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中共学员留学苏联及其影响研究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elg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近现代史上出现了两次留苏热潮,一次发生在20世纪的20年代,一次发生在20世纪的50年代。相较于50年代的“知识型”留学,20年代的“政治型”留学在中国近现代留学史上更具特色。这一阶段留学对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影响更为深远。有学者在著作中指出“在共产党创立和发展壮大的过程中,留学生的作用非同小可。其中留苏生最为突出。”20世纪20年代的留苏运动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920-1924;1924-1927;1927-1930。第一阶段主要由早期共产主义小组和中国共产党独立派送;第二阶段在国共合作的大背景下展开,国共双方在留学苏联运动中都倾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是20年代留学苏联的高潮;第三阶段由于国共合作的破产,国民党背弃革命道路,留学苏联成为中国共产党的“独奏”。
  20世纪20年代的十年之间,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是留学苏联运动的高潮。据有关资料的记载,仅莫斯科中山大学在这一时期就接收了800名中国留学生,超过20世纪20年代留苏学生(1400)的半数。这一时期的留学运动,既赓续了早期中国共产主义小组留学苏联的传统,又承载着此一时期特有的政治特色。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中共留苏学员,倍加珍惜出国留学的机会,他们或是由欧洲转学而去,或是由共产党派送,或是借助国民党党员身份,心潮澎湃前往苏维埃圣地“朝圣取经”,他们与中国国民党学员、苏共学员共同生活在莫斯科东方大学、莫斯科中山大学等校,彼此之间既有良好的个人友谊,同样也有过不少的摩擦。他们中的大部分成员,都很好的完成了党组织交代的任务,认真钻研马列主义理论,刻苦学习军队作战经验。回国后他们在领导工农政权、传播马列主义理论、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道路、指挥革命战争等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成为党和军队的坚强领导核心。但同时,这一时期的部分中共留苏学员,受宗派主义、教条主义的影响,对中国革命的发展与党的建设起过负面的影响。
其他文献
学位
期刊
学位
学位
期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全面加强党的政治纪律建设,为全面履行新时代党的使命和任务,团结带领民众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坚实的政治保证和纪律保障。  新时代党的政治纪律建设在理论上以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政治纪律建设的重要思想为根本理论来源,以毛泽东、邓小平等领导人关于政治纪律建设的重要思想为直接理论来源。在实践上,全面从严治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学位
从二十世纪的新中国到二十一世纪的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对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运动的认识同妇女命运紧密相连,中国妇女作为社会革命与建设的重要力量与中国的前途命运辅牙相倚。推敲习近平对毛泽东妇女观的继承与发展,实际上就是探索近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妇女思想体系的延续与演变,不拘泥于理论一隅,更加是一种思维方式、思维高度的传承与创新。本研究正是基于毛泽东与习近平所处的特殊且重要的历史结点、世界妇女运动运动
学位
期刊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指中国境内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及对中华民族共同利益、共同命运的感悟。民族意识是对民族存在的反映,又反过来作用、影响于民族实体及其发展。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形成、凝聚过程中所产生的“和”“合”文化和大一统政治思想,近代随着民族意识觉醒先进的中国人对中华民族的理论建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民族团结思想以及中国共产党长期致力于增强中华民族意识的理论建树,构成了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
学位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也是完成新时代育人任务的关键课程。办好思政课的关键在教师。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深入阐明了思政课教师的重要地位,对思政课教师提出了“六个要”和八个“相统一”的新要求。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素养对于建设高水平思政课教师队伍、发挥高校思政课主渠道作用和培养新时代全面发展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查阅文献、问卷调查和访谈教师展开新时代高校思政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