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上师生交往最重要的方式是提问。提问是教师和学生通过对话或问答的双向交流活动以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方法,也是一种启动思维的主要形式。美国教育家卡尔汉认为:“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达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恰当的课堂提问是教学的重要手段,运用得当,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及时反馈教学情况,还能够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它对启发学生思维,发展学生的心智技能和口头表达能力,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进一步优化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优化课堂提问,从理论上讲是可以接受的,但实际操作起来也决非易事。问题设计存在着一个“度”的问题。问题太少就会给人以呆滞之感,课堂气氛沉闷,使人感到压抑;但问题过多,学生活动过于频繁也会使课堂教学失去一定的计划性和严肃性,形成表面热闹的局面。问题设计过于艰深就会造成冷场,而过于浅显或暗示性太强,也会使课堂失去生动性和深刻性,影响学生思维发展。那么,怎样才能优化课堂提问呢?
一、深入钻研,选准问“点”
高鲁布科夫说:“教师对学生提问的时候,应该明确决定要把学生引到哪里去。最终的目标决定着谈话的进程、提问的方法。”课堂提问应该选择问点,优化问点。这个“点”必须是最能体现单元训练的重点,最能促进学生智能发展的要点,是牵一“点”而动全文的关键处。这个“点”,可以是重点词、中心句,也可以是一处细节,某条线索……这个“点”,需要教师在深入钻研教材、准确把握教材的基础上确定。
比如教学《我的叔叔于勒》,可以根据“我”一家对于勒态度的几次变化设计问题,最后归纳出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培根的《论美》可以围绕“美”设计这样几个问题:美有几种形式?作者最欣赏哪一种美?理由是什么?用了哪些论证方法?你最欣赏哪种美?通过这几个问题的探讨,课文的主要内容便会呈现在学生的面前。
二、遵循规律,掌握问“时”
提问要掌握火候、时机恰当。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情境,以引起学生认知冲突,激发探究欲望。这种时机把握要充分依靠教师的引导,遵循学生年龄特征和不同心理。通过生动的导语,铺垫性的问题,帮助学生实现思路的“沟通”。正如孔子所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在学生愤悱状态下提出问题,进行启发,就可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比如,一位教师讲朱自清的《春》时正值初冬,在精心设计的导语中,引用了雪莱的诗:“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然后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你记住了哪些描写春的诗句?请背给大家听听。”学生立刻活跃起来,争先恐后地举手,你一句他一句。在背出十几句后,教师适时转移话题:“让我们看看朱白清先生是怎样描写春的吧!”学生带着激情和热望进入了对《春》的学习。再如有位教师教授《孔乙己》,板书课题后问学生:“孔乙己叫什么?”学生不假思索地回答道:“叫孔乙己。”教师又问:“孔乙己是他的名字吗?”学生稍一沉吟,答道:“是绰号。”教师紧问了一句:“孔乙己读了一辈子书,为什么连个名字都没有?”一石激起思维的浪花。
三、面向全体,把握问“度”
“度”,即指难易程度,课堂提问必须难易适中。太难,忽视学生心理特点,超出理解水平和知识基础,导致超前抑制,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太易,会使学生思维处于停滞状态,失去提问的价值,这种“度”的控制,需要教师深入了解学生实际,在提问时根据反馈信息,及时矫正与调控。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要把课堂变成几个优生的天下,尤其是对一些成绩较差的学生,教师要留给他们一定的发言机会。课前可有意设计几个较简单的问题,或者在课堂上随机提出容易的问题让他们回答。只要说得有理,教师都要给予肯定,以此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他们在课堂上的学习兴趣。其实,一些成绩较差的学生有时对某些问题的回答可能优于一些学习好的学生。还须注意到,教师要自觉地把自己置身于与学生平等的地位,不要把认识强加于学生或武断地下结论,要形成平等民主的教学气氛,不要因为平时学生学习成绩和表现的差异,而在对话中表现出厚此薄彼的倾向,让学生感到教师的不公正。
四、精益求精,控制问“量”
适量,要以精要为原则。鼓要敲到点子上,话要说到心坎上,突出重点,条理清楚。不能漫无边际地提问,也不能随随便便提问,更不能无病呻吟地问、画蛇添足地问,要注意问题设计的巧妙和问题的容量、分量和质量。只有设计出举足轻重的问题,才能对学习内容理解得全面透彻,才能达到“一箭双雕”,“以一当十”的效果。例如,学习朱自清的《绿》,我主要设计了如下几个问题:本文的题眼是什么?作者写梅雨潭主要立足哪两个观察点,作者观察到了什么?为什么作者不直接写梅雨潭的绿,却写了梅雨瀑和梅雨潭周围的环境?作者运用了哪些手法写了梅雨潭的什么特点?如何理解“女儿绿”这个称呼?文章在结构上有何特点?结尾比开头多“不禁”一词,有何表达效果?学生围绕这几个问题合作、探究,即可得到文章的精髓。
五、灵活运用,讲究问“法”
提问要讲究方法,这是教学技巧,也是艺术。这个法要因人而异,因文而异,只有灵活地运用,才能保证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状态,智力得到充分的发展。比如《孔乙己》的结尾一段是这样的:“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大约”与“的确”用在一起似乎有些矛盾,我们可以这样追问:孔乙己的确死了,从课文中你能找出哪些理由呢?带着问题去读课文,学生竟能找出很多条理由,从而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提问方法多种多样:有针对学生容易忽略而又需要掌握的内容,用以引导学生对该内容注意的指示问;有在阐明事理、事例的基础上,提出可以引起学生联想而有所领悟的启发问;有引导学生沿着认知材料提供的思路进行扩展,培养创造思维能力,教师提出探索、追究事理原因方面的探索问;有在学生思路阻塞不畅时随机设计的带有搭台阶性质,使学生的思维走进“柳暗花明又一村”境界的疏导问;还有在激发学生学习或思考兴趣,强化学习动机时使用的激趣问;就教材中可能引起歧义之点或偶然的失误、败笔之类提出的质疑问;以及在新的情境中,提出运用学过的知识才能解决问题的迁移问;等等。
六、抓住时机,及时评价
在提问时,教师要自始至终细心观察学生的反应,认真评价学生的回答,及时矫正其认识缺陷。评价的方式可以灵活多变:回答正确的,教师可重复学生的答案,表示予以确认,同时以此引起其他同学的注意和思考;教师也可以变换叙述的方式,使表达的意思更明确;教师还可以把要点作一小结并加以评论,给学生做个示范;依据学生的回答,联系其材料,对某一问题进行延伸或追问,促使学生理解和深入思考;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给以补充新的信息或发表新的见解来完善他的答案;对回答中出现的错误倾向、模糊认识,要引导其他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评价、矫正和扩展。在评价学生的回答时,要坚持表扬为主,时刻给学生以鼓励,当然这里的鼓励不是迁就。对学生回答中的错误也要及时适当地纠正,让他们深入思考。即使回答完全错误,也应听他说完,再给予评价,或许他的这种思路在全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要努力去发现其中的积极因素,给予某一方向、某种程度的肯定。尤其对基础较差的学生更要特别鼓励,消除他们思想上的惰性和心理上的障碍。
教师在评价过程中要公正、热情,恰如其分;教师更要有民主作风让学生有插话、提问和发表不同意见的机会,形成一种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
总之,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中,要外弛内紧,精力高度集中,教态从容自若,亲切和蔼。教学语言简洁明了,并有一定幽默感。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设疑、引趣、点拨,巧于曲问,鼓励答疑,不断撞击学生的思想火花,点燃学生的自信引线,让学生在成功的教学活动中感受成功的愉悦。
(作者单位:赣榆县华杰双语学校)
优化课堂提问,从理论上讲是可以接受的,但实际操作起来也决非易事。问题设计存在着一个“度”的问题。问题太少就会给人以呆滞之感,课堂气氛沉闷,使人感到压抑;但问题过多,学生活动过于频繁也会使课堂教学失去一定的计划性和严肃性,形成表面热闹的局面。问题设计过于艰深就会造成冷场,而过于浅显或暗示性太强,也会使课堂失去生动性和深刻性,影响学生思维发展。那么,怎样才能优化课堂提问呢?
一、深入钻研,选准问“点”
高鲁布科夫说:“教师对学生提问的时候,应该明确决定要把学生引到哪里去。最终的目标决定着谈话的进程、提问的方法。”课堂提问应该选择问点,优化问点。这个“点”必须是最能体现单元训练的重点,最能促进学生智能发展的要点,是牵一“点”而动全文的关键处。这个“点”,可以是重点词、中心句,也可以是一处细节,某条线索……这个“点”,需要教师在深入钻研教材、准确把握教材的基础上确定。
比如教学《我的叔叔于勒》,可以根据“我”一家对于勒态度的几次变化设计问题,最后归纳出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培根的《论美》可以围绕“美”设计这样几个问题:美有几种形式?作者最欣赏哪一种美?理由是什么?用了哪些论证方法?你最欣赏哪种美?通过这几个问题的探讨,课文的主要内容便会呈现在学生的面前。
二、遵循规律,掌握问“时”
提问要掌握火候、时机恰当。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情境,以引起学生认知冲突,激发探究欲望。这种时机把握要充分依靠教师的引导,遵循学生年龄特征和不同心理。通过生动的导语,铺垫性的问题,帮助学生实现思路的“沟通”。正如孔子所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在学生愤悱状态下提出问题,进行启发,就可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比如,一位教师讲朱自清的《春》时正值初冬,在精心设计的导语中,引用了雪莱的诗:“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然后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你记住了哪些描写春的诗句?请背给大家听听。”学生立刻活跃起来,争先恐后地举手,你一句他一句。在背出十几句后,教师适时转移话题:“让我们看看朱白清先生是怎样描写春的吧!”学生带着激情和热望进入了对《春》的学习。再如有位教师教授《孔乙己》,板书课题后问学生:“孔乙己叫什么?”学生不假思索地回答道:“叫孔乙己。”教师又问:“孔乙己是他的名字吗?”学生稍一沉吟,答道:“是绰号。”教师紧问了一句:“孔乙己读了一辈子书,为什么连个名字都没有?”一石激起思维的浪花。
三、面向全体,把握问“度”
“度”,即指难易程度,课堂提问必须难易适中。太难,忽视学生心理特点,超出理解水平和知识基础,导致超前抑制,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太易,会使学生思维处于停滞状态,失去提问的价值,这种“度”的控制,需要教师深入了解学生实际,在提问时根据反馈信息,及时矫正与调控。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要把课堂变成几个优生的天下,尤其是对一些成绩较差的学生,教师要留给他们一定的发言机会。课前可有意设计几个较简单的问题,或者在课堂上随机提出容易的问题让他们回答。只要说得有理,教师都要给予肯定,以此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他们在课堂上的学习兴趣。其实,一些成绩较差的学生有时对某些问题的回答可能优于一些学习好的学生。还须注意到,教师要自觉地把自己置身于与学生平等的地位,不要把认识强加于学生或武断地下结论,要形成平等民主的教学气氛,不要因为平时学生学习成绩和表现的差异,而在对话中表现出厚此薄彼的倾向,让学生感到教师的不公正。
四、精益求精,控制问“量”
适量,要以精要为原则。鼓要敲到点子上,话要说到心坎上,突出重点,条理清楚。不能漫无边际地提问,也不能随随便便提问,更不能无病呻吟地问、画蛇添足地问,要注意问题设计的巧妙和问题的容量、分量和质量。只有设计出举足轻重的问题,才能对学习内容理解得全面透彻,才能达到“一箭双雕”,“以一当十”的效果。例如,学习朱自清的《绿》,我主要设计了如下几个问题:本文的题眼是什么?作者写梅雨潭主要立足哪两个观察点,作者观察到了什么?为什么作者不直接写梅雨潭的绿,却写了梅雨瀑和梅雨潭周围的环境?作者运用了哪些手法写了梅雨潭的什么特点?如何理解“女儿绿”这个称呼?文章在结构上有何特点?结尾比开头多“不禁”一词,有何表达效果?学生围绕这几个问题合作、探究,即可得到文章的精髓。
五、灵活运用,讲究问“法”
提问要讲究方法,这是教学技巧,也是艺术。这个法要因人而异,因文而异,只有灵活地运用,才能保证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状态,智力得到充分的发展。比如《孔乙己》的结尾一段是这样的:“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大约”与“的确”用在一起似乎有些矛盾,我们可以这样追问:孔乙己的确死了,从课文中你能找出哪些理由呢?带着问题去读课文,学生竟能找出很多条理由,从而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提问方法多种多样:有针对学生容易忽略而又需要掌握的内容,用以引导学生对该内容注意的指示问;有在阐明事理、事例的基础上,提出可以引起学生联想而有所领悟的启发问;有引导学生沿着认知材料提供的思路进行扩展,培养创造思维能力,教师提出探索、追究事理原因方面的探索问;有在学生思路阻塞不畅时随机设计的带有搭台阶性质,使学生的思维走进“柳暗花明又一村”境界的疏导问;还有在激发学生学习或思考兴趣,强化学习动机时使用的激趣问;就教材中可能引起歧义之点或偶然的失误、败笔之类提出的质疑问;以及在新的情境中,提出运用学过的知识才能解决问题的迁移问;等等。
六、抓住时机,及时评价
在提问时,教师要自始至终细心观察学生的反应,认真评价学生的回答,及时矫正其认识缺陷。评价的方式可以灵活多变:回答正确的,教师可重复学生的答案,表示予以确认,同时以此引起其他同学的注意和思考;教师也可以变换叙述的方式,使表达的意思更明确;教师还可以把要点作一小结并加以评论,给学生做个示范;依据学生的回答,联系其材料,对某一问题进行延伸或追问,促使学生理解和深入思考;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给以补充新的信息或发表新的见解来完善他的答案;对回答中出现的错误倾向、模糊认识,要引导其他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评价、矫正和扩展。在评价学生的回答时,要坚持表扬为主,时刻给学生以鼓励,当然这里的鼓励不是迁就。对学生回答中的错误也要及时适当地纠正,让他们深入思考。即使回答完全错误,也应听他说完,再给予评价,或许他的这种思路在全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要努力去发现其中的积极因素,给予某一方向、某种程度的肯定。尤其对基础较差的学生更要特别鼓励,消除他们思想上的惰性和心理上的障碍。
教师在评价过程中要公正、热情,恰如其分;教师更要有民主作风让学生有插话、提问和发表不同意见的机会,形成一种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
总之,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中,要外弛内紧,精力高度集中,教态从容自若,亲切和蔼。教学语言简洁明了,并有一定幽默感。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设疑、引趣、点拨,巧于曲问,鼓励答疑,不断撞击学生的思想火花,点燃学生的自信引线,让学生在成功的教学活动中感受成功的愉悦。
(作者单位:赣榆县华杰双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