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场一]上海。南京西路231号。人民公园。相亲会。
[现场二]上海。长宁路780号。中山公园。相亲会。
[现场三]上海。天平路245号。上海市妇联巾帼园。家长聊天会《即相亲会)。
[解说]
我们的城市有了“相亲角”,这并不是说好男好女们在角落虽相亲,而是在公共场所的某个专门地方进行着相亲活动。“相亲角”是适时产生,又应需发展,并带有鲜明的自发特点。
从2005年下半年开始,土海相亲角的主角,已不再是那些到了谈婚论嫁的男女青年,却是换成了他们的爸爸妈妈;当然,不是他们的父母步入了第三春,是这些爸爸妈妈越俎代庖;要替自己的儿女们相亲。有的家长更匙、急,—孩子不在大学念书,就迫不及待地超前:跻身于相亲的行列。
[同期声]
爸爸十:我的女儿已经26岁了。26岁,不小了。她是当中学老师的,接触的人不是很多。她的朋友能够早点定下来,我们做家长的也就能早点心定下来。
爸爸二:想到儿子至今单身,我夜不能寐。父母除了操心自己的儿女,还能干什?、
妈妈一:我儿子一点不急。平时很忙,双休日在家…睡就是半天。要么就是在电脑前坐个半天。叫他出去“轧轧朋友”,伊就讲吃力死了,我要困觉。
爸爸三:我的女儿跟你儿子差不多。跟她说;你已经到了女大当嫁的年龄,要考虑一下自己的终身太事了。可她只知道跟同学和同事出去玩,唱歌啊聚餐啊。真是搞不懂,她在动什么脑筋。
[解说]
听上去,好像是皇帝不急太监急,当然也有皇帝和太监一块急的,可为数不多。但是,到相亲角来的爸爸妈妈,绝大多数是瞒着孩子悄悄来这里相亲的。
[同期声]
妈妈二:到这里来,我的小囡是不知道的。如果被伊晓得,还不晓得会闹成什么样子呢。
妈妈三:如果我女儿知道我来这里,会感到很丢脸的。好像自己嫁不出去了,自己没本事找到男朋友。
[解说]
爸爸妈妈为何如此着急。
有个外国记者是这样看的:“父母们表示,儿女们因为工作繁忙没空找对象。而年过三十仍然单身,在中国被认为是不稳定的状态,一种耻辱和影响不好的现象。”
爸爸妈妈走上前台是相亲主角的转换。按照以往常规的操作流程,子女的婚恋对象与各自的家长见面,往往是已经到了这一婚恋基本敲定阶段、已经是通过了年青男女双方的互审阶段,爸爸妈妈是最后的终审;现在,变成了程序提前和倒置,变成了倒签证;把父母过去的终审变成了现在的初审。
有位替女儿前来相目亲的母亲,说出程序如此变更后的好处:“如果父母好,子女也不会差到哪里去的。”换言之,只要这只母鸡不错,它下的蛋,质量肯定是在80分以上的。但也难说。有的是集中了父母的优点,有的也会不像爷不像娘就像隔壁的张木匠。
与此相反,为爸爸妈妈替自己相亲叫好的子女,倒是不太多的。
[同期声]
未婚男青年:对于爸爸妈妈替我相亲,我觉得有几点好处;首先是节约了我的时间和精力;其次是父母考虑问题比自己周全;最后是一旦成功,婆媳、或者是翁婿关系可能会比较好相处,因为毕竟是爸爸妈妈先看中和引进的。
[解说]
不管相亲的第一道关是子女还是爸—爸妈妈,门当户对仍然是摆在首位的。如果是自己相识的恋爱对象,这一要素恐怕是会退而居次的。在人民公园举行的一次父母相亲会上,就按于女的学历程度划分了四个区域,把内容一—写在硬板纸上;高高挂在显眼的地方。
纸牌一:非学历区。
纸牌二:本科区。四年全日制。
纸牌三;本科区。电大、夜大、自学考、专升本。
纸陴四:硕士研究生区。MBA、在职、在读。
到底姜是老的辣。界限划分得很清晰,而且很专业;好像有做人事工作的底子。这么一来,身上挂蓝牌、意味家中有儿要娶妻的父母,身上佩红牌、表示屋里有女待嫁的父母,就可以根据各自子女的条件,按图索骥,对号入座。
说起来,这门当户对的择偶方法是与当代社会的婚恋观念向背的。在百年前的老上海,就有夸自由恋爱的竹枝词:“自由择配有情郎,不用媒人排酒缸,秘密不向父母商,三茶六礼一扫光。”不说倒退,也有人担心父母之命是否会酿出新的梁祝苦酒。
对此,一个外国记者倒是实话实说:“这是一桩真正的单身买卖,它反映出中国数千年的农村传统,爱情在这里无足轻重。”
看来,问题不只在于教育农民,还要教育有农民意识的城里入。当然,时代不同了,爸爸妈妈也不同了。
[同期声]
爸爸四:我们是在帮助子女物色对象,并不是想包办婚姻。我们只想给子女多创造一些机会。毕竟,最终的决定权还是在他们自己手里。
[解说]
在相亲的舞台上,爸爸妈妈走上前,自然会产生这样那样的误解。那么,他们对于子女为何不急于找对象的原因,是不是也有真正的了解呢?这些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观念的变化;使得年青人,尤其是白领们的恋爱、结婚,包括是生育的时间大大往后推移。二十年前,二十五岁成家算是晚婚;现在,三十来岁结婚的已不罕见。有的想充分享受和用足青春,尽情尽兴。特别是现在的未婚男女中独生子女居多,有的不愿早早离开父母。有的甚至想依偎在爸爸妈妈的身边做寄居一族。有的还有单身的想法……
爸爸妈妈为子女相亲的现象,已不是一座城市所独有的特例。它也出现在北京、南京等多座城市,杭州还在梁山伯与祝英台同窗共读的万松书院举办固定的每周两次的家长相亲会。这,现象所呈现出的公开化、社会化、群体化等特征,不得不使入考虑这样的问题:21世纪的男女青年,他们之间交往的管道、他们之间沟通交流钓方式,还像他们爸爸妈妈年轻时那样的单一和苍白么?社会的发展,难道没有为人与人之间的相互联系和进一步的发展创造更多的条件么?
不管怎样,正-在走红的家长相亲,倘若能促使年青人终成眷属,倒也一不负爸爸妈妈走上前的一番苦心,二来也有慰天下那么多的好心人。
[现场二]上海。长宁路780号。中山公园。相亲会。
[现场三]上海。天平路245号。上海市妇联巾帼园。家长聊天会《即相亲会)。
[解说]
我们的城市有了“相亲角”,这并不是说好男好女们在角落虽相亲,而是在公共场所的某个专门地方进行着相亲活动。“相亲角”是适时产生,又应需发展,并带有鲜明的自发特点。
从2005年下半年开始,土海相亲角的主角,已不再是那些到了谈婚论嫁的男女青年,却是换成了他们的爸爸妈妈;当然,不是他们的父母步入了第三春,是这些爸爸妈妈越俎代庖;要替自己的儿女们相亲。有的家长更匙、急,—孩子不在大学念书,就迫不及待地超前:跻身于相亲的行列。
[同期声]
爸爸十:我的女儿已经26岁了。26岁,不小了。她是当中学老师的,接触的人不是很多。她的朋友能够早点定下来,我们做家长的也就能早点心定下来。
爸爸二:想到儿子至今单身,我夜不能寐。父母除了操心自己的儿女,还能干什?、
妈妈一:我儿子一点不急。平时很忙,双休日在家…睡就是半天。要么就是在电脑前坐个半天。叫他出去“轧轧朋友”,伊就讲吃力死了,我要困觉。
爸爸三:我的女儿跟你儿子差不多。跟她说;你已经到了女大当嫁的年龄,要考虑一下自己的终身太事了。可她只知道跟同学和同事出去玩,唱歌啊聚餐啊。真是搞不懂,她在动什么脑筋。
[解说]
听上去,好像是皇帝不急太监急,当然也有皇帝和太监一块急的,可为数不多。但是,到相亲角来的爸爸妈妈,绝大多数是瞒着孩子悄悄来这里相亲的。
[同期声]
妈妈二:到这里来,我的小囡是不知道的。如果被伊晓得,还不晓得会闹成什么样子呢。
妈妈三:如果我女儿知道我来这里,会感到很丢脸的。好像自己嫁不出去了,自己没本事找到男朋友。
[解说]
爸爸妈妈为何如此着急。
有个外国记者是这样看的:“父母们表示,儿女们因为工作繁忙没空找对象。而年过三十仍然单身,在中国被认为是不稳定的状态,一种耻辱和影响不好的现象。”
爸爸妈妈走上前台是相亲主角的转换。按照以往常规的操作流程,子女的婚恋对象与各自的家长见面,往往是已经到了这一婚恋基本敲定阶段、已经是通过了年青男女双方的互审阶段,爸爸妈妈是最后的终审;现在,变成了程序提前和倒置,变成了倒签证;把父母过去的终审变成了现在的初审。
有位替女儿前来相目亲的母亲,说出程序如此变更后的好处:“如果父母好,子女也不会差到哪里去的。”换言之,只要这只母鸡不错,它下的蛋,质量肯定是在80分以上的。但也难说。有的是集中了父母的优点,有的也会不像爷不像娘就像隔壁的张木匠。
与此相反,为爸爸妈妈替自己相亲叫好的子女,倒是不太多的。
[同期声]
未婚男青年:对于爸爸妈妈替我相亲,我觉得有几点好处;首先是节约了我的时间和精力;其次是父母考虑问题比自己周全;最后是一旦成功,婆媳、或者是翁婿关系可能会比较好相处,因为毕竟是爸爸妈妈先看中和引进的。
[解说]
不管相亲的第一道关是子女还是爸—爸妈妈,门当户对仍然是摆在首位的。如果是自己相识的恋爱对象,这一要素恐怕是会退而居次的。在人民公园举行的一次父母相亲会上,就按于女的学历程度划分了四个区域,把内容一—写在硬板纸上;高高挂在显眼的地方。
纸牌一:非学历区。
纸牌二:本科区。四年全日制。
纸牌三;本科区。电大、夜大、自学考、专升本。
纸陴四:硕士研究生区。MBA、在职、在读。
到底姜是老的辣。界限划分得很清晰,而且很专业;好像有做人事工作的底子。这么一来,身上挂蓝牌、意味家中有儿要娶妻的父母,身上佩红牌、表示屋里有女待嫁的父母,就可以根据各自子女的条件,按图索骥,对号入座。
说起来,这门当户对的择偶方法是与当代社会的婚恋观念向背的。在百年前的老上海,就有夸自由恋爱的竹枝词:“自由择配有情郎,不用媒人排酒缸,秘密不向父母商,三茶六礼一扫光。”不说倒退,也有人担心父母之命是否会酿出新的梁祝苦酒。
对此,一个外国记者倒是实话实说:“这是一桩真正的单身买卖,它反映出中国数千年的农村传统,爱情在这里无足轻重。”
看来,问题不只在于教育农民,还要教育有农民意识的城里入。当然,时代不同了,爸爸妈妈也不同了。
[同期声]
爸爸四:我们是在帮助子女物色对象,并不是想包办婚姻。我们只想给子女多创造一些机会。毕竟,最终的决定权还是在他们自己手里。
[解说]
在相亲的舞台上,爸爸妈妈走上前,自然会产生这样那样的误解。那么,他们对于子女为何不急于找对象的原因,是不是也有真正的了解呢?这些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观念的变化;使得年青人,尤其是白领们的恋爱、结婚,包括是生育的时间大大往后推移。二十年前,二十五岁成家算是晚婚;现在,三十来岁结婚的已不罕见。有的想充分享受和用足青春,尽情尽兴。特别是现在的未婚男女中独生子女居多,有的不愿早早离开父母。有的甚至想依偎在爸爸妈妈的身边做寄居一族。有的还有单身的想法……
爸爸妈妈为子女相亲的现象,已不是一座城市所独有的特例。它也出现在北京、南京等多座城市,杭州还在梁山伯与祝英台同窗共读的万松书院举办固定的每周两次的家长相亲会。这,现象所呈现出的公开化、社会化、群体化等特征,不得不使入考虑这样的问题:21世纪的男女青年,他们之间交往的管道、他们之间沟通交流钓方式,还像他们爸爸妈妈年轻时那样的单一和苍白么?社会的发展,难道没有为人与人之间的相互联系和进一步的发展创造更多的条件么?
不管怎样,正-在走红的家长相亲,倘若能促使年青人终成眷属,倒也一不负爸爸妈妈走上前的一番苦心,二来也有慰天下那么多的好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