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道德信仰作为信仰的一种基本形式,体现了道德体系的最高价值理想和人格的最高境界,蕴含着道德主体对道德理想与规范的价值认同和行为趋向,为道德生活提供了最后的支撑力量。它从根本上解决了人为什么要有道德以及应该具有什么样的道德的问题。自20世纪60年代后现代主义思潮在整个人类文化领域蔓延以来,人们开始了对于备受推崇的理性价值观的反思。面对未来发展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文化传统的破裂和瓦解、主体意识的衰退和死亡,人们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迷茫,道德危机已经成为现代生活中令人忧虑的问题之一。而在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同样呈现出多种道德危机的征兆,尤其体现在道德教育中,价值无根性的德育既无力解决德育实效的低迷,亦对社会道德危机无所适从。正确认识目前的道德现状并分析其危机产生的深刻根源,是提高德育实效、加强社会道德建设迫切要解决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道德危机体现了道德信仰的缺失。失去了道德信仰,人们的道德生活便会陷入空虚与迷茫,而在此道德信仰基础上的价值观和道德规范也会被人们怀疑与放弃。可以说,失去了道德信仰的终极关怀和价值根基,道德就丧失了其存在的最终理由和精神支柱。本文将在对道德与信仰深刻复杂的文化关系的历史梳理的基础之上,着力探讨加强道德信仰教育的依据及其策略,力求构建道德教育新视野,为提高德育实效性提供可供选择的出路。全文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当前学校道德信仰教育的缺失及其批判,首先通过对信仰与道德信仰的基本意蕴的阐释论述道德信仰的应有之义,继而揭示了当前道德信仰教育缺失的基本表现及其影响:信仰的缺失主要表现为信仰的虚无、错位以及泛政治化的倾向,并且造成了个体冷漠麻木的道德情感、薄弱的道德意志、分裂的道德人格以及实效低迷的道德教育。第二部分从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的角度论述道德信仰教育的理论依据。首先,从哲学的角度通过道德与信仰二者的关系论述道德信仰教育的重要性。其次,从心理学的角度论述道德信仰在个体道德发展中的作用。即道德信仰有利于道德认知能力的提高、道德情感的激发、道德意志的坚定以及道德人格的塑造。最后,从社会学的角度阐释道德信仰对于社会道德秩序的维系功能,主要体现在道德义务与道德良心两个方面。第三部分针对德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重塑道德信仰教育的建设性措施。首先阐述在开展道德信仰教育时应遵循的主体性、导向性和情感性原则,然后提出具体的实施策略,主要包括道德信仰教育应体现道德主体性、为个体提供价值导向目标、注重道德情感与道德意志的培养、形成完善的道德评价系统以及环境的构建这几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