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对幼儿进行正确评价是幼儿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巧妙利用评价引导幼儿发展对幼儿行为习惯和品德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自我评价 客观性原则 评价手段 幼儿心理 幼儿行为
对幼儿进行正确评价是幼儿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恰当的评价对幼儿行为习惯和品德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的评价要符合客观性的原则,在评价幼儿前,要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年龄特点等创设有意义的情境,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让幼儿在真实自然的活动中接受评价。教师在评价过程中还要善于发现幼儿的闪光点和影响幼儿发展的因素,全面了解幼儿,巧妙利用评价引导幼儿发展。
幼儿是逐步从依赖成人对自己的评价到学会自我评价的,他们从成人的评价中获得对自我的肯定或否定。因此,恰当评价对幼儿行为习惯和品德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主观笼统,有失公正的评价,常常会使幼儿丧失前进的勇气和向上的信心。那么,教师如何使自己的评价趋向正确,并使幼儿能从中不断地产生进取的欲望和向上的动力呢?
首先,教师的评价要符合客观性的原则
在幼儿园,我们不难看到这样评“好孩子”的情景:老师说:“xx这星期吃饭很乖,上课会回答问题,和小朋友也很友好,应该给他评‘好孩子’。”再“民主”一些的做法,便是让似懂非懂的小朋友表决一下。这种面面俱到的评价,看似公正,其实是最容易伤害幼儿的。因为教师费心挖掘那么几个“好孩子”,却忽略了大部分幼儿在同一时间里的努力。一个孩子也许在这一点上没有做好,可在另一个方面却进步了。而老师却在求全责备,对孩子的努力视而不见。孩子如果经常处在这样的评价之中,就会失去信心,甚至会不在乎地说:“我反正评不上好孩子的。”客观的评价,应该看到每个人的进步,对每个小朋友不同程度的进步都能给予恰当而及时的评价。这倒不是说给每个人都评上“好孩子”,那样的话,又是另一种表现得“不公正”了。正确的做法应该将目光顾及到每个孩子的发展与进步。比如说在小班阶段评小红花,只要孩子在某一方面进步,就应给予鼓励。一位小朋友主动扶起摔了一跤的同伴,就可发给他小红花。一位小朋友尝试着自己扣好了扣子,也可发给小红花;一位小朋友上课发言很积极,同样可以发给他小红花。小红花不应成为十全十美的标志,而是教师对幼儿的行为表明的一种肯定态度,它能使幼儿不断感受到教师对他的关注。
这里要注意的是,这种评价是针对幼儿个体的行为的,不能轻易地把幼儿放入群体中与他人作比较。如果我们总是把幼儿的进步与比他强的人相比,那么他永远看不到自己的进步。而且这样的评价是随时随地可以进行的,每个孩子在各种场合都有可能得到老师的表扬和鼓励。在这种情形下,幼儿往往会表现得劲头十足,他得到一次表扬,就期望得到第二次。这种积极的情绪就会一直支持他向成人所期望的方向努力。
其次,评价的手段要符合幼儿的心理特点
幼儿的认识是很直观、具体的,如果仅仅依靠语言的力量,评价很难在幼儿身上收到满意的效果。因此,教师必须采用一些形象有效的手段配合语言来进行评价。同时要注意,采用了一种较为有效的评价手段以后,也不是一劳永逸了,因为从小班到大班,幼儿的心理是在不断发展变化,不断走向成熟的,使用单一的评价手段势必会减弱对幼儿的吸引力,从而使评价失去应有的作用。
一般来说,小班幼儿比较乐意接受小红花。小红花是一个实物,幼儿看得见,摸得着,在受到老师肯定的同时,他可以拥有它。这使得肯定的评价更为直接,更为有力,幼儿以后就乐意重复受到肯定的评价行为,从而使正确的行为得到强化。中班幼儿对小红花的态度就不那么热情了。如果此时继续沿用小班的评价方式,幼儿就会逐渐失去兴趣,并在潜意识里产生一种抵触的情绪。因此,在中班阶段,改换一种评价方式,这本身就是对幼儿成长的一种肯定,他们是乐意接受这种改变的。到了大班,幼儿的眼界显然宽多了,思维也更活跃,他们爱想问题,爱探求未知的世界。如果能利用他们感兴趣、向往的事物来作为评价的手段,就一定会取得很好的效果。比如在我们班,小朋友对地球仪特别感兴趣,热衷于认识全国各大城市,就采用“小飞机飞向北京”的形式,让幼儿通过自己的努力,“飞”过一座座城市,最后“飞向北京”。这种形式果然大受欢迎,“小飞机”像一块磁石,牢牢地吸引着幼儿。孩子们对飞行的过程充满了乐趣,而且这个过程本身也是他不断努力,受到教师肯定的过程。面对这样的过程,孩子们会自觉地调整自己的行为。
再次,评价要注意对幼儿的行为进行分解
一直以来,很多老师习惯于对幼儿的行为进行整体的评价。这实在是“高标准、严要求”的评价方式。对幼儿的行为要做分解,分解出哪些行为是不对的,哪些行为是对的;哪些毛病是常犯的,哪些是偶犯的,甚至是无意中犯的;还有哪些行为看得出有孩子的主观努力,这样,教师就不会去肯定一切,否定一切。只有教师清楚明了,才会使孩子知道哪些事情做错了,要改正;哪些事情做对了,要坚持;哪件事情是无意中发生的,下次要注意了。这样的评价即客观、公正,又使孩子容易接受,并从中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怀,从而获得继续努力的动力。对幼儿的表现作笼统的评价,很容易掐灭他们努力的火花。有时候,孩子一天的努力,会由于自己偶尔一次的淘气而告失败,本来期盼着表扬,会以受到老师的批评而告终。这样的评价就很容易挫伤孩子的积极性。
总之,学会对幼儿的行为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是一项重要的教育技能,而且它具有相当的艺术性,对教育的效果有着相当大的影响。因此,教师必须努力掌握这种技能。
【关键词】自我评价 客观性原则 评价手段 幼儿心理 幼儿行为
对幼儿进行正确评价是幼儿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恰当的评价对幼儿行为习惯和品德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的评价要符合客观性的原则,在评价幼儿前,要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年龄特点等创设有意义的情境,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让幼儿在真实自然的活动中接受评价。教师在评价过程中还要善于发现幼儿的闪光点和影响幼儿发展的因素,全面了解幼儿,巧妙利用评价引导幼儿发展。
幼儿是逐步从依赖成人对自己的评价到学会自我评价的,他们从成人的评价中获得对自我的肯定或否定。因此,恰当评价对幼儿行为习惯和品德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主观笼统,有失公正的评价,常常会使幼儿丧失前进的勇气和向上的信心。那么,教师如何使自己的评价趋向正确,并使幼儿能从中不断地产生进取的欲望和向上的动力呢?
首先,教师的评价要符合客观性的原则
在幼儿园,我们不难看到这样评“好孩子”的情景:老师说:“xx这星期吃饭很乖,上课会回答问题,和小朋友也很友好,应该给他评‘好孩子’。”再“民主”一些的做法,便是让似懂非懂的小朋友表决一下。这种面面俱到的评价,看似公正,其实是最容易伤害幼儿的。因为教师费心挖掘那么几个“好孩子”,却忽略了大部分幼儿在同一时间里的努力。一个孩子也许在这一点上没有做好,可在另一个方面却进步了。而老师却在求全责备,对孩子的努力视而不见。孩子如果经常处在这样的评价之中,就会失去信心,甚至会不在乎地说:“我反正评不上好孩子的。”客观的评价,应该看到每个人的进步,对每个小朋友不同程度的进步都能给予恰当而及时的评价。这倒不是说给每个人都评上“好孩子”,那样的话,又是另一种表现得“不公正”了。正确的做法应该将目光顾及到每个孩子的发展与进步。比如说在小班阶段评小红花,只要孩子在某一方面进步,就应给予鼓励。一位小朋友主动扶起摔了一跤的同伴,就可发给他小红花。一位小朋友尝试着自己扣好了扣子,也可发给小红花;一位小朋友上课发言很积极,同样可以发给他小红花。小红花不应成为十全十美的标志,而是教师对幼儿的行为表明的一种肯定态度,它能使幼儿不断感受到教师对他的关注。
这里要注意的是,这种评价是针对幼儿个体的行为的,不能轻易地把幼儿放入群体中与他人作比较。如果我们总是把幼儿的进步与比他强的人相比,那么他永远看不到自己的进步。而且这样的评价是随时随地可以进行的,每个孩子在各种场合都有可能得到老师的表扬和鼓励。在这种情形下,幼儿往往会表现得劲头十足,他得到一次表扬,就期望得到第二次。这种积极的情绪就会一直支持他向成人所期望的方向努力。
其次,评价的手段要符合幼儿的心理特点
幼儿的认识是很直观、具体的,如果仅仅依靠语言的力量,评价很难在幼儿身上收到满意的效果。因此,教师必须采用一些形象有效的手段配合语言来进行评价。同时要注意,采用了一种较为有效的评价手段以后,也不是一劳永逸了,因为从小班到大班,幼儿的心理是在不断发展变化,不断走向成熟的,使用单一的评价手段势必会减弱对幼儿的吸引力,从而使评价失去应有的作用。
一般来说,小班幼儿比较乐意接受小红花。小红花是一个实物,幼儿看得见,摸得着,在受到老师肯定的同时,他可以拥有它。这使得肯定的评价更为直接,更为有力,幼儿以后就乐意重复受到肯定的评价行为,从而使正确的行为得到强化。中班幼儿对小红花的态度就不那么热情了。如果此时继续沿用小班的评价方式,幼儿就会逐渐失去兴趣,并在潜意识里产生一种抵触的情绪。因此,在中班阶段,改换一种评价方式,这本身就是对幼儿成长的一种肯定,他们是乐意接受这种改变的。到了大班,幼儿的眼界显然宽多了,思维也更活跃,他们爱想问题,爱探求未知的世界。如果能利用他们感兴趣、向往的事物来作为评价的手段,就一定会取得很好的效果。比如在我们班,小朋友对地球仪特别感兴趣,热衷于认识全国各大城市,就采用“小飞机飞向北京”的形式,让幼儿通过自己的努力,“飞”过一座座城市,最后“飞向北京”。这种形式果然大受欢迎,“小飞机”像一块磁石,牢牢地吸引着幼儿。孩子们对飞行的过程充满了乐趣,而且这个过程本身也是他不断努力,受到教师肯定的过程。面对这样的过程,孩子们会自觉地调整自己的行为。
再次,评价要注意对幼儿的行为进行分解
一直以来,很多老师习惯于对幼儿的行为进行整体的评价。这实在是“高标准、严要求”的评价方式。对幼儿的行为要做分解,分解出哪些行为是不对的,哪些行为是对的;哪些毛病是常犯的,哪些是偶犯的,甚至是无意中犯的;还有哪些行为看得出有孩子的主观努力,这样,教师就不会去肯定一切,否定一切。只有教师清楚明了,才会使孩子知道哪些事情做错了,要改正;哪些事情做对了,要坚持;哪件事情是无意中发生的,下次要注意了。这样的评价即客观、公正,又使孩子容易接受,并从中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怀,从而获得继续努力的动力。对幼儿的表现作笼统的评价,很容易掐灭他们努力的火花。有时候,孩子一天的努力,会由于自己偶尔一次的淘气而告失败,本来期盼着表扬,会以受到老师的批评而告终。这样的评价就很容易挫伤孩子的积极性。
总之,学会对幼儿的行为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是一项重要的教育技能,而且它具有相当的艺术性,对教育的效果有着相当大的影响。因此,教师必须努力掌握这种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