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体力活动水平低下使增龄性身体机能衰退的老年人不良健康风险大量增加,成为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癌症和精神障碍等非传染性慢性疾病的易感人群,且年龄每增加10岁,慢性病患病率就增加50%以上。疾病不仅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影响,而且大量的医疗保健资源和费用也加重了家庭和社会的经济负担。因此,许多政府机构和健康组织分别基于中-高强度体力活动时间和步数制定体力活动指南,建议老年人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高强度体力活动或日行10000步,以达到维持和增进健康的目的。但这两种体力活动推荐量中,基于强度和时间的推荐量虽然建立在自我报告的体力活动水平与死亡率和患病率关系之上,但其强度难以理解和把握,与时间的组合更难控制,不便于实践中操作应用;基于步数的推荐量虽然简单易懂,但其取自于对计步产品的昵称,不稳定因素较大且缺乏权威证据支持,尤其对老年群体的合适程度还存在争议。日常活动步数水平与健康指标之间存在一定的量效关系,构建旨在维持和促进身体健康的每天步数目标,不仅要衡量其健康促进效益,同时还要考虑其对于大众的易实现性和持续性。以公共卫生基于强度和时间的MVPA推荐量为参照设置每天步数目标,既能考虑到活动强度与时间,又能将日常活动融入体力活动指南,将有利于老年人通过不限形式的力所能及活动达到推荐量,因此,是对当前体力活动推荐量的有益补充,有助于公共卫生体力活动目标的更好实现。研究目的详细了解日常活动步数水平及特征,分析其与心血管健康指标之间的关系,并基于公共卫生MVPA推荐量确定健康促进步数目标,为老年人体力活动水平的监控、干预、追踪与评估提供参考。研究对象与方法采用Actigraph加速度计和体力活动日记相结合的方式,对750名60-79岁的城市社区老年人进行连续7天的体力活动测量,并同时完成身高、体重、血压、血糖及血脂四项等健康指标数据的采集。使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ANOVA)检验一周各天体力活动测量结果的变异情况;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分组间均值的比较;使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日常活动步数水平和心血管健康指标的关联程度;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用来确定日常活动步数水平与健康指标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方法判断相应于公共卫生MVPA推荐量的每天步数分界值。研究结果(1)受试者平均每天步数为7630.1±3001.2步,仅有20.6%的受试者达到我国卫生部在《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中提出的“日行一万步”要求;步数累积工作日多于周末日(7914.5±3331.3 vs 6919.8±2648.1,t=6.068,p=0.000),上午峰值时段长于下午和傍晚;步数累积强度以最低步频119步/分钟为主,家务劳动多于其它活动;男性每天步数高于女性(7861.2±3039.4步vs 7404.3±2957.8步,t=1.977,p=0.048),正常体重组高于超重和肥胖组(t=2.872,p=0.004),不同年龄、教育水平和家庭人口组间每天步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控制性别、年龄、BMI和中-高强度体力活动时间因素后,城市社区老年人日常活动步数水平与身体质量指数、收缩压、血糖、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的负相关性,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中等强度负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具有统计学意义正相关,而与反映血压健康状况的舒张压指标之间的关系不具显著性;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也证实,随着每天步数水平提高,受试者的健康指标异常率整体呈下降趋势(OR<1,P<0.05)),发生健康指标危险因素聚集的机率明显减少;除收缩压和危险因素聚集外,MVPA对每天步数与其它健康指标之间的关系会产生一定影响。(3)城市社区老年人每天步数与非连续和连续两种不同累积模式产生的中-高强度体力活动时间均显著正相关(r1=0.784,r2=0.751,均有p<0.01),相应于公共卫生150分钟/周MVPA推荐量的每天步数阈值分别为72007800步/天和80008700步/天。验证结果显示,与已有步数切分点相比,新建步数切分点具有良好的分类精度,能有效地反映体力活动增加促使健康指标良性改善,体力活动不足将导致体质低下这一公认的事实。研究结论(1)基于加速度计客观测量的城市社区老年人日常活动步数水平整体较低,并且显现出男性高于女性,年轻者高于年老者,体重正常者高于超重/肥胖者,工作日高于周末日,以低步频家务劳动累积为主的特征。(2)城市社区老年人的日常活动步数水平与健康相关指标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性,随着日常活动步数水平的提高,健康指标异常率呈下降趋势,但受到中-高强度体力活动时间的影响。(3)城市社区老年人相应于以非连续累积模式达到公共卫生150分钟/周MVPA推荐量的每天步数阈值为72007800步/天;而相应于MVPA连续累积模式的每天步数阈值为80008700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