模型,研究茯苓桂枝单味药及其药对对慢性心肌缺血大鼠治疗作用,找出大鼠血清中的生物标志物和其发生的代谢通路,探讨茯苓桂枝药对对慢性心肌缺血治疗作用机制。方法:48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6组,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茯苓组、桂枝组、茯苓桂枝组、阳性对照组,预喂养七天后开始实验,除正常组外,其余组腹腔注射异丙肾上腺素诱导慢性心肌缺血模型。造模完成后,正常组大鼠灌胃生理盐水,模型组灌胃生理盐水,茯苓组灌胃茯苓煎液,桂枝组灌胃桂枝煎液,茯苓桂枝组灌胃茯苓桂枝煎液,灌胃28天。灌胃完成后,记录造模前后、给药前后大鼠的心电图情况以及ST段电压的变化。眼球取血,观察血清中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这三种酶含量的变化趋势。在电镜和光镜下分别观察大鼠心肌组织病理变化。采集各组大鼠血清生物样本的一维图谱和部分二维图谱,并对一维图谱的峰进行物质归属,结合主成分分析(PCA)与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的代谢组学多变量分析以及含量分析变化趋势,找出茯苓桂枝治疗异丙肾上腺素诱导慢性心肌缺血大鼠血清中的生物标志物及潜在的代谢通路。结果:(1)造模前,各组电压正常。造模后,除正常组外,大鼠心电图波形出现明显变化,模型组、茯苓组、桂枝组、茯苓桂枝组ST段电压升高(P<0.01),S-T上移,提示造模成功。给药后,与模型组比较,茯苓组、桂枝组、茯苓桂枝组ST段电压下降,但茯苓桂枝组ST段电压下降明显,有显著性差异,阳性对照组与正常组无明显差异。(2)造模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中血清中的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明显提高,有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造模成功;给药后,茯苓组、桂枝组、茯苓桂枝组有效降低血清中LDH、CK、CK-MB含量,并且茯苓桂枝药对降低三者含量程度更低,(P<0.01)有显著性差异,与正常组无明显差异。(3)HE染色后,在光镜下观察,正常组细胞排列整齐,细胞排列紧密,模型组的心肌组织细胞水肿,排列不整齐,并且纵切面纹理不清晰,细胞有坏死情况,给药后,茯苓组、桂枝组和茯苓桂枝组细胞水肿程度依次降低,细胞逐渐完整排列并且整齐,肌纤维逐渐排列整齐,较茯苓桂枝单味药,茯苓桂枝药对对慢性心肌缺血治疗作用更好。(4)在电镜下观察,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心肌组织的线粒体肿胀,细胞排列散乱,给药后,茯苓组细胞稍排列整齐,桂枝组细胞整齐紧密,无明显空隙、茯苓桂枝组心肌细胞逐渐排列整齐,可见清晰线粒体细胞器,闰盘完整,炎细胞逐渐减少。(5)根据1H NMR谱,结合文献,发现大鼠血清中存在29种生物标志物,异丙肾上腺素诱导的大鼠血清中主要含有氨基酸、糖类、脂质、磷酸胆碱等物质,根据物质含量的变化,可以推断出大鼠体内可能经过糖酵解、能量代谢、氨基酸代谢、脂质代谢等过程和细胞膜受到破坏等现象。通过非监督的主成分分析,所有组的样本都在置信区间内,没有异常样本,模型组、正常组、茯苓组、桂枝组、茯苓桂枝组样本分开趋势明显。与茯苓桂枝单味药组相比较,茯苓桂枝药对更趋近于正常组。结论:茯苓-桂枝单味药及茯苓桂枝药对慢性心肌缺血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与单味药比较,茯苓桂枝药对改善心肌缺血作用更明显,治疗作用更明显。茯苓桂枝治疗组大鼠体内发生了各类代谢途径,通过能量代谢和脂类代谢等变化来维持代谢体内平衡和正常的生理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