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产业结构升级对劳动力充分就业既有制约又有促进。现阶段,我国面临着产业结构升级的迫切任务,同时劳动力就业问题也越发严峻,因此研究产业结构升级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效应,以及这种影响的产生机制、存在的问题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自建国以来,我国的产业结构演进先后经历了计划经济时期的重工业优先发展阶段、改革开放后的农业和轻工业快速发展阶段,和当前的重新工业化和重工业化阶段。针对当前的这一轮产业结构升级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效果,学术界有着激烈的争论,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产业结构升级的就业效应,得出了不同的结论。有些人认为资本有机构成较高的工业和重工业比重的提高使整体经济的就业吸纳能力下降,工业化和重工业化对就业产生破坏效应;也有人认为工业和重工业的发展实现了产业结构高度化而加快了经济增长,使经济产生了更多的劳动力需求,从而对就业产生创造效应。基于这两种针锋相对的观点而产生的对产业结构升级方向选择的政策结论也大相径庭。 本文认为,要研究清楚产业结构升级的就业效应,首先需要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内涵进行把握,并进一步弄清产业结构升级对劳动力就业的作用机理。从本质上讲,产业结构升级可以抽象成各产业之间的结构变迁过程和每个产业内部的效率提升过程。从这两个过程出发,可以全面而又一致地展现产业结构升级对劳动力就业的作用效应,从而建立产业结构升级的就业效应分析框架。在这个分析框架内,本文将产业结构升级的就业破坏效应和就业创造效应用简单的理论模型表示出来。首先,结构变迁是指各产业之间产值比重的变化,它是由资本、劳动要素在各个层面的产业间流动导致的,包含了三次产业之间、各产业内部细分产业之间的要素流动,而抽象掉了技术进步、制度创新、组织变革、市场化程度加深等影响生产效率的因素。结构变迁会因为改变不同生产效率的产业产值的比重而对整体经济的平均生产效率造成影响;其次,效率提升表示单个产业内生产效率的提高,它包括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组织的创新、制度安排的改善、垄断等非市场因素的消除、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实现等,而抽象掉了各产业间生产要素的流动带来的产值比重变化。各产业的效率提升必然会提高整体经济的平均生产效率。结构变迁和效率提升会各自对劳动力就业产生正反两个方面的影响:其一,两者会带来经济增长速度的加快,从而增加了对劳动力的需求,产生就业创造效应;其二,两者会带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劳动生存率的提高意味着就业产出比的降低,这会降低经济的就业吸纳能力,产生就业破坏效应。结构变迁、效率提升这两者分别产生的就业创造、破坏效应就是产业结构升级对劳动力就业的作用机理。 基于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就业效应机理分析,本文对我国现阶段新一轮产业结构升级的就业效应进行了测算。新一轮产业结构升级以2002年中共十六大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战略为标志,这一轮产业结构的升级的主要特征是重新工业化和重工业化。依据人们一般的经验,工业化和重工业化会造成就业挤出,并且从就业弹性的变化可以看出,2002年后的就业弹性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但实际测算的结果表明,2002~2007年产业结构升级的就业效应与在这之前1997~2002年产业结构升级的就业效应基本相同,也就是说,工业化和重工业化并没有加重产业结构升级的就业挤出。原因在于以工业化和重工业化为特征的产业结构升级同时增大了就业破坏效应和就业创造效应,而两者的增量大致相等使总体的就业效应被抵消。但另一方面,前后两个时期的产业结构升级的总就业效应均为负值,表明产业结构升级的就业破坏效应大于就业创造效应,总体上是挤出就业的。 测算了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就业效应之后,本文基于实证结果对这种就业效应发生的原因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主要结论有:在产业结构升级的就业效应中,三次产业结构变迁以及工业内部细分行业的结构变迁对劳动力就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因此整体经济中工业比重的提高和工业内部重工业比重的提高促进了劳动力就业;而在三次产业中,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效率提升对劳动力就业产生了微弱的积极影响,第三产业内部的效率问题对劳动力就业产生了显著的不利影响,并导致整体经济效率提升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效果为负。其中,农业机械化水平较低、工业结构的“虚高度”现象、服务业领域中由于非市场因素导致的资源配置不合理以及经济社会中广泛存在的各类体制问题是造成效率提升的就业效应为负的主要原因。 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本文对下一阶段产业结构升级的战略选择提出政策建议:第一,应确立以继续提高工业化水平为目标的产业结构升级发展方向,实现三次产业结构的合理化。第二,在第二产业内部加快发展重工业,并通过不断的技术进步实现产业结构的高度化。第三,优化产业组织、完善市场机制,对资源密集型工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内的垄断等非市场性因素进行改革,促进劳动力要素更加合理有效地流动。第四,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和职业技术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使其适应并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第五,引导产业结构梯度转移,缓解区域之间的就业不平衡。第六,完善各种社会制度,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第七,鼓励自主创业和再就业,促进多种类型的就业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