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已经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过程中的一个热点和难点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时下,对于城乡收入差距问题研究文献可谓是汗牛充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文在积极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另辟蹊径,采用制度系统的方法,旨在探讨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制度机制,提出改革思路,为加快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献计献策。 本文把对制度系统以及制度系统特征的探讨和分析作为着力点,认为复杂联系的具体制度安排组成的制度集合符合系统定义及其特征,构成制度系统。进而为制度研究采用系统论相关分析方法构建制度系统分析方法提供了理论支持。制度系统分析方法主要涉及三个方面:一是基于logistics模型构建的制度系统演化模型,能够反映出公平与效率之间的交叉影响,并且可以判定制度系统的均衡点位置以及稳定性;二是制度系统灰关联熵,能够在制度系统相关数据有限的情况下,得到反映制度系统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状态的制度系统灰关联熵,并且可以根据熵变的大小和正负判断制度系统的演化方向和内部稳定程度;三是制度系统尖点突变模型,能够判断制度系统突变的临界点,并可以通过对临界点的稳定性分析来判定制度系统是否存在突变的可能。 历史与逻辑紧密结合是本文采用的一种研究方法,本文从两个维度分析了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历史、现状和特征,一是梳理中国自建国以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制度变迁,几乎每一次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波动的节点都存在重大的改革。二是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中国的转型期相联系,通过比较分析美国、日本等国家在其转型期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变动的表现,来比较认识中国转型时期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特征,中国的转型期主要是由于制度的改革和转型,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波动与改革政策密切相关。 本文在对建国以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历史、现状、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制度影响机制进行分析和验证。通过对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制度系统进行梳理分析,提出了制度的影响机制:一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在制度系统多因素共同影响下演化的结果;二是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众原因背后的根本原因是制度,并利用相关数据进行了验证。 应用制度系统分析方法的三个方面分别对制度系统进行实证分析。先是将1983-2009年间的制度系统根据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变动特点从1997年分成两个时期,形成两个制度系统。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作为公平变量,人均GDP作为效率变量,应用制度系统演化模型对这两个时期的制度系统进行分析和比较,两个时期的制度系统稳定均衡点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人均GDP之间交叉影响都存在较大差异。选择六个省的城乡可支配收入和城乡居民收入的来源构成分别应用制度系统灰关联熵分析方法和尖点突变模型进行分析,这两个方面都反映出制度系统远离平衡状态,存在突变可能。 最后根据全文所做的分析,提出加快缩小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制度改革思路。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体现在三个方面: 1.制度系统分析方法的构建 制度是一套规则体系,康芒斯(John Commons)在其著作中提出的制度具有整体性的特点,而系统论的核心思想是系统的整体观念,任何系统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不是各个部分的机械组合或简单相加,这也与制度的特点相吻合,两个领域存在交叉的可能。李志强提出将系统科学应用于制度研究构建制度系统论,但是并没有一个构建出一个能够应用于制度分析的制度系统分析框架。本文采纳制度系统的观点,通过梳理制度理论中系统思想,结合系统论的部分理论方法构建制度系统分析框架。 本文构建的制度系统分析方法框架另一个特点是应用性。它能够在现实中得到应用,且能够很好的解释现实并被现实所支持,证明了本文所构建的制度系统分析方法的科学性。可以这样说,本文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制度分析中应用的分析框架,不仅是对制度系统分析方法框架的一个检验,更重要的是对一种方法创新的检验,体现出来本文研究成果的一大特色。 2.制度系统分析方法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的分析 诺斯(D.North)对制度变迁的分析依据的是制度效率目标,而他用来衡量制度效率的标准为经济绩效,认为制度可以降低交易费用,从而可以提高经济绩效。但是对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的制度分析则不仅仅是效率的问题,还包括公平,并且应该以公平为主,这样我们在对制度分析的时候就存在着与诺斯评判标准的根本差别,综合协调公平与效率,这也是本文在采用制度系统分析方法进行制度分析的重点和难点,也是一个亮点。 3.依据本文构建框架进行分析提出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改革思路 改革思路本身不一定是一个亮点,而能够凸显其地位的恰恰是构建的系统分析框架,通过制度系统分析方法框架分析后得出的改革思路才是重要特色,更重要的是证明了我们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是建立在我们对真实世界分析的基础上,而不是凭空设想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