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针对大厂南区水厂原有除氟设施存在较多的问题,选择了超滤-反渗透工艺.为了降低工程投资和运行成本,采用了部分源水和膜产水进行混合(体积比约为0.6:1)的方案,工程建成后系统运行稳定,各项指标达到设计要求.其中,超滤出水浊度不超过0.1 NTU,反渗透出水氟化物的质量浓度不超过0.06 mg/L,反渗透出水电导率小于8μS/cm,源水和膜产水混合后出水氟化物质量浓度为0.70~0.85 mg/L,反渗透回收率为76%,混合后的最终出水各项指标均达到了GB 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要求;废水产
【机 构】
:
山东省城建设计院,济南 25002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大厂南区水厂原有除氟设施存在较多的问题,选择了超滤-反渗透工艺.为了降低工程投资和运行成本,采用了部分源水和膜产水进行混合(体积比约为0.6:1)的方案,工程建成后系统运行稳定,各项指标达到设计要求.其中,超滤出水浊度不超过0.1 NTU,反渗透出水氟化物的质量浓度不超过0.06 mg/L,反渗透出水电导率小于8μS/cm,源水和膜产水混合后出水氟化物质量浓度为0.70~0.85 mg/L,反渗透回收率为76%,混合后的最终出水各项指标均达到了GB 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要求;废水产生量约为110 m3/d,废水氟化物质量浓度为6.7~7.7 mg/L,达到了GB/T 31962—2015《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对于地下水除氟工程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其他文献
针对分布式光伏电站具有结构复杂的特点,传统的分布式光伏电站监控系统无法实现分布式光伏电站监控的有效性和准确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 ZigBee在分布式光伏电站监控系统中的应用研究.基于分布式光伏电站监控系统的整体架构,通过分布式光伏电站监控模块设计和分布式光伏电站监控系统感应模块设计,完成了系统的硬件设计,通过处理分布式光伏电站监控数据和设计分布式光伏电站监控流程,完成了系统的软件设计,实现了 ZigBee技术在分布式光伏电站监控中的应用.测试结果表明,基于ZigBee技术的分布式光伏电站监控系统不
离子源作为一种离子束发射装置,常用于光学薄膜的制备中,但离子束中包含各种能量的离子,在光学薄膜制备过程中严重影响着薄膜成型后的微观结构和性能.针对目前国内外离子源普遍存在输出能谱过宽的缺点,以电磁场理论为基础,并对各能级的离子运动轨迹进行了仿真分析,设计了一种离子能量筛选器,仿真结果表明,经过筛选器筛选后能有效剔除过高和过低能量的离子,偏离中心离子能量负100eV的筛选率,已达到82.24%,在光学薄膜制备领域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现有国产氧化钒非制冷红外探测器多采用挡板校正进行非均匀性校正,导致结构复杂与图像中断,从而影响探测器的正常使用.提出了一种新型无挡板非均匀校正方法,首次结合基于定标校正与场景校正的非均匀校正方法,实现了对非制冷红外探测器的无挡板校正.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在开始校正后快速实现非均匀校正,校正效果良好,并且不存在传统场景校正方法存在的“鬼影”问题.该方法避免了红外成像系统的图像中断问题,同时有助于减少红外成像系统的体积与功耗.
针对3~5 μm机载中波红外系统复杂气象条件下对地目标探测识别问题,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PcModWin大气仿真软件,进行了清洁大气、雾、云、雨等气象条件下的模拟仿真实验,分析了不同气象条件下不同距离范围内该波段红外辐射透过率分布曲线和峰值参数的变化规律,结合大气分子学理论,证明了探测角度、大气能见度、雾型、云层类型、降雨(雪)强度等,都是影响该波段机载红外系统对地目标探测识别效果的重要因素,提出了工程运用中应当采取的策略方法.研究结果对后续工程试验和运用实践具有指导作用,可提高该波段机载红外系统的应
通过水热合成和沉积沉淀法合成了一系列双金属Ce和Ni掺杂OMS-2(Ce/Ni-OMS-2)催化剂,并将其应用于催化臭氧氧化去除草酸(OA)的研究.系统地考察了掺杂比、催化剂投加量、OA浓度、初始pH值对Ce/Ni-OMS-2催化臭氧降解草酸的影响,其中双金属掺杂催化剂Ce/Ni-OMS-2(1:5)在反应30 min后,OA的降解率达到了100%.通过多种表征手段对催化材料的理化性质进行了全面探讨,双金属Ce和Ni通过替换孔道中的K+成功掺杂到OMS-2中,显著增加了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和低价Mn的含量.此
基于活性污泥的传统脱氮除磷工艺满足不了日益严格的废水处理要求,废水处理必须进行提质增效.MBBR工艺易于利用现状设施原位与不同工艺进行结合,实现提标和节能降耗.阐述了MBBR工艺原理,分析了MBBR工艺特征、影响因素和升级改造路线,分别对形成的复合A2/O-MBBR、氧化沟-MBBR、SBR-MBBR和Bardenpho-MBBR工艺进行了案例说明,结合当前研究现状对该领域进行了展望,为提升MBBR在废水处理升级改造工程中的应用推广提供支持.
某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的回用工段采用一级V型滤池-臭氧氧化-二级V型滤池-超滤-阳床-RO工艺处理经生化工段处理后的印染废水,系统产水回用于园区内企业生产.投用初期,阳床产水周期明显缩短,产水水质超标;RO系统存在一段压差升高快,产水量衰减明显的问题.分析发现,由于原水碱度过高,导致阳床再生后迅速生成CaCO3沉淀,以及废水中残留的PAM导致RO系统一段污堵.经过新型清洗剂的研发及适当的工艺改造,有效缓解了RO装置的一段污堵,并延长了阳床的产水周期.
抗生素是治疗人类和动植物感染性疾病的核心药物,已成为全球使用范围最广、使用剂量最大的药物之一.近年来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大量抗生素进入环境中,会诱导抗生素抗性基因(ARG)产生,对人类健康及环境构成威胁.抗生素抗性菌(ARB)和ARG的环境排放问题日益凸显.制药废水处理系统是环境中抗生素的主要来源之一,也是ARB和ARG增殖扩散的热点场所,同时是控制ARB和ARG环境排放的重要节点.系统总结了近年来有关制药废水处理系统中ARG的研究进展、ARG的增殖扩散机制、各种处理单元中ARG的分布特征和去除效果,对
对商业化的苦咸水反渗透膜片的脱硼性能进行研究,考察了进水pH值、压力、温度、NaCl浓度、硼浓度以及膜表面流速等对苦咸水膜脱硼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测试条件下苦咸水反渗透膜元件和膜片脱硼性能影响基本一致.在各种影响因素中,进水pH值影响最明显,脱硼率随着pH值的增加而大幅增大.在pH值小于10的条件下,脱硼率随进水压力增加而增大;在pH值大于或等于10的条件下,脱硼率基本不受进水压力影响.进水温度的升高和NaCl浓度的增大都会降低脱硼率.进水硼浓度和膜表面流速对膜片脱硼率影响较小.
我国污水处理厂对污废水进行生物处理时应用最广泛的工艺是活性污泥法.但该工艺存在占地面积大的问题,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使用越来越受到限制.学者们对新型污水处理技术进行了研究.连续流好氧颗粒污泥技术被认为是最具潜力的污水生物处理技术之一.简要论述了连续流好氧颗粒污泥的培养方法与形成机制,重点综述了连续流系统中,水力剪切力、HRT、微生物饱食-饥饿期、反应器构型及运行方式等因素对污泥颗粒化及稳定性的影响,介绍了该技术对氯化苄生产废水、实际生活污水、黄连素废水、乳制品废水等污废水的处理效果,并对该技术目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