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共文化服务是政府公共服务的基本内容,是服务型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体现,是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保证,是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基础,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提升国家和地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已成为当前理论研究的热点和政府实践的重点。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数量和质量要求不断提高,只有尽快拓宽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面,尽快提高公共文化服务实效水平,才能满足群众日益增长和变化的文化需求。
“知识城市”是二十世纪90年代兴起的城市发展的创新战略与理念,已经形成一些具有国际共识的基本指标和核心要素。根据广为人知的2004年巴塞罗那《知识城市宣言》中提到的“知识城市”标准,这个标准从知识教育、公共图书馆、信息网络的普及、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文化产业发展、文化多样性等角度确定了“知识城市”的标准。因此,梳理国内外知识城市的成功案例,吸收借鉴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效经验,对于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城市转型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渝中区是重庆主城的核心区,是全市的经济中心和文化高地,经济发展位居全国前列。它是中国内地、西部非常具有潜质的知识城市雏形,近年来渝中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在文化设施建设、文化经费保障、文化队伍建设、文化产品提供等方面不断探索,积极实践,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因此,本文立足于知识城市和公共服务的理论基础,结合国内外知识城市公共文化服务实践,探讨重庆市渝中区转型为知识城市的可能,并为解决渝中区和全国范围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实效和水平提供新的思路和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