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重金属易通过大气沉降、肥料施用等途径进入农田土壤系统,长期以往会对土壤结构、微生物、动植物等造成严重的损害。农田环境质量的恶化,会导致农田丧失基本的生产能力。由于农田作物对镉具有较强的蓄积能力,镉通过一定的途径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因此,农田镉污染受到高度关注。农田土壤中微生物活性一定程度上能表征土壤中镉污染的程度,而国内外学者有通过测定土壤中酶活性来表征土壤中微生物活性,从而预测和评价镉污染的程度。但是不同地区的土壤理化性质的差异会导致酶活性的不同,从而影响农田镉污染程度的判断。本文选择苏州地区的水稻土、山林土和菜园土三种典型农田土壤作为研究对象,测定了水稻土、山林土和菜园土的基本理化性质,分别比较了三种不同农田土壤中过氧化氢酶、脲酶和蔗糖酶的活性。通过外源添加镉对三种农田土壤中过氧化氢酶、蔗糖酶和脲酶活性的影响以及土壤中不同形态镉的分布及变化,进一步探讨镉形态与酶活性之间的关系。最后研究了pH、有机质和盐分的变化对水稻土、菜园土和山林土中过氧化氢酶、脲酶和蔗糖酶活性的影响。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由于土地利用方式的不同,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土壤理化性质的差异,通过水稻土、山林土和菜园土中酶活性的测定发现,过氧化氢酶活性表现为水稻土>菜园土>山林土,脲酶活性表现为水稻土>菜园土>山林土,蔗糖酶活性表现为水稻土>山林土>菜园土。(2)外源镉对水稻土、山林土和菜园土中过氧化氢酶、蔗糖酶和脲酶活性有抑制作用。随着外源镉浓度的升高,以及培养时间的增加,过氧化氢酶、蔗糖酶和脲酶活性均具有下降趋势。镉对脲酶和蔗糖酶的抑制作用,在山林土中强于水稻土和菜园土;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抑制作用则是在水稻土中强于菜园土和山林土。(3)外源镉浓度较低时,初始水稻土中镉主要以可氧化态存在,潜在生物可利用态含量高;初始山林土和菜园土中镉主要以弱酸提取态存在,生物易利用态含量高。随着外源镉浓度的升高,水稻土、山林土和菜园土中镉的弱酸提取态含量增加,生物易利用态含量增加。而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水稻土、山林土和菜园土中镉主要以弱酸提取态存在,但是弱酸提取态含量下降,生物易利用态含量下降,潜在生物可利用态含量增加,生物难利用态含量增加。(4)山林土、菜园土和水稻土中镉形态的分布和变化规律与酶活性呈现一定的相关性。随着镉浓度的升高,土壤中镉的生物易利用态含量增加,土壤中酶活性下降;随培养时间的增加,土壤中镉的生物易利用态含量减少,潜在生物可利用态含量增加,生物难利用态含量增加,酶活性呈下降趋势,但下降趋势幅度减弱。(5)pH、有机质和盐分变化对酶活性均有影响。随土壤pH值的升高,水稻土、山林土和菜园土中过氧化氢酶和脲酶活性呈现上升趋势,蔗糖酶的活性趋势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说明土壤酸浓度的升高能够抑制过氧化氢酶、脲酶和蔗糖酶活性,过氧化氢酶和脲酶活性的升高是由于土壤中碱浓度升高所致,但会抑制蔗糖酶活性;随有机质含量的增加,水稻土、山林土和菜园土中过氧化氢酶和脲酶活性呈现上升趋势,说明土壤中有机质的增加能刺激土壤中酶活性的增加,在葡萄糖添加量为1%时,对土壤中脲酶有强刺激作用;随盐分含量的增加,水稻土、山林土和菜园土中过氧化氢酶活性下降,脲酶活性下降,蔗糖酶活性也下降,说明盐会抑制土壤中酶的正常功能与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