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京零距离》为标志的电视民生新闻,以普通百姓作为镜头主要关注对象,以平民视角表现百姓生活,以民为本,反映民生、表达民意,引起了业界和学界的巨大关注。
本论文认为,民生新闻的出现和内容特点,与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息息相关。电视作为民生新闻实践最多的一个媒介领域,具有研究的典型意义.电视民生新闻不能仅被动反映转型期出现的各种问题矛盾,应积极主动地进行舆论引导以促进社会的顺利转型。论文采用电视学、传播学和社会学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主要涉及理论包括:社会转型理论和社会责任理论。
本论文认为,电视民生新闻贴近受众生活、拥有较高本地收视率,因此它构建的“拟态环境”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百姓对转型期真实社会情况的认知。论文通过对南京地区三档有影响的电视新闻(含电视民生新闻)节目进行随机抽样,认为目前电视民生新闻存在着重复的同质化竞争、琐碎庸俗化的倾向、主观与片面、负面新闻的比例失当的问题。而出现问题原因有认识偏差造成的导向偏误、追求轰动效应造成的导向偏误、经济利益诱惑造成的导向偏误、指导理论落后于实践造成的导向偏误、转型期道德观念变迁造成的导向偏读等。所涉及的理论包括:“拟态环境”和“社会转型”理论。
本论文对比国外转型期新闻报道的经验,提出我国电视民生新闻在转型期舆论引导上的努力方向:营造正确认识转型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舆论氛围;扩大正面舆论并提升舆论引导的技巧;把媒体利益和社会利益结合起来;加强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用发展的眼光关注民生改善。既把握自己的媒体特色,反映民生、表达民意;也承担起一定的社会责任,通过舆论引导,缓解社会矛盾,抚慰社会心理,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