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方式给我国带来了严重的空气污染。以PM2.5为主的雾霾席卷全国,成为我国当前面临的最严重的空气污染物。我国PM2.5污染与排放存在一定程度的空间错位,即污染与排放存在空间不匹配现象。由于PM2.5污染的易扩散性,因此需要从空间经济学的角度构建模型来分析其对公共健康的影响。PM2.5浓度过高会直接导致居民发生各类疾病甚至早逝,造成严重的直接公共经济损失。然而,PM2.5污染不仅会对公共健康产生影响,其对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等部门的间接影响也不容忽视。基于我国当前面临的严峻的PM2.5污染形势,本文在梳理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运用可持续发展、环境经济学、健康经济学和运筹学等学科的理论以及支付意愿法、空间分离分析法、空间自相关分析法、空间计量模型和环境CGE模型等研究方法和模型,分析我国PM2.5污染现状成因、主要来源及其空间效应,探讨影响公共健康变动的多种因素,分析我国PM2.5所导致的直接公共健康影响和间接社会经济影响以及在控制PM2.5污染的情境下我国可获得的经济效益,最终提出本文的研究结论和相关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与创新点如下:1.分析我国当前面临的PM2.5污染形势,探讨我国污染的成因来源以及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我国的PM2.5污染有明显的区域差异,以京津冀为核心的华北地区PM2.5污染尤为严重。同时,我国的PM2.5污染水平也明显超过了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空气质量指导值和欧美发达国家的一般水平。污染排放水平过高导致PM2.5污染的主要成因。其中,燃煤燃烧和交通排放是我国PM2.5排放的主要来源。发达国家经验表明,治理空气污染需要从能源结构、产业结构、污染末端治理等多个方面同时进行。2.从空间地理学角度分析我国PM2.5污染的空间效应。从全国来看,我国的PM2.5排放量整体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从区域来看,东部地区是我国PM2.5排放的主要地区,其PM2.5排放量占全国总排放量的43.06%。从各省域PM2.5排放强度来看,上海、天津和北京的排放强度较高。我国的PM2.5浓度空间正相关效应十分显著,且这种正相关效应呈现不断增强的趋势。2000-2014年我国PM2.5污染与排放一直存在显著的空间不匹配现象,空间分离指数始终在25以上。但是15年以来我国PM2.5污染与排放的空间分离指数不断下降,2000年至2014年空间分析指数从40.57下降到26.74,年均下降2.93%,这表明我国PM2.5污染与排放的空间不匹配现象正在逐步改善。少数省份PM2.5污染与排放的空间不匹配是造成现阶段空间分离现象的主要原因。PM2.5大量排放是导致PM2.5污染的最主要原因,因而改善空气质量,降低PM2.5污染,最终需要从总量上控制和减少PM2.5排放。3.采用空间计量经济学方法分析PM2.5污染对公共健康的影响以及其他可能影响因素。公共健康存在显著的空间集聚效应且逐年增强,主要分布为华北、华中以及东部沿海地区呈现高高集聚,西北、东北等地呈现低低集聚。PM2.5污染对公共健康的负外部性显著。PM2.5污染物浓度的升高显著增加了医院诊疗人数、医院健康检查人数和入院人数,降低了公共健康水平。从区域的角度来看,PM2.5污染对公共健康的影响地区差异显著。中部地区PM2.5污染对公共健康的影响最为显著,其次为东部地区。中国东部与中部地区属于工业较为发达地区,而前期的粗放式发展产生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因此,现阶段需要不断加大环保力度来改善地区公共健康,针对中国不同区域采用差异化的环保政策是中国今后环境治理的发展方向。4.基于暴露-响应函数分析PM2.5污染导致的直接公共健康影响。2015年我国因PM2.5污染导致约83(95%置信区间CI:22,134)万人早逝,4825(95%CI:2321,6906)万人患病。其中,山东和河南地区的因PM2.5污染早逝人数最多,患病人群中急性支气管炎和内科门诊患病最多。因PM2.5污染导致的公共健康直接经济损失约为11594(95%CI:3275,18549)亿元,占当年全国GDP的1.68%(95%CI:0.47%,2.69%)。PM2.5污染导致河南和山东地区公共健康终端变动最大,2015年河南因PM2.5污染导致约9万人早逝和526万人患病。山东地区居民公共健康直接经济损失最高,约为1510(95%CI:436,2365)亿元,占山东省当年GDP的2.40%(95%CI:0.65%,3.75%)。中国控制PM2.5污染并达到国家二级标准水平,可极大的改善公共健康水平,早逝可减少45.36万人,住院、门诊和患病等可减少2575.43万人,获得巨大的直接经济效益6217.69亿元。针对当前日益严重的雾霾天气,公共应加强PM2.5防护相关知识,在重雾霾天气时间段,尽量较少外出活动或出行,降低PM2.5颗粒物对自身生命健康的损害。5.基于CGE模型分析PM2.5污染导致的间接社会经济影响。2015年PM2.5污染导致劳动力投入降低0.6‰左右,河南省劳动力损失比例最高超过1‰。农业、工业与服务业产出下降是导致间接损失的主要原因,河南、山东、江苏等6个地区导致的间接社会经济损失较高,均超过10亿元。PM2.5浓度与公共健康直接经济损失呈正相关关系。控制PM2.5污染可减少公共健康支出,避免劳动力损失,进而间接对社会各部门产生影响,除卫生服务业产出效益减少外,其他部门产出效益均为增加,总计可获得间接经济效益97.25(95%CI:31.80,145.49)亿元。PM2.5污染所导致的公共健康直接经济损失与间接社会经济损失都是巨大的且不同忽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