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石油需求量的增加,陆地石油储量日益减少,人们对海上石油的依赖日益明显。海底管道是海上油气输送的主要方式之一,海底管道的可靠性关系到石油运输的安全。本文从海底管道管跨的角度分析了管跨的可靠性及寿命分析。海底管道是海上油气运输中的最主要的也是最快捷、经济、可靠的方式。自1959年在美国的墨西哥湾铺设第一条海底管道以来,海底管道在世界各近海海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仅中国就铺设2000 km以上。海底管道作为海洋油气的运输方式已越来越普遍。
本文基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开发部资助项目“杭州湾海底管道安全运行与风险管理技术研究”而进行的。海底管道管跨形成的机理主要有四种类型:海床冲蚀淘空形成的悬跨,海床凸凹不平形成的悬跨,海床管线爬坡形成的悬跨,管线上升到海上平台形成的悬跨,本文主要研究冲刷形成的悬跨。杭州湾海底管道的埋设方式主要有三种:在近岸地区用挖沟法,在有岩层的地方用水平定向钻,在杭州湾的中间大部分流域用阻流器进行自埋。第二章详细介绍了阻流器的结构,而且利用软件模拟对自埋的原理进行分析,使用阻流器会改变流场,在管道和海床之间的间隙处的速度会增加,管道周围海床受到的剪应力也相应增大,尤其是管道的底部海床剪应力急剧增加,有利于冲刷成沟,形成自埋。自埋技术无需机械挖沟作业,节省设备、人工和海上作业费用,给施工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费用。
海底管线有海流、海浪引发的涡激的激发下,都会使管跨发生振动。管跨发生振动后,将使管跨除承受原来的静应力之外,还要考虑因振动引起的动应力,应力超过屈服极限,结构就会发生失效,甚至断裂。因此,临界管跨的计算显得十分重要。本文利用了三种方法进行临界管跨计算:静态方法;避免涡激共振的方法;基于线性累积损伤理论的DNV-RP-F105方法。对三种基本方法计算出的管跨进行比较,发现单纯考虑静应力的计算过于简单,忽略了海流的影响;从避免涡激共振的角度计算比较接近实际情况,从横向和同向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基于线性累积损伤理论的DNV-RP-F105方法比较保守,因为其中参数用到了百年一遇和一年一遇的数值,而在其他的计算方法中没有用到,由于杭州湾是强海潮湾百年一遇的数值较大,这也直接造成了计算出的数值较小,偏于安全。从计算结果看,临界管跨的长度随海水流速的增加而减小,靠近北岸的深槽地区和中部地区水流速度较大,所以计算得到的临界管跨值也小。临界管跨的长度也随管径的增大而增大。直径为φ711mm,φ762mm的管径差别小,再加上配重层的不同,临界管跨的长度增大不明显。
杭州湾海底管道焊缝的疲劳特性是用MTS880全自动材料试验机和AMSLER HFP1478(测疲劳极限)进行测试,都是以正弦波输入,施加轴向对称载荷。由于这次试样共用了30余根,p-S-N曲线具有存活率P=99.9%,置信度γ=90%,显著度α=5%,误差限度δ=5%,所用的数据处理方法是可靠的。
利用DNV-RP-C203标准中的带有阴极保护的海底管道环焊缝的S-N曲线,用实例来介绍用S-N曲线预测海底管道的寿命。它是从海底管道管跨的振动频率出发,计算出动应力,然后查标准中的S-N曲线,得到其寿命。如:管跨为35m时,其剩余寿命为10.1年。这种方法是一种有效的寿命预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