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头痛与脑白质损害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4150131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在临床工作当中,我们经常发现在偏头痛病人中有些患者并无常见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血脂、心房纤颤等,也无其它特殊引起脑白质病变的疾病,且临床各项指标检查基本正常,但是在其头部磁共振检查时发现有脑白质损害的影像学改变。  目的:1.比较偏头痛组和正常对照组脑白质损害的发病率。2.研究偏头痛组脑白质损害同偏头痛的类型,和发作频率之间的关系。3.研究偏头痛患者脑白质损害的好发部位。  方法:选取60名偏头痛患者,45名女性,15名男性,年龄为20-48岁。依据年龄和性别进行匹配,收集没有头痛病史的58名对照组,43名女性和15名男性,年龄为20-48岁,对所有入选患者及对照组均进行头部磁共振(MagnaticResonanceImaging,MRI)影像学检查,并记录脑白质损害的人数,部位及偏头痛每月发作频率。运用SPSS17.0和EXCELL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在60名偏头痛患者中,有16名出现脑白质的损害。有先兆的患者脑白质损害为11/27,无先兆的患者脑白质损害为5/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偏头痛中有脑白质损害患者每月头痛发作次数高于无脑白质损害患者每月头痛发作次数(p<0.05)。随着每月发作次数的增加,有脑白质损害的偏头痛患者人数也会增加。脑白质损害好发部位为额叶,顶叶和基底节区。  结论:偏头痛较无偏头痛患者有更高发生脑白质损害的风险。偏头痛的发作频率,及其类型对脑白质损害有重要的影响。
其他文献
河边的轻风吹拂着我,却吹不干我的眼泪。以前,还有爸爸爱我,可现在,爸爸去世了,爱的天平就再也平不起来了。刚才,我正在专心地做作业,弟弟未经我的允许就溜进我的房间。这种事也不是一两次了,次数多了,我就变得麻木了。我不理他,依然做着自己的作业。过了一会儿,他捧着一个本子在我耳边大声念道:“我喜欢唱歌,但我知道,妈妈不会让我上艺校……”我的日记!我气极了,一把夺过本子,斥责道:“你凭什么偷看我的日记?谁
目的:  应用声触诊组织成像定量技术(Virtual touch tissue imaging quantification,VTIQ)分析颈动脉斑块剪切波速度(Shear wave velocity,SWV)与斑块内Ⅰ型/Ⅲ型胶原纤维含量比
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主要是以高血压和蛋白尿为特点,其发病根源在于胎盘,严重威胁产妇和围产儿的生命[1]。子痫前期作为一种产科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机制
目的:探讨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s,CHD)病人外周血中白细胞介素17A(Interleukin 17A,IL-17A)与血小板活化、聚集等功能之间的关系及其相关机制。  方法:通过酶联免疫
目的:探讨孕早期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对子代SD大鼠海马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亚基的影响与学习记忆的关系。方法:取8周龄SPF级SD雌鼠18只,按雌雄3:1合笼交配,将受精大鼠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