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才是创新活动中最为活跃、最为积极的要素。我国拥有1.7亿多受过高等教育或拥有各类专业技能的人才,丰富的人才资源中蕴藏着巨大的潜力和活力。因此,我们要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形成适应高质量发展和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的人才结构,使我国人力资本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让“人口红利”叠加“人才红利”,为我国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撑。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
人才是第一资源,是创新活动中最为活跃、最为积极的要素。可以说,没有人才优势,就不可能有产业优势,更不会有创新优势、科技优势。
我国有着1.7亿多受过高等教育或拥有各类专业技能的人才,规模巨大的人才资源队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独特且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随着中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一作用尤为凸显。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如何更好发挥人才资源规模优势,激发人才资源蕴藏着的巨大潜能,使人才资源进一步成为支撑中国经济韧性和潜力的底气所在?
“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
这句经典台词,简单明了地阐释出,今天的竞争,本质上是人才的较量。越是在风险挑战前所未有的情况下,人才资源优势越要充分发挥出来。
中国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分析师周茂华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科技创新的第一资源,我国拥有1.7亿多接受过高等教育或专业技能训练的人才资源,这是我国由传统“人口红利”转向“人才红利”的重要基础。
“过去,我国经济发展主要依靠低廉的土地、自然资源、劳动力等要素推动。现在,我们追求高质量发展,必须转向高附加值、创新驱动、环境友好型发展模式。这一转换,离不开人才资源的支撑。”周茂华说。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持续蔓延,国内企业生产经营压力加大。在这一情况下,我们更要重视发挥人才资源优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说,一方面,受疫情影响,国内不少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加大,转型升级意愿更为迫切,对人才资源需求更为强烈。另一方面,随着中国经济加快迈向高质量发展,产业发展也将加速转向中高端,这意味着比拼资源要素价格难有优势,必须不断提升产品技术含量和精细化水平。而只有依托人才队伍,持续加强创新,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综合研究室主任郭冠男表示,从外部环境看,当前我国面对的国际形势更趋复杂严峻,中美战略博弈在未来一段时期将成为常态,美国将不断限制与我国的科技交流,通过科技要素在全球范围的高效流动实现我国科技水平提升变得困难重重。从内部环境看,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形势依然严峻,制造业发展“大而不强”问题仍然突出,低端供给过剩,高端供给不足,不利于扩大国内市场,制造业质效提升迫在眉睫。
“综合国内外形势看,激发1.7亿多人才潜在创造能力,实现更多自主创新,是我国应对当前国际形势、提升科技水平的重要法宝。”郭冠男表示,充分激发1.7亿多人才积极性,形成与产业转型升级配套的人才资源结构,实现人才资源与产业升级之间的正循环,打造人才资源对产业转型升级的更有力支撑,是我国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底气所在。
人才是经济发展的根本。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经济取得伟大成就,离不开人才的培育、引进,以及人才队伍的建设。
当前,全球经济增长困难重重,外部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增多。国内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较为突出,经济面临新的下行压力。在这样的情况下,更应积极挖掘人才资源的潜能,释放“人才红利”,坚定不移地推动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我国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旨在激发人才创新创业创造活力,释放“人才红利”。如今,创新创业创造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以及促进就业的重要支撑。
“总的来看,人才红利释放还有很大提升空间。”郭冠男表示,从相关政策执行效果看,要注重对已出台政策落地效果的分析,强化已出台政策的反馈调整。同时,新出台的政策要更具针对性,并抓好政策落地落实落细。
郭冠男建议,要进一步提高科研人员积极性,加快深化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改革,在收益分配上充分体现知识和创新价值,切实放开科研人员劳务收入限制,充分释放科技人员创新潜力,提高科技供给质量和效率,从而留住高端人才。
“目前,我国仍存在结构性失业、人才潜力未能有效发挥、各行业高精尖人才比重不高等一系列突出问题。”周茂华说,要解决这些问题,充分释放“人才红利”,必须结合我国具体国情综合施策,推动高等教育与产业发展更加紧密融合;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与配套产业链,让创新技术更快转化为生产力;健全法律制度更好保护知识产权;加快推进产学研融合创新体系;加大人才职业培训,减少就业市场结构性矛盾等。
“人才红利的释放,关键是要调动人才积极性、创造性,推动生产力发展。”李佐军说,必须尊重和重视人才,充分保障各类人才权利,尤其是保护好其知识产权;要为各类人才提供产权之外的各种激励,稳步提高其收入水平,使他们的贡献与回报相匹配;要努力为人才提供良好保障服务,解决好他们的后顾之忧。
当前,人才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越发明显,各地对人才资源也越来越重视。
近年来,许多城市陆续发布“抢人”政策,试图通过降低落户门槛等方式,吸引各类人才在当地就业创业,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特别是每逢高校毕业季,许多城市会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大学生在当地就业和定居。
事实上,吸引人才只是人才工作的起点。要真正让人才资源释放活力,关键还是要创造一系列有利于创新活动开展的制度安排、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通过不断完善体制机制,使“人才红利”得到最大限度释放。
“要想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必须要让人才感觉到蓬勃的创新活力、较强的发展潜力、積极的创业氛围,让人才深处其中能不断进步,施展才华。”周茂华说,人才聚集与产业发展、城市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各地在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时,必须想方设法提升软性竞争环境,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优化人居环境,深挖城市文化底蕴,提升城市魅力。同时,也要注重不断提升产业发展质量,努力为广大人才资源创造干事创业的平台。
在郭冠男看来,引人留人是一场城市之间的竞赛,相关政策只有更优没有最优,要想人才之所想、急人才之所急,制定出含金量十足的好政策。
“我们要注意稳定政策、统筹政策。”郭冠男说,有的城市引人留人政策经常变化调整,导致人才无所适从;有的城市不仅市级层面出台引人政策,下辖县区也各自制定本县区的引人政策,文件内容交叉繁杂,实际效果反而不佳。
郭冠男表示,要以本地产业为基础,科学制定引人政策,好高骛远地设定引人目标既不切实际,又浪费资源。要着重提升对本地人才的吸引力,一方面是吸引本地人才回流干事创业,另一方面是加大力度把本地高校毕业生留在当地就业。
李佐军表示,要想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一方面要不断完善宏观环境,既包括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也包括不断完善的城市配套基础设施环境。另一方面,还要不断优化市场环境,让人才、资金等要素能够更加便捷自由地流动。“1.7亿多人才的红利释放,对于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正面影响是深远的、全面的,必将助力我国迈向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此外,专家还建议,要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形成适应高质量发展和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的人才结构,形成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高效的人才政策环境,促使我国人力资本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让“人口红利”叠加“人才红利”,为我国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撑。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
人才是第一资源,是创新活动中最为活跃、最为积极的要素。可以说,没有人才优势,就不可能有产业优势,更不会有创新优势、科技优势。
我国有着1.7亿多受过高等教育或拥有各类专业技能的人才,规模巨大的人才资源队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独特且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随着中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一作用尤为凸显。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如何更好发挥人才资源规模优势,激发人才资源蕴藏着的巨大潜能,使人才资源进一步成为支撑中国经济韧性和潜力的底气所在?
经济转型底气所在
“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
这句经典台词,简单明了地阐释出,今天的竞争,本质上是人才的较量。越是在风险挑战前所未有的情况下,人才资源优势越要充分发挥出来。
中国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分析师周茂华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科技创新的第一资源,我国拥有1.7亿多接受过高等教育或专业技能训练的人才资源,这是我国由传统“人口红利”转向“人才红利”的重要基础。
“过去,我国经济发展主要依靠低廉的土地、自然资源、劳动力等要素推动。现在,我们追求高质量发展,必须转向高附加值、创新驱动、环境友好型发展模式。这一转换,离不开人才资源的支撑。”周茂华说。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持续蔓延,国内企业生产经营压力加大。在这一情况下,我们更要重视发挥人才资源优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说,一方面,受疫情影响,国内不少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加大,转型升级意愿更为迫切,对人才资源需求更为强烈。另一方面,随着中国经济加快迈向高质量发展,产业发展也将加速转向中高端,这意味着比拼资源要素价格难有优势,必须不断提升产品技术含量和精细化水平。而只有依托人才队伍,持续加强创新,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综合研究室主任郭冠男表示,从外部环境看,当前我国面对的国际形势更趋复杂严峻,中美战略博弈在未来一段时期将成为常态,美国将不断限制与我国的科技交流,通过科技要素在全球范围的高效流动实现我国科技水平提升变得困难重重。从内部环境看,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形势依然严峻,制造业发展“大而不强”问题仍然突出,低端供给过剩,高端供给不足,不利于扩大国内市场,制造业质效提升迫在眉睫。
“综合国内外形势看,激发1.7亿多人才潜在创造能力,实现更多自主创新,是我国应对当前国际形势、提升科技水平的重要法宝。”郭冠男表示,充分激发1.7亿多人才积极性,形成与产业转型升级配套的人才资源结构,实现人才资源与产业升级之间的正循环,打造人才资源对产业转型升级的更有力支撑,是我国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底气所在。
深挖人才资源潜能
人才是经济发展的根本。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经济取得伟大成就,离不开人才的培育、引进,以及人才队伍的建设。
当前,全球经济增长困难重重,外部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增多。国内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较为突出,经济面临新的下行压力。在这样的情况下,更应积极挖掘人才资源的潜能,释放“人才红利”,坚定不移地推动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我国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旨在激发人才创新创业创造活力,释放“人才红利”。如今,创新创业创造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以及促进就业的重要支撑。
“总的来看,人才红利释放还有很大提升空间。”郭冠男表示,从相关政策执行效果看,要注重对已出台政策落地效果的分析,强化已出台政策的反馈调整。同时,新出台的政策要更具针对性,并抓好政策落地落实落细。
郭冠男建议,要进一步提高科研人员积极性,加快深化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改革,在收益分配上充分体现知识和创新价值,切实放开科研人员劳务收入限制,充分释放科技人员创新潜力,提高科技供给质量和效率,从而留住高端人才。
“目前,我国仍存在结构性失业、人才潜力未能有效发挥、各行业高精尖人才比重不高等一系列突出问题。”周茂华说,要解决这些问题,充分释放“人才红利”,必须结合我国具体国情综合施策,推动高等教育与产业发展更加紧密融合;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与配套产业链,让创新技术更快转化为生产力;健全法律制度更好保护知识产权;加快推进产学研融合创新体系;加大人才职业培训,减少就业市场结构性矛盾等。
“人才红利的释放,关键是要调动人才积极性、创造性,推动生产力发展。”李佐军说,必须尊重和重视人才,充分保障各类人才权利,尤其是保护好其知识产权;要为各类人才提供产权之外的各种激励,稳步提高其收入水平,使他们的贡献与回报相匹配;要努力为人才提供良好保障服务,解决好他们的后顾之忧。
加快释放“人才红利”
当前,人才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越发明显,各地对人才资源也越来越重视。
近年来,许多城市陆续发布“抢人”政策,试图通过降低落户门槛等方式,吸引各类人才在当地就业创业,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特别是每逢高校毕业季,许多城市会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大学生在当地就业和定居。
事实上,吸引人才只是人才工作的起点。要真正让人才资源释放活力,关键还是要创造一系列有利于创新活动开展的制度安排、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通过不断完善体制机制,使“人才红利”得到最大限度释放。
“要想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必须要让人才感觉到蓬勃的创新活力、较强的发展潜力、積极的创业氛围,让人才深处其中能不断进步,施展才华。”周茂华说,人才聚集与产业发展、城市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各地在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时,必须想方设法提升软性竞争环境,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优化人居环境,深挖城市文化底蕴,提升城市魅力。同时,也要注重不断提升产业发展质量,努力为广大人才资源创造干事创业的平台。
在郭冠男看来,引人留人是一场城市之间的竞赛,相关政策只有更优没有最优,要想人才之所想、急人才之所急,制定出含金量十足的好政策。
“我们要注意稳定政策、统筹政策。”郭冠男说,有的城市引人留人政策经常变化调整,导致人才无所适从;有的城市不仅市级层面出台引人政策,下辖县区也各自制定本县区的引人政策,文件内容交叉繁杂,实际效果反而不佳。
郭冠男表示,要以本地产业为基础,科学制定引人政策,好高骛远地设定引人目标既不切实际,又浪费资源。要着重提升对本地人才的吸引力,一方面是吸引本地人才回流干事创业,另一方面是加大力度把本地高校毕业生留在当地就业。
李佐军表示,要想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一方面要不断完善宏观环境,既包括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也包括不断完善的城市配套基础设施环境。另一方面,还要不断优化市场环境,让人才、资金等要素能够更加便捷自由地流动。“1.7亿多人才的红利释放,对于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正面影响是深远的、全面的,必将助力我国迈向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此外,专家还建议,要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形成适应高质量发展和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的人才结构,形成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高效的人才政策环境,促使我国人力资本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让“人口红利”叠加“人才红利”,为我国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