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钢琴教学中陕西民间音乐元素运用到钢琴作品的探究

来源 :艺术评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oyw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陕西的民间音乐独具特色,种类繁多,由陕西民间音乐元素改编创作的钢琴作品更是脍炙人口,较多作品已选入高校钢琴教材与考级教材之中。这些作品无不体现着陕西独特的地域文化色彩,同时也进一步促进了中国钢琴音乐的创作和发展。由于目前我国高校钢琴教材及曲目的选择过多偏重于西方作曲家创作的钢琴作品,对我们本土的钢琴音乐重视不足,为弘扬我们中华民族优秀的民间音乐文化,应在高校钢琴教学中融入民间音乐素材创作的钢琴作品,让更多学生了解我国博大精深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从而通过钢琴音乐来传承和展示我们绚丽的民族风采。
  关键词:高校  钢琴教学  陕西民间音乐
  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1)15-0090-03
   一、高校钢琴教学中陕西民间音乐元素创作的钢琴作品的应用现状
   (一)丰富的陕西民族民间音乐资源与钢琴创作
   陕西是一个有着千年文明的文化大省,在中国历史上,曾多次成为各朝代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陕西民族民间音乐的形成与发展与这里的地理环境息息相关,独特的自然地貌甚至直接影响着其音乐风格的形成。从自然地理的角度来看,陕西省南北之间相距甚远,地形地貌由北向南依次为陕北高原、关中平原、陕南山地,按方言分布则分为晋语区、中原官话区和西南官话区三个方言区。由于地理地貌和方言以及生产生活方式不同,导致了陕西地区音乐类型分布的不均,陕北地区以民歌为代表,数量多且影响力大;关中地区的戏曲、器乐十分兴盛,种类繁多;陕南地区题材种类丰富但是影响较小。陕西民间音乐极具地域性,同样都是民歌,陕北民歌由于其特殊的革命文化背景,因而陕北民歌风格粗狂、率直真诚、热情大方,在全国各地广为流传;而关中民歌多为劳动人民在劳作时所作,往往融合了很多秦腔元素,包含戏曲效果,同时运用到很多民间乐器,例如锣、鼓、丝等,充分体现出了关中人民豪放洒脱的性格特点;而陕南民歌的素材非常多样化,并且传承了乐观向上的生活理念,其风格诙谐、幽默含蓄,曲调委婉舒展,感情柔和细腻,多有川楚之风。一直以来,陕西民歌都是中国传统民间音乐宝库中灿烂耀眼的瑰宝,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意义。从《东方红》到《三十里铺》再到《信天游》,陕西民歌一次又一次被搬上各种舞台,甚至冼星海的《黄河钢琴协奏曲》中都能够发现陕西民歌的影子,同时在钢琴改编曲中,对于陕西民歌的改变也是最容易被广大音乐爱好者所接受的。
  陕西民间音乐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这种特殊的音乐文化,在特殊时期,特殊的环境背景之下,陕西的作曲家们在大量吸收民间音乐素材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创作,造就出一批又一批优秀的钢琴作品。陕西民间音乐元素创作的脍炙人口的钢琴作品在教学中运用较多的如:《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绣金匾》《翻身的日子》《解放区的天》等,而近现代的一些作品目前运用较少,如饶余燕的钢琴独奏曲《即兴曲-手车》、钢琴与管乐《秦腔曲牌随想曲》;蒋祖馨先生的钢琴组曲《庙会》、钢琴套曲《山花集》等。在继现代老一辈作曲家之后,中青年曲家们更是纷纷在音乐舞台上崭露头角,崔炳元的钢琴独奏曲《秦俑》、吴延的钢琴独奏曲《山林之舞》及韩兰魁的钢琴曲《幻想舞》等。这些优秀的钢琴作品在国内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同时也在推动着中国钢琴艺术源源不断地向前发展。
   (二)陕西民族民間音乐在高校钢琴教学应用的现状分析
   进入21世纪后,我们正在逐渐步入一个全球化的社会,“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拥有民族特色的文化艺术更加被世界接受和认可,对于普通高校音教专业的钢琴教学来说,选择更多的中国钢琴作品进行教学传播很有必要的,高校必须担负起保存、传承和发展本土音乐文化的使命。与之前相比,传统音乐正逐步融入高校钢琴教学之中,比如不少教材中增加大量中国钢琴作品,在各类钢琴比赛中,也对于演奏中国钢琴作品做出了硬性规定。然而在各大高校具体的教学实践中,部分教师显然对于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音乐还是不够重视,学生们学习的练习曲和演奏曲的曲目屈指可数。据相关调查显示,目前,我国绝大部分高校中,学生练习较多仍为西方钢琴教材,例如拜厄、车尔尼等等。虽然也列有部分中国钢琴曲目,但数量和种类都十分有限。经访谈与数据统计发现,尽管陕西诸多高校已经将陕西民间音乐相关的钢琴作品列入钢琴教学大纲之中,但是在大部分高校的教材中,相关曲目数量不多且选择的种类单一,并且很明显能看出中国钢琴作品的教学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只是简单的在教乐曲本身。除了硬件条件的缺失之外,更重要的是人们思想上还是遵循着传统观念,仍然有高校教师在现阶段对于中国传统音乐的教学没有足够重视,对于陕西民间音乐文化也掌握地不够充分,这直接导致了学生在学习相关作品时很有难度,他们难以认识到作品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和内涵,更不会认真学习钢琴在模仿和表现民族乐器时应该运用哪些技巧技法来弹奏。学生们对待民族钢琴作品的态度较为敷衍,在课下很少练习,演奏时很难将作品诠释地很好。总而言之,具有陕西民间音乐元素的钢琴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运用情况不容乐观。
  二、高校钢琴教学中陕西民间音乐元素创作的钢琴作品应用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高校钢琴教学中对陕西民间音乐元素创作的钢琴作品运用较少
   由于受西方音乐环境的强烈影响,中国本土的钢琴文化艺术发展十分缓慢,尤其我国本土钢琴教材的数量远远不够,这阻碍和限制了钢琴教学民族化的发展和应用。各大高校的钢琴教学仍然是以西方体系为主,没有一套适用于中国学生的健全的本土教学体系,对于民族钢琴教育来说,缺乏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深度挖掘和探索,出现了学生无从学起,教师无从教起的局面。
   此外高校钢琴教学中学生民族音乐传承观念淡漠,教师对于陕西民间音乐元素创作的钢琴作品的重视程度不够。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们仍然会更多选用西方钢琴作品,对中国钢琴作品的教学应用比较欠缺,很多由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素材创作的钢琴作品并没得到合理的运用。    (二)高校钢琴教学中缺乏对陕西民间音乐等人文知识的学习和培养
   民族音乐是在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特殊的文化背景下所产生的,如果不去详细了解和学习每首民族音乐作品背后相关的文化知识,是不可能进一步掌握其深层次内涵和情感的。因此,高校钢琴教学的课程安排必须重视对于人文知识文化的学习,不仅要会弹会唱民间歌曲,更要了解相关的文学、历史等人文知识,安排相应的课程,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把握歌曲深层次的情感和内涵。例如像饶余燕、赵季平这样优秀的陕西当代作曲家在进行音乐创作时常会运用秦声秦腔、碗碗腔等陕西戏曲以及陕西民间器乐曲等作为素材,因此,学生必须对这些地域性的民间音乐文化进行学习和研究,从而更好地演绎出作品灵魂。
   (三)高校钢琴教学中对陕西民间音乐元素创作的钢琴作品的风格把握欠缺
   在我国钢琴艺术发展的过程中,民族民间音乐与钢琴音乐的融合时间相对于西方钢琴艺术而言确实比较短,尽管已经涌现出不少优秀作品,但是相比较于西方成熟的音乐作品,中国钢琴的创作存在本土化困境,原创作品的数量还是远远不够,虽然陕西民间音乐素材繁多,但相关的钢琴作品大部分还是以改编为主。并且,在国内大环境不重视的情况下,能够供学者和教师学习交流和分析的作品更是不多。同时,为了更好地表现出作品的情感,作曲家们对于作品的演奏技法有着较高的独特要求,这也间接导致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们对于用陕西民间音乐元素创作的钢琴作品的风格把握存在着不小的挑战。
   三、高校钢琴教学中陕西民间音乐元素创作的钢琴作品的应用策略
   (一)完善高校钢琴教学的内容设置,丰富民间音乐元素钢琴作品的应用
   首先,教学大纲的构建中应当明确规定考试曲目中必须演奏至少一首中国钢琴作品,并且借鉴西方钢琴作品教材进行分层归纳,由易到难进行教学;其此,完善教材结构,重视曲目选择,根据演奏者的能力编订递进式、阶梯性的教材;再次,丰富不同阶段的教学内容,合理安排课程。为了将陕西民族民间音乐彻底融入钢琴的日常教学活动之中,需要增加部分民族音乐的教学活动,如“中国传统民间音乐作品赏析”“中式古典民族乐器讲解”等课程,或是开展一些介绍陕西民歌、秦腔文化的相关讲座,让学生们充分接触和学习陕西民族民间音乐作品,为之后的教学打好基础;最后,安排一些实践环节,这是检验教师教学成果的最佳方法,可以以校内校外的钢琴比赛、音乐会等活动的方式来开展。
   (二)提升学生的审美和民族意识,教学中适当融入民间音乐文化等人文知识的学习
   中国民族钢琴作品的创造和审美都有其独特的人文意义,有很多民族音乐改编的钢琴作品都极具地方特色和时代特征。例如钢琴曲《陕北民歌四首》就是王建中先生在文化大革命时期根据陕北地区四首广为流传的革命民歌改编创作而成的一套曲目,作品既结合了西方作曲技法,又配合着民歌独特的韵律,生动刻画出了当时特殊的时代场景,且符合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审美追求,成为一部优秀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音乐作品。这样优秀的作品不仅是时代的产物、历史的见证,更具有高超的艺术性和思想性。对于学生而言,需要从技术、审美、思想等方面进行学习,不但要熟练掌握中国传统音乐独特的五声调式,更要花大量的时间培养自身对于民族音乐的审美情趣,了解每首曲目背后原素材的创作背景、音乐文化。教师可以以学生感兴趣和乐于接受的教学方式将这些知识呈现给高校学生,不但可以激发学生想要探索了解的好奇心,更能够提升他们对于本民族的自信感和认同感,从而真正诠释出音乐作品的内在美。
   (三)将音乐综合能力的训练融入钢琴教学中,培养学生理解诠释音乐内涵的能力
   高校教师是进行教育活动最主要的引导者,教师的行为会直接影响到受教育的学生,所以在日常教学中,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诠释音乐,教师应将音乐综合能力相关的训练融入到钢琴教学之中。对于现如今的学生来说,不但要求重视专业技能,更对其综合能力上、思想上有所要求,在钢琴教学中,教师可以从两方面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一方面教师应多与学生一起欣赏、交流优秀的钢琴作品,对比分析中外钢琴作品的风格特征,开阔学生的音乐思维与见识,提升学生的艺术审美与修养;另一方面教师应当给予学生更多展示的机会,允许他们在原作品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独特理解,多元化、民族化地进行思考,从而掌握好中国民族民间钢琴作品的风格与内涵。例如:教师可以允许学生通过老师的引导,结合自己的理解,对原曲进行适当改编创新等 ,可以根据不同高校的现实情况进行调整。
   四、結语
   陕西的民族民间音乐是先辈们留给我们后代的宝贵财富,更是中华音乐文化的瑰丽珍宝,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对于音乐传统文化的传播,应当在高校钢琴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陕西民间音乐的传承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针对当前陕西民间音乐元素创作的钢琴作品在高校钢琴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各大高校以及钢琴教育工作者应当积极探索相应的改进措施,充分认识到准确把握陕西民间音乐元素的钢琴作品的创作风格对于学习中国钢琴作品的重要性,加强我国优秀钢琴作品的教学与应用,在促进民间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同时,也进一步加快中国钢琴音乐文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宋倩雯.解析陕西民间音乐的地域特性与发展背景[J].黄河之声,2019(04):20.
  [2]肖虹.陕西民间音乐的地域特征与传承研究[J].黄河之声,2019(06):6-7.
  [3]崔青.陕西民歌钢琴改编曲的风格特征与教学应用[D].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2014年.
  [4]邹丽.陕西钢琴音乐创作发展管窥[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6):165-167.
  [5]胡枫.民族民间音乐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传承与运用[J].艺术研究,2017(04):138-139.
  [6]吴萌.王建中钢琴改编曲《陕北民歌四首》创作手法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12年.
  [7]杨春霞.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在高师钢琴教学中的应用思考[J].北方音乐,2020(03):186-187.
其他文献
绘画是一种视觉造型艺术,和艺术家视觉观看有着内在的联系.对于一位画家来说,不同的透视手段就会体现出中西方各自的文化形式以及他们的审美意识.在中西方民族和传统的绘画中
摘要:音乐由人类所创作,又服务于人类,但对于音乐是如何产生的却无从得知。正因为没有确切答案便在学术界引起无数争辩,自古以来对于音乐是如何产生的理论成果层出不穷、五花八门。内容大多都是从一位作曲家或一种音乐体裁为切入点进行论述,但这样得出的结论未免有些狭隘。本文有别于这一主题的其他论文,主要从心理学、中外音乐美学等学科来看待这一问题,故形成“音乐的产生源于感性”这一观点。  关键词:音乐起源 音乐形
摘要:演唱者在声乐演唱时不仅需要充分掌握作品的节奏、音准及对歌词的理解,还需要穿透乐谱了解作品的背景和故事,将自己彻底融入到作品之中,感受作品,通过自己的理解对作品进行二度创作,诠释作品灵魂,使之成为极具生命力的艺术品。只有这样,歌曲的演唱才能够将其内蕴的情感和故事通过歌词和音符完整传达给听众,将乐谱转化为可以为听眾带来视听感受的艺术形式。本文从声乐演唱基本要点入手,分析声乐演唱中的二度创作和情感
部编版教材中的“长课文”明显增加了,这些“长课文”的一个显著特质就是“文字多”“篇幅长”“容量大”。应该说,“长课文”对于提升学生的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在小学语文“长课文”教学中,教师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快速阅读力、信息提取力、抽象概括力等语文重要学力。在具体的语文教学实践中,要积极探寻“长课文”的教学策略,探寻“长课文”教学路径。  一、抓住长课文“主干”,
期刊
摘要:黄河号子是中原人的文化艺术,是国家的艺术瑰宝之一。作为九曲黄河的黄河文化,它传递了中华民族的坚韧品格和“文化自信”,但现在黄河号子出现了传承人少、传承人年长、传承环境困难等问题,社会的快速发展反而制约着传承,具体操作更加困难。本文针对黄河号子的传承新的探索,通过学习昆曲、河南坠子等好的传承方式,借鉴学习好的方法,试图将黄河文化带入黄河沿岸的河南地区高校做试点运行。从青年学生做起,从黄河号子的
摘要:钢琴演奏是一门艺术,丰富的艺术元素、变幻莫测的演奏技巧,是奏响美妙琴音的重要载体,而钢琴演奏的音乐张力、表达力生成是钢琴演奏技巧的生动展现。在钢琴演奏中,要注重演奏技巧的培养及灵活应用,才能保证钢琴演绎的丰富性及艺术性。充分立足于钢琴演奏的艺术特点,分析钢琴演奏中演奏技巧与音乐表现力的关系,得出了演奏技巧对音乐表现力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之上,阐述了钢琴演奏中演奏技巧的培养措施,以及钢琴演奏中音
摘要:本文以陕西筝曲《云裳诉》作为研究对象,主要从它的创作背景、音乐本体以及乐曲演奏等三个角度来论述分析本曲。第一章部分包括对于作者周煜国先生基本情况的介绍以及《云裳诉》的音乐素材来源,即陕西民间戏曲“秦腔”的基本介绍。第二部分音乐本体先是分析了总体的音乐结构,然后分段、分部分介绍和分析了整首筝曲。第三部分则是结合了周煜国先生的讲学和笔者自身在古筝演奏和教学中的经验,论述总结了《云裳诉》演奏过程中
当代中国国家青年亚文化与主流社会文化的风格和特征本来存在差异,但在新媒体发展环境下,两种文化活动开始互动和融合.本研究中,我们一方面介绍了中国主流文化和青年亚文化的
摘要:近年来,在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升的过程中,人们对精神文明的追求更高,钢琴作为一门高端艺术,能够陶冶人们的情操,帮助人们缓解压力,因此得到了很多人员的青睐。在这种背景下,我国高校钢琴人才培养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迎接时代发展的新机遇,并紧跟人们的需求开展钢琴教学成为了高校亟待探索的问题。虽然当前我国地方普通高校钢琴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率都有了明显进步,但是钢琴人才培养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
摘要:《火把节之夜》为吴俊生先生创作,描绘了彝族人民载歌载舞庆祝节日的欢乐情景。本文将从创作背景、旋律结构及演奏技巧等方面入手,分析乐曲的创作特点、音乐形象及情绪变化,希望能帮助演奏者更好地诠释作品。  关键词:创作背景 结构特点 演奏诠释  中图分类号:J632.3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21)15-0075-03  一、创作背景及作品特点概述  “琵琶是一件在中国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