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是受气候变化影响最直接和最重要的因子之一,气候变化会引起水文循环的变化,并对降水、蒸发、径流、土壤湿度等造成直接影响,引起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重新分配。因此,本论文以年降水(P)和年潜在蒸散量(PET)的比值构建干燥度指数(AI),依据干燥度指数对中国进行气候区的划分,分析各个气候区的年际变化及年代际变化特征,同时也利用归因分析方法进一步研究了我国整体及不同区域干湿程度的变化特征和主要影响因子。除此之外,由于我国西北干旱区是对全球气候变化响应最敏感的地区之一,因此本文利用一章的内容,使用经验正交函数分解(EOF),旋转经验正交函数分解(REOF)和气候趋势转折判别模型(PLFIM)的方法对该区域的干湿变化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全文得出的结果如下:(1)依据干燥度指数可以将我国划分为5个气候区,分别为极端干旱区、干旱区、半干旱区、湿润偏干区和湿润区。对1961-2015年不同气候区面积的年际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极端干旱区的面积表现出显著的下降趋势,而半干旱区表现出显著的上升趋势,也就是说,部分极端干旱区转变为半干旱区。依据10年平均干燥度指数进行气候区类型的划分并对其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61-2015年,全国气候类型的变化整体表现为“更干-更湿-更干-更湿”。气候类型的变化主要集中在新疆地区,大兴安岭和小兴安岭区域,华北平原,秦岭一带和青藏高原东部地区。(2)全国平均干燥度指数在1993年存在转折点,1993年以前,表现为增加趋势,1993年以后,表现为降低趋势,即先变湿后变干。1961-1993年,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升高、风速下降、有效能量减弱,而相对湿度和降水的变化特征不明显;1993-2015年,气温的上升速率有所增加,风速和有效能量的下降速率减弱,且在部分地区转为上升趋势,相对湿度则整体表现为下降趋势,降水的变化特征不明显。各气候因子的变化趋势在1993年发生了转折,是导致全国平均干燥指数变化趋势及主要影响因子发生转变的原因。与1961-1993年相比,1993-2015年间,全国平均干燥度指数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从有效能量转为相对湿度。(3)全国干燥度指数的变化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差异。基于此,将全国分为8个区域,分别为东北、华北、长江中下游及江淮地区、华南、西南、高原、西北西部和西北东部地区。以1993年作为转折点,其中长江中下游及江淮、华南和西南地区先变湿后变干,西北西部地区先变湿后变化不大,东北和西北东部地区持续变湿,高原地区持续变干,华北地区先变干后变湿。影响部分区域干燥度指数变化的主要因子在两个阶段发生了转变,其中东北和华北地区,主要影响因子一直为降水;长江中下游及江淮地区,影响干燥度指数变化的主要因子由降水和有效能量转变为相对湿度;华南地区,主要影响因子由降水和有效能量转变为降水;西南地区,则由降水和有效能量转变为降水和相对湿度;高原地区由降水、气温和有效能量共同作用转变为降水、气温和相对湿度共同作用;西北西部地区的主要影响因子并未发生转变,一直为降水;西北东部地区主要影响因子由降水和风速转变为降水。(4)西北地区主要为干旱和半干旱区,其干湿程度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布差异。根据干燥度指数的旋转经验正交函数分解(REOF)的结果,可将西北地区分为5个区域,分别为高原北部地区、西北东部、南疆、北疆和内蒙西部。高原北部地区的湿度变化存在着两个转折点,分别为1985年和2000年,表现出“变湿-变干-变湿”的模态。内蒙西部地区未判别出转折点,整体变湿。西北东部地区存在一个转折点(2000年),2000年以前为变干趋势,而2000年以后明显变湿。南疆和北疆地区都存在2个转折点,分别为1978和1993年,变湿主要发生在1978-1993年间,1993年以后,北疆地区的变湿速率明显下降,而南疆地区则转变为轻微变干。对于西北地区各个区域而言,干燥度指数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以降水为主,但其他气候因子也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