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十五次全军院校会议后,我军初步建立了以岗位任职教育为主体的新型院校体系,这标志着军校教育的重心由以学历教育为主向以任职教育为主转型。面对使命、职能和任务的变化,军队院校必须转变观念、理清思路、明确目标、创新对策,在更高的起点上谋划和推进院校教育体系的创新发展。
1 科学分析教育特点,实现任职教育准确定位
概念分析。任职教育是指以解决任职所需的知识、能力、素质为目的的教育。军队任职教育是指军(士)官为适应岗位需要以及逐级晋升需要而进行的职业教育,是以“能力跃升”为核心的应用层面教育,是密切联系实际的更高层次的素质教育。
特点分析。任职教育必须坚持以岗位需要来规范教育过程和教学行为,其主要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教育目的的指向性。任职教育更强调紧密结合工作岗位进行培训,使教育成果能及时运用到工作中。二是教育方式的灵活性。任职教育是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岗位、不同人员的需求,甚至针对某一课题或某一问题的教学活动,不受学科、专业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的约束。三是教育对象的层次性。任职教育有初级、中级和高级等三个层次的教育,而每个层次又因专业、职务的不同区分不同的教育层次。
定位分析。一是教育使命的定位应为全面育人,为部队各类岗位输送合格人才。二是教育功能的定位应是上岗前的岗位专业培训,属于应用性教育。三是教育属性的定位应是以任职需求为牵引、以能力培养为本位的职业教育。
2 准确把握教育理念。加大教学质量建设力度
2,1坚持用信息化思维筹划任职教育
思路决定出路,理念牵引实践。新军事变革的实质就是信息化。作为承担任职教育的院校,要确立为部队信息化建设服务的办学理念,突出培养人才的战略眼光、科学思维、信息素养和实战能力等,形成信息主导、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新特色;要确立服务岗位、特色办学的理念,增强任职教育贴近部队实际、贴近岗位需求、贴近作战任务的岗位指向。
2,2努力构建新型军事人才培养模型
任职教育的最大特点是人才培养目标具有鲜明的岗位指向性,而受训对象的多元性决定了学员需求的多样性。为此,必须紧紧围绕岗位任职需要,坚持有利于增强任职能力、发展后劲、综合素质的原则,科学构建人才培养目标模型,使培养的学员具备丰富的信息知识,掌握先进的信息技术,熟练运用信息化装备,适应未来信息化战争的需要。
2,3用信息化标准建设教学人才队伍
师资力量的强弱决定着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首先,要优化教学人才队伍结构。应确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建设思路,走军职与文职、专职与兼职、现役与非现役相结合之路,实现教学人才由学科型向复合型的转变,加快教学人才队伍的优化整合。其次,要提高教学人才队伍素质。采取重组知识体系、超前培养教学人才、经常开展“成名成家”活动、到部队代职锻炼等方式,提高教学队伍的整体素质。
3 大力创新教育模式,全面推进现代化教学工程
3,1着眼任职能力生成,优化课程教学内容体系
一方面,要以提高学员综合能力为切入点,突出课程设置的综合性。要根据部队需要,对课程设置、学时安排重新进行优化整合,构建与任职教育相匹配、宽口径、跨学科、内容更新、结构优化、体系完备的新型课程模式。
另一方面,要以信息化战争需求为牵引,突出课程设计的应用性。要增强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前瞻性,突出理论指导学员岗位实践的应用性。此外,要以我军新时期的历史使命为落脚点,突出教学训练模式的针对性。
3,2注重改善教学条件,创新任职教育教学手段
首先,要着眼全面满足现代化、信息化教学的整体需求,加大教学设施设备建设力度,为创新任职教育提供技术支撑,不断提升教学训练效益。
其次,要全面扩展院校网络教学功能,真正实现教材讲授、教案辅导、课外咨询、资料查询、问题解答、作业批阅、讨论交流、学术研究等教学功能,满足课内外“分布交互式”的教学需求。在军地高校、科研院所、作战部队等建立安全通畅的信息传输通信网络,为教学提供“资源丰富、信息共享、通畅快捷、安全可靠”的信息网络平台。
3,3加强教学过程监控,完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
教学管理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要改革与任职教育不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制度,在教学组织形式和制度建设上寻求突破和创新;要完善教学考核体系,定期对课程建设的质量进行检查评估;要建立科学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机制,调动教与学的积极性。
1 科学分析教育特点,实现任职教育准确定位
概念分析。任职教育是指以解决任职所需的知识、能力、素质为目的的教育。军队任职教育是指军(士)官为适应岗位需要以及逐级晋升需要而进行的职业教育,是以“能力跃升”为核心的应用层面教育,是密切联系实际的更高层次的素质教育。
特点分析。任职教育必须坚持以岗位需要来规范教育过程和教学行为,其主要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教育目的的指向性。任职教育更强调紧密结合工作岗位进行培训,使教育成果能及时运用到工作中。二是教育方式的灵活性。任职教育是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岗位、不同人员的需求,甚至针对某一课题或某一问题的教学活动,不受学科、专业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的约束。三是教育对象的层次性。任职教育有初级、中级和高级等三个层次的教育,而每个层次又因专业、职务的不同区分不同的教育层次。
定位分析。一是教育使命的定位应为全面育人,为部队各类岗位输送合格人才。二是教育功能的定位应是上岗前的岗位专业培训,属于应用性教育。三是教育属性的定位应是以任职需求为牵引、以能力培养为本位的职业教育。
2 准确把握教育理念。加大教学质量建设力度
2,1坚持用信息化思维筹划任职教育
思路决定出路,理念牵引实践。新军事变革的实质就是信息化。作为承担任职教育的院校,要确立为部队信息化建设服务的办学理念,突出培养人才的战略眼光、科学思维、信息素养和实战能力等,形成信息主导、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新特色;要确立服务岗位、特色办学的理念,增强任职教育贴近部队实际、贴近岗位需求、贴近作战任务的岗位指向。
2,2努力构建新型军事人才培养模型
任职教育的最大特点是人才培养目标具有鲜明的岗位指向性,而受训对象的多元性决定了学员需求的多样性。为此,必须紧紧围绕岗位任职需要,坚持有利于增强任职能力、发展后劲、综合素质的原则,科学构建人才培养目标模型,使培养的学员具备丰富的信息知识,掌握先进的信息技术,熟练运用信息化装备,适应未来信息化战争的需要。
2,3用信息化标准建设教学人才队伍
师资力量的强弱决定着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首先,要优化教学人才队伍结构。应确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建设思路,走军职与文职、专职与兼职、现役与非现役相结合之路,实现教学人才由学科型向复合型的转变,加快教学人才队伍的优化整合。其次,要提高教学人才队伍素质。采取重组知识体系、超前培养教学人才、经常开展“成名成家”活动、到部队代职锻炼等方式,提高教学队伍的整体素质。
3 大力创新教育模式,全面推进现代化教学工程
3,1着眼任职能力生成,优化课程教学内容体系
一方面,要以提高学员综合能力为切入点,突出课程设置的综合性。要根据部队需要,对课程设置、学时安排重新进行优化整合,构建与任职教育相匹配、宽口径、跨学科、内容更新、结构优化、体系完备的新型课程模式。
另一方面,要以信息化战争需求为牵引,突出课程设计的应用性。要增强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前瞻性,突出理论指导学员岗位实践的应用性。此外,要以我军新时期的历史使命为落脚点,突出教学训练模式的针对性。
3,2注重改善教学条件,创新任职教育教学手段
首先,要着眼全面满足现代化、信息化教学的整体需求,加大教学设施设备建设力度,为创新任职教育提供技术支撑,不断提升教学训练效益。
其次,要全面扩展院校网络教学功能,真正实现教材讲授、教案辅导、课外咨询、资料查询、问题解答、作业批阅、讨论交流、学术研究等教学功能,满足课内外“分布交互式”的教学需求。在军地高校、科研院所、作战部队等建立安全通畅的信息传输通信网络,为教学提供“资源丰富、信息共享、通畅快捷、安全可靠”的信息网络平台。
3,3加强教学过程监控,完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
教学管理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要改革与任职教育不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制度,在教学组织形式和制度建设上寻求突破和创新;要完善教学考核体系,定期对课程建设的质量进行检查评估;要建立科学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机制,调动教与学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