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黑格尔对于人本质的认识是形而上的,把人的本质等同于自我意识,人在他那里是没有现实性的,人只是绝对精神的表现符号,是自我意识的异化。这种对人本质的规定显然不能使他的后继者们满意。在黑格尔之后,鲍威尔、费尔巴哈、施蒂纳都做出了使抽象的人通向现实的哲学努力,但这一次次对形而上的反动又一次次地回归到形而上学。他们都没有突破旧形而上学的理论建制,即理论没有突破思想的内在性,没有从主体和外部世界的关系来考察人的本质。马克思正是在批判旧哲学过程中找到了通向现实的人的钥匙一对象性活动,从人能动地改造外部世界的过程中理解人,并以此作为自己的哲学基础。马克思的人的本质理论分为三个时期,从早期的人的本质是自由自觉的劳动到在资本论中人在本质上是阶级利益的承担者,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认识越来越具体,是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本文旨在追溯马克思的人的本质理论的形成历程,揭示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革新内在内涵,展现马克思人学理论的科学性。本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内容论述马克思早期的人的本质理论。这一部分论述了鲍威尔、费尔巴哈、施蒂纳对黑格尔的形而上的理论超越的哲学努力,鲍威尔的把人的本质解释为人的自我意识,是想找回被黑格尔遗弃的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费尔巴哈抛却了黑格尔人的本质纯理性的形而上构建,把人的本质归结为感性的自然本性,施蒂纳的唯一者是脱离一切一般的个别,这些努力因为没有从根本上脱离旧哲学地基而不可避免地走向失败。马克思的理论基础是现实的人,对人的考察从人自身的内在性中出离出去,放在人对外界的改造性关系中理解人的本质。实践概念是马克思的哲学基础,正是在实践中形成了人与人之间的现实的社会关系。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实践的基础上完成了对形而上的人的本质的颠覆。第二部分内容追溯马克思在对人的本质论述的思想历程。其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受费尔巴哈的影响论述人的本质是自由自觉的劳动,到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把人的本质描述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资本论》中,马克思视域里人在本质上是阶级利益的承担者。马克思是从人的现实性上考察人的本质,从人所处的社会关系来考察人,人的本质越来越具体,揭示得越来越深刻。第三部分人的解放途径是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必然要得出的结论。既然人的本质是由所处的社会关系决定的,那么寻求人的解放途径必然是从改造人所处客观环境的物质基础入手。人类的解放和无产阶级的解放是一致的。解放的含义是占有被剥夺的社会关系,用革命摧毁旧社会的物质基础,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而建立自己的统治,人的解放最终要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