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楼梦》以群像叙事见长,其中尤其以对众多女性角色的塑造脱颖而出。在众多女性角色之中,薛宝钗,这个地位与林黛玉不相上下的第二女主角,却经常被人看作一心想当“宝二奶奶”而又心机重、城府深的反面角色,或者为了衬托宝黛二人对礼教的反叛而存在的礼教卫道士,然而薛宝钗的形象真的只是如此单薄吗?事实可能并非如此。首先,以薛宝钗的气度,如果仅是把成为“宝二奶奶”当作自己的终身追求,未免太过狭隘,更何况《红楼梦》开头就点明了,薛宝钗是要去选秀女而未被选上的,由此可见,她的人生其实有着比成为贾宝玉之妻更高远的目标,她追求的是“好风凭借力,助我上青云”。这层“青云”或许是指像她的姐姐贾元春一样,成为皇帝身边的那个女人,走出贾府的围墙;又或许是终身贯彻她所信奉的那一套伦理准则,走向更高的道德境界;甚至还有可能是振兴贾府已经开始走向衰亡的家业,但总之,薛宝钗的人生理想不可能只停留在嫁给贾宝玉这么简单的一层上。其次,薛宝钗在《红楼梦》中,也绝对不是恶之象征,恰恰相反,薛宝钗其实很体恤下人和姐妹,虽然和林黛玉偶尔有着唇齿交锋,但仅凭此就将林黛玉定义为善,薛宝钗定义为恶,实在是太过偏颇,不符合《红楼梦》人物立体这一大特点。最后,薛宝钗和林黛玉这两个角色之间的关系不是单纯的情敌,也不是一方对另一方单向的衬托,这两个角色实际上是贾宝玉心中理想女性形象的两面,而且这两面并不是纯对立的,这两面有统一的趋势,从贾宝玉梦会兼美这一情节中便可以窥见一斑。所以,薛宝钗这一人物形象其实是非常立体的,她的性格背后,其实有着更深一层的悲剧。
导致薛宝钗被人认为是城府深、心机重的“恶毒女配角”,或是封建统治下助纣为虐的帮凶的事迹一般都是以下几项:第二十二回(听曲文宝玉悟禅机 制灯谜贾政贝谶语)中顺着贾母的喜好点戏文和点心;第二十七回(滴翠亭香妃戏彩蝶 埋香冢飞燕泣残红)中下意识把偷听的可能转嫁给林黛玉;第三十二回(诉肺腑心迷活宝玉 含耻辱情烈死金钏)中劝王夫人放下金钏之死带来的愧疚和忏悔……如此种种。但在笔者看来,这些事迹并不能充分地证明薛宝钗是一个反面角色,我们也并不能简单地通过这些举动去定义薛宝钗这个立体的形象。恰恰相反,正是这些举动揭示了薛宝钗这个形象更深一层的悲剧。
需要首先强调的是,薛宝钗不是、也不可能只是单纯的封建卫道士。理由有以下几点:第一,林黛玉行酒令时脱口而出禁书中的诗句,如果按照“薛宝钗是个为了衬托林黛玉而塑造的反面角色”式的简单逻辑理解,此时薛宝钗的最佳选择便是向贾府的家长们报告,铲除林黛玉这个人们眼中所谓的“情敌”。然而事实却是:薛宝钗并没有向贾府的家长们举报林黛玉,而是私下找了她来并和她进行了一番真诚的谈话(第四十二回)。不仅如此,还有一个细节引人深思:在这一回伊始,脂砚斋的批注是:钗、玉名虽二个,人却一身,此幻笔也。今书至三十八回时,已过三分之一有馀。故写是回,使二人合而为一。由此可见,薛宝钗和林黛玉身上不同的特质,即“德”与“才”、“仁德”与“自然”,在小说叙述的过程中,有由对立逐渐走向统一的趋势。林黛玉是《红楼梦》中反叛精神的一个重要象征,与她一体两面的薛宝钗,自然不会是单纯的封建帮凶。在劝林黛玉的时候,薛宝钗承认道“你当我是谁,我也是个淘气的……我们却也偷偷儿的背着他们看。后来大人知道了,打的打,骂的骂,烧的烧,才丢开了。”这一番谈话,足以证明薛宝钗不是单纯的封建帮凶,或者说她至少也曾经是个叛逆的女孩,只是后来由于家庭的反对和礼教的熏陶等诸多原因,她叛逆的一面慢慢地被她世俗的一面所掩盖了。
第二,《红楼梦》中的戏文,普遍都有深意。在自己的生日时,薛宝钗点了一出《鲁智深醉闹五台山》,虽然是迎合贾母喜爱热闹戏文的喜好,却也有她自己的理由,紧接着就引出了《寄生草》的辞藻(“赤条条来去无牵挂”)。按照普遍认可的续书版本,贾宝玉最后的结局是出家,这段某种程度上解释了贾宝玉后来命运的戏曲,却是由积极的、入世的、牵连于红尘之中的薛宝钗亲口念给他的,原因为何?我们可以做出推测,作者安排薛宝钗为贾宝玉介绍这段戏文,恰恰是为了体现薛宝钗的性格特点。《红楼梦》中贾母喜欢听热闹戏文,这恰恰体现了贾母积极的生命状态和喜聚不喜散的性格特点;而林黛玉偷偷读西厢记的情节也体现了她对于世俗礼教的叛逆。那么据此我们可以推断,薛宝钗对这一支《寄生草》的喜爱,很可能就是在向读者暗示:这个角色的性格里仍然具有出世、叛逆的成分。
第三,红楼梦中海棠诗社的成员们作诗都有自己的特色,林黛玉的诗孤高凄美,而宝钗的诗含蓄大气,有大家闺秀之感,除了一个例外----“薛蘅芜讽和螃蟹咏”一回中她所作的螃蟹诗,被众人评为“食螃蟹绝唱”,一句“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更是让在座众人叫绝。创作是人心之外化,能写出被众人认为“讽刺世人太毒了些”的诗,说明在薛宝钗这个角色的灵魂深处,并不是完全认同世人的所有举动。既然不是完全认同世人,那么我们便可以推测,薛宝钗的形象并不是彻头彻尾的入世,至少入世这一点仅仅是占她性格特征里的大部分而不是全部。况且,薛宝钗的螃蟹咏讽刺的正是那些飞扬跋扈而满腹歹毒的小人,而恰恰是这些小人成为了礼教最忠诚的捍卫者和帮凶。由此可见,薛宝钗断不是普通的世俗之辈。
综上所述,即使薛宝钗言行举止都符合众人眼中大家闺秀的标准,从她只言片语中我们仍然能看出少许反叛的光,虽然不像林黛玉一样耀眼,却也不能被忽视。然而为什么她叛逆的光相比林黛玉会显得黯淡呢?或许她的成长环境可以解释这一点。如果她在一个不同的环境下长大,比如在她读禁书时没有人“骂的骂,烧的烧”,而是像宝黛共读《西厢记》一样有解语知音在旁,她的成长轨迹很可能会截然相反。对于薛而言,反抗意识觉醒路上最大的障碍来自过去而非来自将来,来自她从小所处的封建的语境,她的成长环境导致她即使有过反抗,也不知道怎么反抗,更枉论走向胜利或者像林黛玉一样走向升华(林黛玉的结局虽然是悲剧,但是她对礼教的反抗在自身的陨落中反而得到了升华)。
薛宝钗从小生活在礼教之下,不像林黛玉一样拥有“寄人篱下”身份带给她的好处----林黛玉可以当贾府权力体系(也就是封建礼教的话语体系)的局外人,薛宝钗既得利益者的身份让她缺乏冲破礼教的内生动力,同時礼教潜移默化的感染力也在逐渐削减着她性格里反抗的因素,使她在成长过程中不自觉地学会了迎合礼教的规则并把礼教的规则当作自己处世的原则。长期的封建正统教育和家庭环境的熏陶,已经使抽象的伦理原则变为了这个贵族少女的自觉行动,而使她逐渐失去了一个少女的天真、稚气和单纯。青春的热情正在她的身上收缩,退却为一种成年人的稳重和世故。① 林黛玉是注定不属于礼教世界的,她有来自前世绛珠仙子的情缘指引她走出俗世迷雾,可是薛宝钗没有,她的意志只能是俗世的意志,她的原则只能是伦理的原则。即使有反抗的萌芽(读禁书、写讽刺世人的诗等等),也只能是自发而偶发的灵光一闪,而不是像林黛玉一样彻底而自觉的叛逆。
综上所述,薛宝钗命运里更深一层的悲剧便就在于:她以自己的方式尝试过反抗,可是由于长久的礼教束缚,她在其中被逐渐地被同化了。为了满足礼教的要求,她不惜放下禁书,折损自己的爱好;为了满足礼教的要求,她不惜嫁祸黛玉,这个她十分在意的对手和朋友;为了满足礼教的要求,她逐渐扼杀了自己自然的心性和青春的热情。对于一个正处于青春年华中的少女来说,这不能不说是个悲剧。薛宝钗这个角色,看似在利用礼教的规则塑造自己在贾府中的地位,实际上却是礼教的规则在控制她,慢慢地熄灭了她心中的反抗精神。相较于林黛玉最后虽败犹荣的反抗,薛宝钗这种不了了之的反抗其实更加令人心碎。因为恰恰是这种不了了之的反抗,最能体现薛宝钗这个角色在礼教面前的无力。
注释:
①《两种生命的存在方式----林黛玉、薛宝钗形象及其文化意义》朱伟明
导致薛宝钗被人认为是城府深、心机重的“恶毒女配角”,或是封建统治下助纣为虐的帮凶的事迹一般都是以下几项:第二十二回(听曲文宝玉悟禅机 制灯谜贾政贝谶语)中顺着贾母的喜好点戏文和点心;第二十七回(滴翠亭香妃戏彩蝶 埋香冢飞燕泣残红)中下意识把偷听的可能转嫁给林黛玉;第三十二回(诉肺腑心迷活宝玉 含耻辱情烈死金钏)中劝王夫人放下金钏之死带来的愧疚和忏悔……如此种种。但在笔者看来,这些事迹并不能充分地证明薛宝钗是一个反面角色,我们也并不能简单地通过这些举动去定义薛宝钗这个立体的形象。恰恰相反,正是这些举动揭示了薛宝钗这个形象更深一层的悲剧。
需要首先强调的是,薛宝钗不是、也不可能只是单纯的封建卫道士。理由有以下几点:第一,林黛玉行酒令时脱口而出禁书中的诗句,如果按照“薛宝钗是个为了衬托林黛玉而塑造的反面角色”式的简单逻辑理解,此时薛宝钗的最佳选择便是向贾府的家长们报告,铲除林黛玉这个人们眼中所谓的“情敌”。然而事实却是:薛宝钗并没有向贾府的家长们举报林黛玉,而是私下找了她来并和她进行了一番真诚的谈话(第四十二回)。不仅如此,还有一个细节引人深思:在这一回伊始,脂砚斋的批注是:钗、玉名虽二个,人却一身,此幻笔也。今书至三十八回时,已过三分之一有馀。故写是回,使二人合而为一。由此可见,薛宝钗和林黛玉身上不同的特质,即“德”与“才”、“仁德”与“自然”,在小说叙述的过程中,有由对立逐渐走向统一的趋势。林黛玉是《红楼梦》中反叛精神的一个重要象征,与她一体两面的薛宝钗,自然不会是单纯的封建帮凶。在劝林黛玉的时候,薛宝钗承认道“你当我是谁,我也是个淘气的……我们却也偷偷儿的背着他们看。后来大人知道了,打的打,骂的骂,烧的烧,才丢开了。”这一番谈话,足以证明薛宝钗不是单纯的封建帮凶,或者说她至少也曾经是个叛逆的女孩,只是后来由于家庭的反对和礼教的熏陶等诸多原因,她叛逆的一面慢慢地被她世俗的一面所掩盖了。
第二,《红楼梦》中的戏文,普遍都有深意。在自己的生日时,薛宝钗点了一出《鲁智深醉闹五台山》,虽然是迎合贾母喜爱热闹戏文的喜好,却也有她自己的理由,紧接着就引出了《寄生草》的辞藻(“赤条条来去无牵挂”)。按照普遍认可的续书版本,贾宝玉最后的结局是出家,这段某种程度上解释了贾宝玉后来命运的戏曲,却是由积极的、入世的、牵连于红尘之中的薛宝钗亲口念给他的,原因为何?我们可以做出推测,作者安排薛宝钗为贾宝玉介绍这段戏文,恰恰是为了体现薛宝钗的性格特点。《红楼梦》中贾母喜欢听热闹戏文,这恰恰体现了贾母积极的生命状态和喜聚不喜散的性格特点;而林黛玉偷偷读西厢记的情节也体现了她对于世俗礼教的叛逆。那么据此我们可以推断,薛宝钗对这一支《寄生草》的喜爱,很可能就是在向读者暗示:这个角色的性格里仍然具有出世、叛逆的成分。
第三,红楼梦中海棠诗社的成员们作诗都有自己的特色,林黛玉的诗孤高凄美,而宝钗的诗含蓄大气,有大家闺秀之感,除了一个例外----“薛蘅芜讽和螃蟹咏”一回中她所作的螃蟹诗,被众人评为“食螃蟹绝唱”,一句“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更是让在座众人叫绝。创作是人心之外化,能写出被众人认为“讽刺世人太毒了些”的诗,说明在薛宝钗这个角色的灵魂深处,并不是完全认同世人的所有举动。既然不是完全认同世人,那么我们便可以推测,薛宝钗的形象并不是彻头彻尾的入世,至少入世这一点仅仅是占她性格特征里的大部分而不是全部。况且,薛宝钗的螃蟹咏讽刺的正是那些飞扬跋扈而满腹歹毒的小人,而恰恰是这些小人成为了礼教最忠诚的捍卫者和帮凶。由此可见,薛宝钗断不是普通的世俗之辈。
综上所述,即使薛宝钗言行举止都符合众人眼中大家闺秀的标准,从她只言片语中我们仍然能看出少许反叛的光,虽然不像林黛玉一样耀眼,却也不能被忽视。然而为什么她叛逆的光相比林黛玉会显得黯淡呢?或许她的成长环境可以解释这一点。如果她在一个不同的环境下长大,比如在她读禁书时没有人“骂的骂,烧的烧”,而是像宝黛共读《西厢记》一样有解语知音在旁,她的成长轨迹很可能会截然相反。对于薛而言,反抗意识觉醒路上最大的障碍来自过去而非来自将来,来自她从小所处的封建的语境,她的成长环境导致她即使有过反抗,也不知道怎么反抗,更枉论走向胜利或者像林黛玉一样走向升华(林黛玉的结局虽然是悲剧,但是她对礼教的反抗在自身的陨落中反而得到了升华)。
薛宝钗从小生活在礼教之下,不像林黛玉一样拥有“寄人篱下”身份带给她的好处----林黛玉可以当贾府权力体系(也就是封建礼教的话语体系)的局外人,薛宝钗既得利益者的身份让她缺乏冲破礼教的内生动力,同時礼教潜移默化的感染力也在逐渐削减着她性格里反抗的因素,使她在成长过程中不自觉地学会了迎合礼教的规则并把礼教的规则当作自己处世的原则。长期的封建正统教育和家庭环境的熏陶,已经使抽象的伦理原则变为了这个贵族少女的自觉行动,而使她逐渐失去了一个少女的天真、稚气和单纯。青春的热情正在她的身上收缩,退却为一种成年人的稳重和世故。① 林黛玉是注定不属于礼教世界的,她有来自前世绛珠仙子的情缘指引她走出俗世迷雾,可是薛宝钗没有,她的意志只能是俗世的意志,她的原则只能是伦理的原则。即使有反抗的萌芽(读禁书、写讽刺世人的诗等等),也只能是自发而偶发的灵光一闪,而不是像林黛玉一样彻底而自觉的叛逆。
综上所述,薛宝钗命运里更深一层的悲剧便就在于:她以自己的方式尝试过反抗,可是由于长久的礼教束缚,她在其中被逐渐地被同化了。为了满足礼教的要求,她不惜放下禁书,折损自己的爱好;为了满足礼教的要求,她不惜嫁祸黛玉,这个她十分在意的对手和朋友;为了满足礼教的要求,她逐渐扼杀了自己自然的心性和青春的热情。对于一个正处于青春年华中的少女来说,这不能不说是个悲剧。薛宝钗这个角色,看似在利用礼教的规则塑造自己在贾府中的地位,实际上却是礼教的规则在控制她,慢慢地熄灭了她心中的反抗精神。相较于林黛玉最后虽败犹荣的反抗,薛宝钗这种不了了之的反抗其实更加令人心碎。因为恰恰是这种不了了之的反抗,最能体现薛宝钗这个角色在礼教面前的无力。
注释:
①《两种生命的存在方式----林黛玉、薛宝钗形象及其文化意义》朱伟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