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投顾与FOF的一体两面

来源 :大众理财顾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m8503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智能投顾是技术能力,投资能力和客户服务三者的有效融合。
  随着中产人群的快速崛起,他们的理财意识开始觉醒,但受黑天鹅事件频发,房产限购、利率下调、人民币贬值等一系列因素的综合影响,他们迫切希望能拥有更多优质的配资通道,因此,智能投顾和FOF不断升温,盈米财富顺势成为业内基金智能组合的播种者和耕耘者。随着公募FOF试点办法公布,公募基金行业中首批FOF即将到来,智能投顾与FOF之间存在怎样的内在逻辑?


孟岩,盈米财富副总裁

  以客户为中心的买方投顾
  从基金组合构建层面来看,现在国内公募基金数量繁多,由于没有相关机构能帮助普通投资者建立正确的投资观念,如何进行基金筛选,并在资产配置基础上建立基金的组合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并非易事,盈米财富副总裁孟岩做了形象的一个比喻“投顾就应该像心理按摩师,时刻都能告诉客户市场是什么样的,投资要不要动,应该怎么样配置。”
  组合基金模式的持续运作,依靠的是子基金销售带来的业绩,弱化了母基金管理费的概念。这种导向一定意义上有利于投资者,但或许不利于体现策略构建与组合管理能力在投资组合中的价值。换句话说,对于母基金的专业化管理将难以得到直接体现,组合基金未来或将重度依赖有流量优势的销售渠道。此外,参考FOF的架构,“第三方投顾+内部基金”或“第三方投顾+外部基金”的模式更强调子基金本身对于策略实现的意义,相对客观中立。而相应地,公募基金公司推出的组合基金则面临着风险分散程度、运作透明度的问题。在智能投顾本土化的实践过程中,第三方销售机构拥有更大的优势。
  智能投顾与FOF的逻辑
  就理财行业而言,国内市场的重要背景是这一行业长期未能为大众投资者创造回报。以基金为例,2007年至今,中证股票基金指数的年化回报为10.3%,同期上证指数年化回报1.04%。可见从客观投资回报数据上,基金的表现大大超越了市场,这一成绩放在全球市场都算不错。然而这10%的长期年化回报有多少落入了投资者的腰包呢?据统计,从2001年至今,基金投资者在基金上加总的回报为-2700万元。可见,15年长期投资后,基金投资者整体上非但没有从基金中获取回报,反而是净亏损。孟岩指出,这是基金行业的尴尬,专业投资却难以获得投资者认可。基金在普通投资者眼中和在专业投资者眼中的评价出现两极分化:基金经理认为在投资上已经足够出色,放在全球也不遑多让;而在普通基金投资者中基金的口碑则始终不高,因为长期承担了风险,但却没有真实获得回报。
  “在逻辑上FOF的引入就是为了解决投资者直接投资于基金产品无法盈利的难题,换种方式解决买方投顾缺失。基金行业中从来不缺少能够带来高波动高盈利的好产品,但缺乏让投资者容易获取回报的产品,现有基金产品无法实现投资者在高风险投资中风险管理的需求,而投资者最迫切的需求恰恰是FOF的使命。”他说。
  所谓智能投顾则是去中心化的FOF,相当于在每个投资者的基金账户中运行一个小规模个性化FOF。“所以我们理解,投顾与FOF两者共同的核心目标是实现投资者回报曲线的显著优化。”他说。
  在投资逻辑上,做不出好的FOF,必然做不出好的买方投顾,这两者的核心竞争力是高度统一的。投顾服务于买方利益,首要的前提就是投资有效性,即投顾自身采取的策略是否能够有效管理风险,获得回报,策略是否具备执行的可行性。如果投顾自身不具备比较优秀的投资能力,不具备真实的赚钱能力,服务于买方利益就无从谈起。而相比于集中管理的FOF,分散账户投顾的需求更加个性化,在投资策略上难度还要更高一些。
  最大的挑战是投资者教育
  如何说服投资者在貌似违背人性的情况下做出正确决策?何时需要应对,如何应对客户投资的“非理性”?这不仅仅是简单的投资者教育,而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对投资者目标、投资者行为、交易心理进行深入研究。以经验来看,投资者并非天然不理性,只是销售机构对客户心理研究不到位,不能把握决策心理的痛点。
  例如,个人投资者普遍存在的风险偏好漂移。这一特点会影响投资者在不同情况下的行为和决策;而适合客户的买方策略也需要对此做出相应的调整。
  为什么在金融服务行业中人是难以替代的?因为人和人面对面之间更容易产生信任,更容易把握客户的真实需求,而智能投顾在这方面的创新,是有可能通过人工智能深入了解客户,挖掘客户需求和行为偏好,实现人工服务的某种替代。换言之,智能投顾必须考虑对客户行为的引导,与正确买方策略的结合,才能起到正反馈的良性循环。
  智能投顾相对于传统的投顾方式,拥有更好的用户体验、标准化的服务输出和出色的执行力,因为没有情感、心理等复杂因素干扰,可以较大程度避免人為原因产生的利益冲突。而且智能投顾基于基金的组合分散配置和长期β收益,在技术上运用到了大数据分析、量化金融模型、机器学习、神经网络、资产配置算法、动态风险监控等能力,安全、可靠的同时,专业度极高。“未来,盈米财富还将进一步优化、丰富投资组合,以便在智能时代,给投资者提供更多的智能组合。”孟岩说。
其他文献
留学生进行海外置业,不仅实现了将房租转化为月供的理财过程,而且还可能将空余的房屋出租,负担生活费用。这样,学生从留学开始,就可以锻炼自己的财务管理能力。  暑假过后,很多留学生踏上了海外求学之路。这是一个令人紧张而兴奋的人生转折。相信很多父母现在正在帮助子女收拾行李、预订住宿,安排将来的生活。但是读者是否考虑过:在海外留学,不一定要租房,购房让孩子居住,是一个在经济和孩子成长上双赢的思路。  海外
期刊
光大信用卡举办的金融知识进万家,不僅提高了居区的风险意识,更让大家真正了解金融诈骗、非法集资等方式。  “这是第一次金融企业走进社区,为我们宣传金融常识。通过这些预防诈骗手册和专业讲解,我们了解了如何预防,如何识别诈骗。真希望光大银行信用卡中心以后多在社区举办这样的活动,这对我们老年人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帮助。”来自北京大兴区红木林小区的李大妈说。  6月11日,中国光大银行信用卡中心(以下简称光大信
期刊
对于光大银行、中国银联而言,此次牵手今日头条拓展了大数据时代下的营销格局。而对今日头条而言,可更为垂直地了解用户所需,同时也为用户带来了新鲜的消费体验。  为了打破“千人一卡”的局面,3月28日,光大银行、中国银联携手今日头条,三方共同召开了以“我有千面,就要不凡”为主题的发布会,正式发布了中国光大银行银联标准今日头条联名信用卡。    開启“千人千面”专属定制卡  如今,“你关心的,才是头条”已
期刊
随着人们环保观念提升,城市车牌指标进一步紧缩,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将进一步拓展提升。  互联网电动汽车品牌——小鹏汽车宣布获得了新一轮22亿元的战略投资。领投方是刚刚成立的优车产业基金,小鹏汽车也是神州优车发起成立这个基金之后,投资的第一家企业。    根据披露,优车产业基金总规模为100亿元,将根据投资情况分批次募集,由神州优车原副董事长黎辉出任基金董事长和管理合伙人,将专注于汽车产业链投资,会与神
期刊
不同于传统银行,苏宁银行定位为“科技驱动的O2O银行”,最大的特点即线上线下高度融合发展。  筹备多时的江苏苏宁银行终于落地。6月16日,江苏苏宁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苏宁银行”)开业暨普惠金融合作签约仪式在南京举行。    这意味着全国首家020银行正式成立,其注册资本达到40亿元,总行设立在南京市,由苏宁云商、日出东方、焦点科技、双星新材、康得新、苏交科、天笑投资共7家民营企业发起设立。
期刊
光大信用卡并不局限于单一的高端服务,而是针对不同的高端人群提供不同的高端服務与产品,重新定义了高端体验。  今年年初,光大银行联手中国银联和专注于在全球机场、高铁商圈提供智能化信息服务的龙腾出行打造了高端信用卡——“光大龙腾联名信用卡”。该卡自推出以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成为高端人群尤其是商旅人士的出行优选。  专题特色服务重新定义高端  一张信用卡为何如此有魅力?  在信用卡领域中,高端卡是各银
期刊
购买保险,是为财产和人身安全寻求保障的一种方式,也是为自己解除后顾之忧的不错选择。随着保险业如火如荼的发展,与理赔相关的各类问题也成为客户投保时的重要考量:  买了保险什么都能保吗?保险赔不赔都是保险公司说了算?保险公司肯定希望赔付越少越好吧?  为消除客户存在的类似保险理赔误区,实现保险真正回归保障,目前保險理赔方式已呈现多元化升级趋势——理赔方式数字化、小额理赔快速化、理赔过程透明化、理赔服务
期刊
保险的出现源于损失补偿的需求。  俗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人生如行进中的航船,不时会碰到一些或大或小的意外及风险,这需要我们拥有足够的智慧和能力规避和转嫁风险。因此,保险便顺理成章地走进了人们的生活,为家庭或个人起到未雨绸缪、雪中送炭的作用。    最好的风险投资工具  风险是事件发生与否的不确定性,它暗含两种定义:一种是风险的不确定性;另一种强调风险表现为损失的不确定性。《黑天鹅》的作者纳
期刊
经过4年多时间的砥砺前行,开鑫金服的累计成交额突破700亿元,并已实现盈利。而据开鑫金服总经理周治瀚透露,今年内公司还可能实现A轮融资。    周治翰,开鑫金服总经理  4月,开鑫金服总部会议室,月度例行小范围媒体沟通会,突然有媒体发问,“开鑫金服下一轮融资什么时候?”总经理周治翰一愣:“A轮正在推进,今年可能完成。”  此时,距开鑫金服2015年7月宣布获得2亿元天使轮融资,已经过去将近2年。现
期刊
中国智能投顾的机会在于,资产管理行业开始尝试运用新兴的技术手段给客户提供类似账户管理的整体服务,这符合客户的真实需求,更符合行业发展的方向。  美国智能投顾的兴起引起中国市场的关注和模仿,成为金融科技创新的一个热门领域。然而,引入概念容易,深耕市场就会发现,美国式智能投顾模式正遭遇水土不服,其根源在于中美两国智能投顾有着完全不同的土壤。  监管政策  作为金融科技创新的重要领域,智能投顾的发展势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