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服务创新建立在技术创新的基础之上,RFID技术在图书馆应用领域的创新能力日益显现。通过威海市文登区图书馆RFID技术在应用和服务的分析,探索县级公共图书馆应用新技术服务社会、服务读者的方式和方法。
关键词:图书馆;RFID;应用;服务
公共图书馆不仅是收集、加工、保存、传播知识与信息的公益性文化机构,也是广大市民获取知识、提高文化素质、丰富业余生活的重要场所。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当代社会,如何有效并以全新的技术来发挥应有的服务功能,是当前图书馆事业健康发展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1 实施背景
目前,行业内在图书管理系统中,普遍采用“安全磁条+条形码”的技术手段,以安全磁条作为图书的安全保证,以条形码作为图书的身份证,解决了图书管理中的一些问题,但是顺架、排架困难,劳动强度高,图书查找、馆藏清点繁琐耗时,自动化程度低,管理缺乏人性化等不足。
众所周知,RFID技术是未来图书馆必将采用的革命性技术,但是阻碍其大范围快速推广的是RFID系统价格,特别是易耗品——标签的价格居高不下。但在相关配套设备价格相当的背景下,在HF(高频)标签价格持续稳定高位时,UHF(超高频)标签在物流市场批量使用的推动下,其价格逐年下降,已经进入普通图书馆也能承受的范围。而且,由于超高频RFID技术具有识别距离远、识别距离可控、信息处理速度快等特点,以及UHF超高频标签具备体积更小、隐藏性更强、价格更低等特点,所以近几年超高频RFID技术在各类图书馆应用领域覆盖面越来越大。
文登区图书馆实施超高频RFID图书馆智能管理系统后,先期购入的主要设备包括:馆员工作站2台、移动盘点车1台、手持盘点机1部、自助借还机2台、门禁2套、24小时自助还书机1台、24小时自助图书馆1台等,另购买20万只UHF标签及若干借书卡、层架标签等,总计投入约100万元。正常使用后,仅需投入维护费和标签使用费(以年上架新书1.5万册计),年约5万元。
2 应用过程
威海市文登区图书馆采用的是深圳某公司的超高频RFID图书馆智能管理系统,利用领先的RFID技术,将门禁、借书卡、图书标签、层架标签、标签转换装置、自助借还书机、移动盘点平台、馆员工作站、24小时自助还书机以及24小时自助图书馆等系统软件融合为一体,以国际领先的分层设计思想为基础,结合中国图书馆管理的现状,充分应用现代RFID的先进成果,从图书盘点、图书查找、自助借还、图书门禁等各个角度,给出了最优化的选择,涉及图书管理的各个方面,实现了便捷的图书管理功能。
2.1 新书加工:完成传统的图书分类、著录等常规加工之后,首先为书籍粘贴RFID电子标签,利用标签转换装置将数据信息写入电子标签。这个过程就是在给每本书配上一个独一无二的身份证。
2.2 上架、顺架:粘贴了电子标签的新书,利用推车式移动盘点系统,扫描书籍,系统会自动在地图上定位该书应存放的书架,用推车载书籍到指定书架上架即可。利用推车式移动盘点系统,可以对书架逐个扫描,系统会自动挑出错架书籍,并且标明正确位置。
2.3 盘点:在对图书馆图书进行盘点时,可以使用移动盘点系统或者手持式盘点系统,对所有需要盘点的书架进行扫描,通过无线网络传输即可将数据录入数据库,完成盘点,可以大量节省人力、物力。
2.4 自助借还书:读者借书时,只需要将借书卡在自助借还机上扫描,输入密码,将所借书籍一起叠放在借还机的扫描区域,瞬间可同时扫描多本图书,系统即可录入借书信息完成借书,快速完成图书借阅手续,并且可以选择利用热敏打印机打印票据。讀者完全自助,方便快捷。还书操作更简单,不需要借书卡,只需要扫描书籍,即可完成还书操作,打印还书票据。
2.5 24小时自助还书:自助还书系统可以像银行自动取款机一样穿墙安装或者摆放在合适位置,方便读者随时还书。读者只需要将书籍放入还书口,确认后即可完成还书并可打印还书凭证。
2.6 安全门禁:摒弃传统的磁条防盗,自动实现UHF超高频标签充消磁。当读者借还完成后出门,门禁无声息;当没有办理借书手续的图书经过安全门时,系统会自动进行声光报警,防止图书被带出。安全门禁声音大小、灵敏度等可调,支持在线、离线两种工作模式,系统更安全、更可靠。
3 应用和服务效果
RFID技术简化了读者借还书手续,延长了服务读者的时间,拓展了服务读者的空间,缩短了图书流通周期,提高了图书借阅率,提升了图书馆人性化服务水平,充分发挥了图书馆公共服务职能,从而提升了图书馆的运作效率。
3.1 变人工借还为自助借还:自助借还系统简化了流通处理流程,变传统人工借还为自助借还,实现借阅提速,保护读者的阅读隐私,提高借阅服务质量,有助于吸引更多的读者前来图书馆,明显提高图书流通率。目前,威海市文登区图书馆99%读者来馆借还图书均采用自助借还机,读者感觉很方便。同时,通过读者自助、自主的方式,实现了一种交互式的更为人性化的服务。有效读者由2010年的不足4000人至目前已突破2万人,年借阅量由2010年的接近10万册次,逐步提升至2015年的24万册次。
3.2 上架图书实现3D定位:传统的索书过程通常是读者先在图书馆管理系统上查询到所需图书,并记录下该图书的索书号和馆藏地,再根据索书号到对应馆藏地的书架上查找。这种传统的图书借阅过程要求读者不仅要查询并记住索书号,同时还要对书架比较熟悉,才能找到所需图书,通常效率较低。利用RFID技术,读者不仅可以检索书目信息和借阅信息,更可以追寻所需图书在图书馆中的准确位置,该功能以3D立体图的形式展现出图书在哪个阅览室的第几排的第几层,读者可方便地找到图书,极大方便了读者的查询。
3.3 通过数据扫描实现快速盘点:RFID技术的应用,为图书馆提供了全新盘点模式,在对上架图书进行盘点时,可以使用移动盘点车或者手持式盘点机,对所有需要盘点的书架进行扫描,通过无线网络传输即可将数据录入数据库,快速完成盘点,大大提高馆员的工作效率,降低了管理人员的劳动强度,减轻了工作人员在藏书管理和流通服务上的劳动强度,使管理人员将更多精力集中在为读者搞好服务上。
3.4 移动图书馆实现24小时*365天不间断为读者服务:自助图书设备也实现无需工作人员看守,无需工作人员办证,真正实现24小时无人职守,自动化水平高,利用率高,被形象地称为“永不关门的书房”。尤其在借还书时间上更灵活,即使是图书馆开放时间之外也可以随意借还,方便一些上班族借还书本,延长了公共服务时间和质量。同时,在财力允许的情况下,增加24小时自助图书馆的数量,在人流密集的广场、商场等地投放,将进一步拓展公共文化服务的空间,更方便市民借阅书籍。
3.5 缺陷和不足:一是部分设备技术不成熟,如盘点机、24小时自助图书馆等经常出现软硬件故障;二是在方便读者的同时,增加了图书馆运营成本,加重了馆员在图书加工、设备维护等领域的任务。
总之,创新的步伐永远都不会停止。与RFID这项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一样,必将有更多新技术不断发展、成熟和产业化,并开始逐步在图书馆领域推广和应用,必将兴起新一轮图书管理和服务的创新。
参考文献
[1] 新浪网.深圳远望谷公司博客.RFID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EB/OL].http://blog.sina.com.cn/s/blog_7607dcdc0100qpic.html,2011.4.
[2] 罗慧琼.RFID在图书馆自动化管理中的应用.农业图书情报学刊[J],2011(9).
[3] 张洪杰.超高频RFID在图书馆中的应用.印刷技术[J],2009(12).
关键词:图书馆;RFID;应用;服务
公共图书馆不仅是收集、加工、保存、传播知识与信息的公益性文化机构,也是广大市民获取知识、提高文化素质、丰富业余生活的重要场所。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当代社会,如何有效并以全新的技术来发挥应有的服务功能,是当前图书馆事业健康发展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1 实施背景
目前,行业内在图书管理系统中,普遍采用“安全磁条+条形码”的技术手段,以安全磁条作为图书的安全保证,以条形码作为图书的身份证,解决了图书管理中的一些问题,但是顺架、排架困难,劳动强度高,图书查找、馆藏清点繁琐耗时,自动化程度低,管理缺乏人性化等不足。
众所周知,RFID技术是未来图书馆必将采用的革命性技术,但是阻碍其大范围快速推广的是RFID系统价格,特别是易耗品——标签的价格居高不下。但在相关配套设备价格相当的背景下,在HF(高频)标签价格持续稳定高位时,UHF(超高频)标签在物流市场批量使用的推动下,其价格逐年下降,已经进入普通图书馆也能承受的范围。而且,由于超高频RFID技术具有识别距离远、识别距离可控、信息处理速度快等特点,以及UHF超高频标签具备体积更小、隐藏性更强、价格更低等特点,所以近几年超高频RFID技术在各类图书馆应用领域覆盖面越来越大。
文登区图书馆实施超高频RFID图书馆智能管理系统后,先期购入的主要设备包括:馆员工作站2台、移动盘点车1台、手持盘点机1部、自助借还机2台、门禁2套、24小时自助还书机1台、24小时自助图书馆1台等,另购买20万只UHF标签及若干借书卡、层架标签等,总计投入约100万元。正常使用后,仅需投入维护费和标签使用费(以年上架新书1.5万册计),年约5万元。
2 应用过程
威海市文登区图书馆采用的是深圳某公司的超高频RFID图书馆智能管理系统,利用领先的RFID技术,将门禁、借书卡、图书标签、层架标签、标签转换装置、自助借还书机、移动盘点平台、馆员工作站、24小时自助还书机以及24小时自助图书馆等系统软件融合为一体,以国际领先的分层设计思想为基础,结合中国图书馆管理的现状,充分应用现代RFID的先进成果,从图书盘点、图书查找、自助借还、图书门禁等各个角度,给出了最优化的选择,涉及图书管理的各个方面,实现了便捷的图书管理功能。
2.1 新书加工:完成传统的图书分类、著录等常规加工之后,首先为书籍粘贴RFID电子标签,利用标签转换装置将数据信息写入电子标签。这个过程就是在给每本书配上一个独一无二的身份证。
2.2 上架、顺架:粘贴了电子标签的新书,利用推车式移动盘点系统,扫描书籍,系统会自动在地图上定位该书应存放的书架,用推车载书籍到指定书架上架即可。利用推车式移动盘点系统,可以对书架逐个扫描,系统会自动挑出错架书籍,并且标明正确位置。
2.3 盘点:在对图书馆图书进行盘点时,可以使用移动盘点系统或者手持式盘点系统,对所有需要盘点的书架进行扫描,通过无线网络传输即可将数据录入数据库,完成盘点,可以大量节省人力、物力。
2.4 自助借还书:读者借书时,只需要将借书卡在自助借还机上扫描,输入密码,将所借书籍一起叠放在借还机的扫描区域,瞬间可同时扫描多本图书,系统即可录入借书信息完成借书,快速完成图书借阅手续,并且可以选择利用热敏打印机打印票据。讀者完全自助,方便快捷。还书操作更简单,不需要借书卡,只需要扫描书籍,即可完成还书操作,打印还书票据。
2.5 24小时自助还书:自助还书系统可以像银行自动取款机一样穿墙安装或者摆放在合适位置,方便读者随时还书。读者只需要将书籍放入还书口,确认后即可完成还书并可打印还书凭证。
2.6 安全门禁:摒弃传统的磁条防盗,自动实现UHF超高频标签充消磁。当读者借还完成后出门,门禁无声息;当没有办理借书手续的图书经过安全门时,系统会自动进行声光报警,防止图书被带出。安全门禁声音大小、灵敏度等可调,支持在线、离线两种工作模式,系统更安全、更可靠。
3 应用和服务效果
RFID技术简化了读者借还书手续,延长了服务读者的时间,拓展了服务读者的空间,缩短了图书流通周期,提高了图书借阅率,提升了图书馆人性化服务水平,充分发挥了图书馆公共服务职能,从而提升了图书馆的运作效率。
3.1 变人工借还为自助借还:自助借还系统简化了流通处理流程,变传统人工借还为自助借还,实现借阅提速,保护读者的阅读隐私,提高借阅服务质量,有助于吸引更多的读者前来图书馆,明显提高图书流通率。目前,威海市文登区图书馆99%读者来馆借还图书均采用自助借还机,读者感觉很方便。同时,通过读者自助、自主的方式,实现了一种交互式的更为人性化的服务。有效读者由2010年的不足4000人至目前已突破2万人,年借阅量由2010年的接近10万册次,逐步提升至2015年的24万册次。
3.2 上架图书实现3D定位:传统的索书过程通常是读者先在图书馆管理系统上查询到所需图书,并记录下该图书的索书号和馆藏地,再根据索书号到对应馆藏地的书架上查找。这种传统的图书借阅过程要求读者不仅要查询并记住索书号,同时还要对书架比较熟悉,才能找到所需图书,通常效率较低。利用RFID技术,读者不仅可以检索书目信息和借阅信息,更可以追寻所需图书在图书馆中的准确位置,该功能以3D立体图的形式展现出图书在哪个阅览室的第几排的第几层,读者可方便地找到图书,极大方便了读者的查询。
3.3 通过数据扫描实现快速盘点:RFID技术的应用,为图书馆提供了全新盘点模式,在对上架图书进行盘点时,可以使用移动盘点车或者手持式盘点机,对所有需要盘点的书架进行扫描,通过无线网络传输即可将数据录入数据库,快速完成盘点,大大提高馆员的工作效率,降低了管理人员的劳动强度,减轻了工作人员在藏书管理和流通服务上的劳动强度,使管理人员将更多精力集中在为读者搞好服务上。
3.4 移动图书馆实现24小时*365天不间断为读者服务:自助图书设备也实现无需工作人员看守,无需工作人员办证,真正实现24小时无人职守,自动化水平高,利用率高,被形象地称为“永不关门的书房”。尤其在借还书时间上更灵活,即使是图书馆开放时间之外也可以随意借还,方便一些上班族借还书本,延长了公共服务时间和质量。同时,在财力允许的情况下,增加24小时自助图书馆的数量,在人流密集的广场、商场等地投放,将进一步拓展公共文化服务的空间,更方便市民借阅书籍。
3.5 缺陷和不足:一是部分设备技术不成熟,如盘点机、24小时自助图书馆等经常出现软硬件故障;二是在方便读者的同时,增加了图书馆运营成本,加重了馆员在图书加工、设备维护等领域的任务。
总之,创新的步伐永远都不会停止。与RFID这项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一样,必将有更多新技术不断发展、成熟和产业化,并开始逐步在图书馆领域推广和应用,必将兴起新一轮图书管理和服务的创新。
参考文献
[1] 新浪网.深圳远望谷公司博客.RFID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EB/OL].http://blog.sina.com.cn/s/blog_7607dcdc0100qpic.html,2011.4.
[2] 罗慧琼.RFID在图书馆自动化管理中的应用.农业图书情报学刊[J],2011(9).
[3] 张洪杰.超高频RFID在图书馆中的应用.印刷技术[J],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