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鉴于植物自动辨识较为困难,以Java语言为核心,运用SSM框架、MySQL数据库以及Tomcat服务器开发植物辨识交互系统。该系统实现了植物识别、野外互动、用户信息管理与植物信息管理等四个功能模块,能够辅助用户对野菜及中草药等植物进行辨识与查询。
关键词:Java;SSM;MySQL;Tomcat;辨识;管理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302(2019)05-00-03
0 引 言
植物是地球上所有生命的中坚力量,也是重要的资源。地球上有超过40万种植物,各种物种间又密切相似,人工识别植物的过程较为困难,有时产生的结果可能会令人困惑,稍有差错,甚至可能认错有毒植物而造成人员伤亡[1]。虽然识别过程较为困难,但植物的根、茎、叶等部位在各个季节都容易获得,因此可通过足够的可见特征来辨识它们各自的类别。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开发了植物辨识交互系统,使用植物特征来辨识植物所属物种,基于关键信息搜索、筛选识别该植物物种,有利于减少误食有毒野菜或药材造成的人员伤亡,普及植物基本常识[2-3]。
1 系统设计
1.1 系统体系设计
植物辨识交互系统采用B/S结构,层次之间只与本层直接相连的層通信,不与本层直接相连的其他层则不进行交互,在保证系统相对独立的同时,还能为后续扩展提供便利。通过构建植物辨识交互系统的数据库信息[4],实现植物识别、养生指导和野外互动等功能。
1.2 系统功能设计
植物辨识交互系统主要包括用户信息管理、植物识别、野外互动与植物信息管理四个功能模块,具体如图1所示。
(1)用户信息管理模块。对用户信息进行录入(增加新项)、删除、编辑(对已有信息进行修改)、查询等。用户登录到该系统可进行个人信息管理,如可查看积分、修改密码、充值积分等。
(2)植物识别模块。用户根据已知的植物特征,在系统给出的特征选项中选择相应的特征(以图片形式展现),用户确认提交后跳转到结果界面显示结果。当选择自动识别功能时,提示用户使用手机拍照并提交需要识别的植物,上传后由人工识别并将识别结果反馈给用户。由于识别结果可能有多种,单屏幕无法较好地展示,因此筛选后的结果只将植物的缩略图排列出来,用户可选择查看其详细信息(包括植物信息与该植物位置共享)加以认证、区别。
(3)野外互动模块。所在地附近药材植物的位置信息会显示到地图上,根据显示的信息进入地图附近的植物地点或药材位置;也可输入要找的植物名称,在地图中显示发现地位置,通过发现历史地点进入到其对应的药材所在位置。同时,系统还给用户提供养生指导,用户可在搜索框中输入植物名称、病症、药效、处方等信息检索对应的草药信息。
(4)植物信息管理模块。对植物信息进行增加、查询、删除与修改等管理功能。
2 系统实现
2.1 数据库框架的搭建
数据库包含植物信息管理表、位置坐标数据表及用户信息管理表等。其中,植物信息管理表是系统数据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收录每种植物的名称、生态分布、药效、采集加工以及现状特征等基础信息数据[5],具体见表1所列。位置坐标数据表则主要向用户展示植物生长的区域,根据植物编号进行关联,通过经纬度数据将植物所处地理位置标记在地图上,具体见表2所列。用户信息管理表包括用户编号、手机号、密码及积分信息等,具体见表3所列。其中,用户手机号也是用户账号的唯一标识。
2.2 系统开发技术
本文系统采用B/S结构与SSM[6](Spring SpringMVC Mybatis[7])框架,开发环境为Windows 7操作系统,编程语言以Java语言为主,基于Eclipse功能强大的Java IDE进行开发。整个系统分为接入层、展现层、应用层、支撑层与基础层五层。接入层由管理员与用户组成,提供访问功能;展现层是系统内容的展示区域,确保展示信息的完整性;应用层是支撑管理系统进行数据处理的核心部分;支撑层主要包括元数据管理、用户身份认证、植物信息管理、调度协议及参数管理等应用服务;基础层则由网络设施、操作系统、外部硬件与媒体驱动等共同构成基础的运行环境。
3 系统界面
本文系统页面主要分为植物识别、植物信息管理、野外互动、用户管理等。其中,植物识别模块包括手动识别与自动识别;野外互动模块包括养生指导、所在地查询、历史发现地点等。
3.1 植物识别功能
用户根据植物的基本特征(如根、茎和叶等),在系统中选择相应的特征数据提交,系统会根据用户提供的植物特征进行识别[8],并将匹配结果传输到显示界面。由于植物的某些特征大致相似,识别结果可能有多种,系统优先展示匹配度较高的植物,对匹配度较低的则给出该植物的缩略图。若给出的结果与真实植物有差别,用户可从匹配度较低的植物缩略图中重新查找该植物。通过特征相似匹配出来的结果提高了植物识别的准确度,也可扩展用户对该类植物的了解并加以区分。植物查询与展示如图2所示。
3.2 野外互动
(1)养生指导。根据用户输入的关键词(按名称、病症、药效、处方等功能)进行不同需求的检索。
(2)所在地查询。所在地查询通过百度地图呈现,根据用户所在位置查询该中草药及野菜分布的地理位置,有利于用户了解其生长环境,也便于种植户对其进行管理与种植,提高中草药及野菜的采集与培养知识。
(3)历史发现地点。用户通过输入要找的植物名称,点击历史发现地进行相关信息搜索,地图中即可显示该植物曾经出现过的位置与信息。位置查询如图3所示。
4 结 语
本文针对人工识别植物较为困难的问题,开发了植物辨识交互系统,实现了植物识别、养生指导、野外互动等功能,能够辅助用户对野菜及中草药等植物进行辨识与查询,有利于普及植物基本常识,减少误食有毒野菜或药材造成的人员伤亡,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参 考 文 献
[1]刘莉,王红,张骏.误食中药洋金花种子中毒调查救治报告[J].时珍国医国药,2006(9):1846.
[2]魏桂清,王英燕,栾丽.几种常用中草药的经验鉴别[J].中国医药导报,2010(9):137.
[3]《全国中草药汇编》编写组.全国中草药汇编[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5.
[4]唐汉明.深入浅出MySQL[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3.
[5]王丽娟,吴东明.基于MySQL数据库实施完整性约束的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2):72-73.
[6]李洋.SSM框架在Web应用开发中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16,26(12):190-194.
[7]徐雯,高建华.基于Spring MVC及MyBatis的Web应用框架研究[J].微型电脑应用,2012,28(7):1-4,10.
[8] GAN Y Y,HOU C S,ZHOU T,et al.Plant identification based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J].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2011,255(5):2286-2290.
[9]周哲贤.人工智能淺析[J].数字通信世界,2018(1):101,141.
[10]黄婕,李浩锐,黄皓琪,等.基于尺度不变特征变换算法的植物自动识别系统[J].计算机应用,2016,36(z2):203-205.
[11] KUMAR N,BELHUMEUR P N,BISWAS A,et al.Leafsnap:a computer vision system for automatic plant species identification[J].Computer vision-ECCV,2012(10):502-516.
[12]伍学荣,谢基莲,胡剑初.论中药养生[J].科技信息,2009(32):32-33.
[13]周振华,者肖冬.四季中药养生之道[J].中国医药指南,2011,9(17):288-290.
[14]齐莹.具有较高利用价值的野生植物:魔芋[J].新农业,1988(8).
关键词:Java;SSM;MySQL;Tomcat;辨识;管理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302(2019)05-00-03
0 引 言
植物是地球上所有生命的中坚力量,也是重要的资源。地球上有超过40万种植物,各种物种间又密切相似,人工识别植物的过程较为困难,有时产生的结果可能会令人困惑,稍有差错,甚至可能认错有毒植物而造成人员伤亡[1]。虽然识别过程较为困难,但植物的根、茎、叶等部位在各个季节都容易获得,因此可通过足够的可见特征来辨识它们各自的类别。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开发了植物辨识交互系统,使用植物特征来辨识植物所属物种,基于关键信息搜索、筛选识别该植物物种,有利于减少误食有毒野菜或药材造成的人员伤亡,普及植物基本常识[2-3]。
1 系统设计
1.1 系统体系设计
植物辨识交互系统采用B/S结构,层次之间只与本层直接相连的層通信,不与本层直接相连的其他层则不进行交互,在保证系统相对独立的同时,还能为后续扩展提供便利。通过构建植物辨识交互系统的数据库信息[4],实现植物识别、养生指导和野外互动等功能。
1.2 系统功能设计
植物辨识交互系统主要包括用户信息管理、植物识别、野外互动与植物信息管理四个功能模块,具体如图1所示。
(1)用户信息管理模块。对用户信息进行录入(增加新项)、删除、编辑(对已有信息进行修改)、查询等。用户登录到该系统可进行个人信息管理,如可查看积分、修改密码、充值积分等。
(2)植物识别模块。用户根据已知的植物特征,在系统给出的特征选项中选择相应的特征(以图片形式展现),用户确认提交后跳转到结果界面显示结果。当选择自动识别功能时,提示用户使用手机拍照并提交需要识别的植物,上传后由人工识别并将识别结果反馈给用户。由于识别结果可能有多种,单屏幕无法较好地展示,因此筛选后的结果只将植物的缩略图排列出来,用户可选择查看其详细信息(包括植物信息与该植物位置共享)加以认证、区别。
(3)野外互动模块。所在地附近药材植物的位置信息会显示到地图上,根据显示的信息进入地图附近的植物地点或药材位置;也可输入要找的植物名称,在地图中显示发现地位置,通过发现历史地点进入到其对应的药材所在位置。同时,系统还给用户提供养生指导,用户可在搜索框中输入植物名称、病症、药效、处方等信息检索对应的草药信息。
(4)植物信息管理模块。对植物信息进行增加、查询、删除与修改等管理功能。
2 系统实现
2.1 数据库框架的搭建
数据库包含植物信息管理表、位置坐标数据表及用户信息管理表等。其中,植物信息管理表是系统数据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收录每种植物的名称、生态分布、药效、采集加工以及现状特征等基础信息数据[5],具体见表1所列。位置坐标数据表则主要向用户展示植物生长的区域,根据植物编号进行关联,通过经纬度数据将植物所处地理位置标记在地图上,具体见表2所列。用户信息管理表包括用户编号、手机号、密码及积分信息等,具体见表3所列。其中,用户手机号也是用户账号的唯一标识。
2.2 系统开发技术
本文系统采用B/S结构与SSM[6](Spring SpringMVC Mybatis[7])框架,开发环境为Windows 7操作系统,编程语言以Java语言为主,基于Eclipse功能强大的Java IDE进行开发。整个系统分为接入层、展现层、应用层、支撑层与基础层五层。接入层由管理员与用户组成,提供访问功能;展现层是系统内容的展示区域,确保展示信息的完整性;应用层是支撑管理系统进行数据处理的核心部分;支撑层主要包括元数据管理、用户身份认证、植物信息管理、调度协议及参数管理等应用服务;基础层则由网络设施、操作系统、外部硬件与媒体驱动等共同构成基础的运行环境。
3 系统界面
本文系统页面主要分为植物识别、植物信息管理、野外互动、用户管理等。其中,植物识别模块包括手动识别与自动识别;野外互动模块包括养生指导、所在地查询、历史发现地点等。
3.1 植物识别功能
用户根据植物的基本特征(如根、茎和叶等),在系统中选择相应的特征数据提交,系统会根据用户提供的植物特征进行识别[8],并将匹配结果传输到显示界面。由于植物的某些特征大致相似,识别结果可能有多种,系统优先展示匹配度较高的植物,对匹配度较低的则给出该植物的缩略图。若给出的结果与真实植物有差别,用户可从匹配度较低的植物缩略图中重新查找该植物。通过特征相似匹配出来的结果提高了植物识别的准确度,也可扩展用户对该类植物的了解并加以区分。植物查询与展示如图2所示。
3.2 野外互动
(1)养生指导。根据用户输入的关键词(按名称、病症、药效、处方等功能)进行不同需求的检索。
(2)所在地查询。所在地查询通过百度地图呈现,根据用户所在位置查询该中草药及野菜分布的地理位置,有利于用户了解其生长环境,也便于种植户对其进行管理与种植,提高中草药及野菜的采集与培养知识。
(3)历史发现地点。用户通过输入要找的植物名称,点击历史发现地进行相关信息搜索,地图中即可显示该植物曾经出现过的位置与信息。位置查询如图3所示。
4 结 语
本文针对人工识别植物较为困难的问题,开发了植物辨识交互系统,实现了植物识别、养生指导、野外互动等功能,能够辅助用户对野菜及中草药等植物进行辨识与查询,有利于普及植物基本常识,减少误食有毒野菜或药材造成的人员伤亡,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参 考 文 献
[1]刘莉,王红,张骏.误食中药洋金花种子中毒调查救治报告[J].时珍国医国药,2006(9):1846.
[2]魏桂清,王英燕,栾丽.几种常用中草药的经验鉴别[J].中国医药导报,2010(9):137.
[3]《全国中草药汇编》编写组.全国中草药汇编[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5.
[4]唐汉明.深入浅出MySQL[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3.
[5]王丽娟,吴东明.基于MySQL数据库实施完整性约束的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2):72-73.
[6]李洋.SSM框架在Web应用开发中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16,26(12):190-194.
[7]徐雯,高建华.基于Spring MVC及MyBatis的Web应用框架研究[J].微型电脑应用,2012,28(7):1-4,10.
[8] GAN Y Y,HOU C S,ZHOU T,et al.Plant identification based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J].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2011,255(5):2286-2290.
[9]周哲贤.人工智能淺析[J].数字通信世界,2018(1):101,141.
[10]黄婕,李浩锐,黄皓琪,等.基于尺度不变特征变换算法的植物自动识别系统[J].计算机应用,2016,36(z2):203-205.
[11] KUMAR N,BELHUMEUR P N,BISWAS A,et al.Leafsnap:a computer vision system for automatic plant species identification[J].Computer vision-ECCV,2012(10):502-516.
[12]伍学荣,谢基莲,胡剑初.论中药养生[J].科技信息,2009(32):32-33.
[13]周振华,者肖冬.四季中药养生之道[J].中国医药指南,2011,9(17):288-290.
[14]齐莹.具有较高利用价值的野生植物:魔芋[J].新农业,19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