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半乳糖凝集素-3与左心房容积指数之间的关系,进一步证实半乳糖凝集素-3、转化生长因子-β1在心房颤动发生发展、心房纤维化以及重构中的重要作用,为评估心房颤动的严重程度提供依据与参考。方法:选取2017年01月至2018年01月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青岛市市立医院心血管内科、内分泌科、神经内科、急诊内科住院心房颤动病人104例(男50例,女54例)。其中包括非阵发性心房颤动病人57例,阵发性心房颤动病人47例。同时入组43例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等基本信息与心房颤动组患者相似的窦性心律患者作为对照。入院后次晨采集空腹桡静脉血查ALT、AST、血肌酐、血常规、CRP、甲状腺功能、心肌标志物、BNP等相关实验室检查,入院时即进行12导联心电图、24小时动态心电图。经胸心脏超声检查并记录左心房内径、左室射血分数、室间隔厚度、左室舒张末期直径等,采用心脏超声测量同时通过公式得出左心房容积,通过除以体表面积计算出容积指数。ELISA法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半乳糖凝集素-3。以心房颤动的发作持续时间为依据将心房颤动患者分为持续心房颤动与阵发性心房颤动组,同时与窦性心律对照组相比较,比较三组间转化生长因子-β1、半乳糖凝集素-3之间的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应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进一步探索转化生长因子-β1、半乳糖凝集素-3与左心房容积指数之间的相关性,运用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得出影响左心房容积指数的因子,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进一步得出与心房颤动有关的危险因子。结果:1、半乳糖凝集素-3血清学水平在持续性心房颤动组(1622.86±391.83pg/ml)中显著高于阵发性心房颤动组(1445.64±365.5 pg/ml)(P=0.049)及对照组(1173.90±365.94 pg/ml),阵发性心房颤动病人相较于对照组明显增高(P=0.02)。2、持续性心房颤动组转化生长因子-β1血清学水平(28.66±10.28 pg/ml)显著高于阵发性心房颤动组(24.12±8.05 pg/ml)(P=0.031)及对照组(18.98±7.57(P<0.05)(P=0.02),阵发性心房颤动组的血清学水平相较于对照组也有明显升高(P<0.05)。3、在持续性心房颤动组中左心房容积指数(45.58±9.34 ml/m2)明显大于阵发性心房颤动组(40.99±8.57 ml/m2)(P=0.03)及对照组(35.02±8.10 ml/m2)(P<0.01),相对于对照组病人,阵发性心房颤动组左心房容积指数有明显扩大(P=0.02)。4、根据Pearson相关性分析方法进一步得出:左心房容积指数与转化生长因子-β1(r=0.1182,P<0.05)、半乳糖凝集素-3(r=0.333,P<0.05)呈正相关。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得出:左心房容积指数与半乳糖凝集素-3血清学水平、转化生长因子-β1血清学水平、左心房内径以及心房颤动呈线性正相关;5、通过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方法进一步得出如下结果:年龄、左心房容积指数、半乳糖凝集素-3血清学水平以及转化生长因子-β1血清学水平是心房颤动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结论:1、持续性心房颤动组以及阵发性心房颤动组中的转化生长因子-β1、半乳糖凝集素-3血清学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持续性心房颤动组高于阵发性心房颤动组。2、心房颤动组半乳糖凝集素-3及转化生长因子-β1血清学水平均与左心房容积指数存在正相关关联,提示半乳糖凝集素-3及转化生长因子-β1在促进心房颤动患者心房纤维化发生与进展中具有重要作用,进而加速结构重构的进展,因此班乳糖凝集素-3与转化生长因子-β1可能在心房颤动的发生、发展与维持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