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教育认证视阈下Web应用开发课程群建设

来源 :电脑知识与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yu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Web应用开发课程群建设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目标,在与企业深度合作的背景下,依据相关岗位能力需求分析重组课程体系、精炼课程内容,校企共建教学团队、教学资源和实践教学平台,改革考核方法,从而实现工程教育与工业界对接,提高工程人才的培养质量。
  关键词: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课程群;教学团队;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8)27-0014-03
  Construction of Web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Course Group under the Engineering Education Accreditation
  GAO Yan, ZHOU Rong, SONG Dong-xing, YAN Hai-ying
  (Schoo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hangsh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hangshu 215500, China)
  Abstract:The aim of the group construction of Web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course is to certificate engineering education accreditation. In the situation of cooperating deeply with the company, the cooperation includes three parts: the reorganization of the courses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 analysis of the positions, the course content improvement, the establishment of training resources, practical platform and training team. Therefore, the cooperation implements the connection between engineering education and industrial company ,and then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training.
  Key words:engineeringeducation accreditation; course group; teaching team;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工程教育專业认证是国际通行的工程教育质量保障制度,也是实现工程教育国际互认和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的重要基础,是实现工程教育与工业界对接,提升工程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1-3]课程群建设是近年来课程建设改革的一个发展趋势。一般认为“课程群”是为完善同一施教对象的认知结构,而将本专业或跨专业培养方案中若干门在知识、方法、问题等方面有着逻辑联系的课程加以整合而成的课程体系[4]。
  将相通的若干门课程整合成课程群,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目标,密切与工业界的联系,校企共建教学团队,有利于发挥集群效应,全面提高工程教育质量。
  1 当前Web应用开发教学现状[5-7]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Web应用开发人才需求呈几何倍数增长。Web应用开发包括前端(PC端、移动端)和后端,技术性强,实用性强,内容多,更新速度快,需要通过在不同学期开设的多门课程来学习。这些课程大多是专业选修课和实践训练,任课教师各自负责课程建设,互相之间交流不畅,课程之间缺乏联系,使得学生的知识连贯性差,知识不能内化,缺乏项目整体规划和设计能力,也不利于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2 Web应用开发教学改革思路
  工程教育“回归工程”的内涵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重视工程系统及其背景;二注重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三是按照“整合”或“集成”改革或者重构现有课程。[8]
  1) Web应用程序基于B/S模式,分为前端和后端。前端主要包括Web页面的结构、视觉表现以及用户交互实现;后端的主要功能是给前端提供请求服务、与数据库进行交互,以及平台性能等。根据对各岗位能力需求的调研与分析,合理调整课程设置,并将这些内在联系紧密的课程“整合”为课程群(如图1)进行建设,以适应新的形势和新的要求。
  2) 任课教师组成教学团队,由团队负责人组织课程群建设。教学团队保障了教师之间交流的制度化与实效化,有利于发挥各自优势,合作研究教学问题,共建共享教学资源。
  3) 打破课程间的壁垒,站在更高的起点对课程群进行统一的规划和设计,课程既保持独立性又有延续性、系统性,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4) 课程群建设的各个方面,包括教学团队、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考核方法、质量监控和反馈,尤其实践教学环节,企业都深度参与,使课程群建设更贴近于企业的实际需求,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工程能力和职业素养。
  3 Web应用开发课程群建设实践
  Web应用开发课程群建设主要从加强校企合作、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团队、完善教学资源、强化实践教学、改革考核方法等方面展开,努力提升工程人才培养质量。
  3.1 加强校企深度合作
  工程教育认证采用“成果导向”的认证标准。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学习成果对照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来评价工程教育的有效性,遵循“行业需求→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资源”的教学设计理念。[9]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企业最有发言权。工程教育必须注重与企业的联系,充分了解行业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才能使人才培养更贴近实际需求,才能让教育教学改革更有意义。   课程群建设非常重视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实践类课程聘用企业工程师授课,学校教师与企业工程师以课程群建设为平台组成教学团队,围绕共同的目标和任务,协同开展教学与科研工作,取长补短,形成合力,从而提高团队整体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企业提供仿真实训场所和真实项目案例,使教师和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了解企业、了解生产第一线,提高工程实践能力。学校为企业提供科研设备和科技服务,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实现了“企业得到人才、学生得到技能、学校得到发展”的三赢局面。[10]
  3.2 精炼教学内容
  课程群建设不是简单的课程组合[11],而是在更高层次上的系统性规划和建设,是从相对综合的角度对课程知识体系的重组和融合。
  根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12]之毕业要求“3.具有运用工程基础知识和本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系统的工程实践学习经历” “4.具备设计和实施工程实验的能力,并能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课程群建设立足于教学大纲与教学计划的一体化设计,教学内容根据当前Web应用开发的技术发展不断更新和优化,明确课程内容的分配,理顺知识与技能之间的关联,避免课程之间的知识重复或脱节,保证课程的独立性以及课程群的系统性,从而融合成一个面向应用的系统知识空间(如图2所示),提升学生认知的整体性。
  知识体系分为基础层、提高层、拓展层和综合应用层。基础层:Web前端技术基础介绍前端开发三大主流技术HTML、CSS和JavaScript的基础语法及基本应用,以及UI交互和网站架构设计。后端开发语言有多种,这里以JavaWeb方向为例,JSP/Servelet程序设计介绍使用Java编程语言开发Servlet、JSP页面。提高层:Web前端高级应用介绍Ajax、jQuery技术以及常用的前端框架;Java企业级开发介绍使用轻量级框架SSM编写企业级应用的能力。移动计算技术介绍基于Android的移动应用程序开发。拓展层主要通过选修课学习或自学:基于开源技术的Web开发实践通过介绍一些著名的开源项目及二次开发方法,使学生能够以最短的时间从事Web项目开发。
  综合应用层包括Web项目实训、技能与工程训练,由校企联合实施,让学生在企业环境中,学习和掌握商用技术框架和开发工具,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掌握实际工作技能,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并提高职业素养。
  3.3 更新教学方法
  工程教育认证注重产出和实际成效[13],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由“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才能提高学习效果。
  教学团队从工程实际问题中提煉教学案例,通过对案例的分析、讨论和总结,使学生不仅掌握知识,并且提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讲课过程中,经常通过提问和讨论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从灌输式教学向对话式教学转变。以企业真实项目进行训练,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职业素养。建设网络学习平台,成为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从封闭课堂向开放课堂转变,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终身学习的意识。
  3.4 完善教学资源
  课程群依据“一体化设计,分层次建设”的原则[14],完善了各门课程的基础教学资源,包括:教学文件、教学课件、数字化教材、教学素材、教学案例、测试题库等,覆盖了Web应用开发的相关知识点和技能点。引入来源于实际工程问题的案例和项目,将知识点和技能点的讲授分层次贯穿在项目实现中。如学习前端知识时,可以把后端视为固定调用,暂时不用深究其所以然;学习后端开发时,可以直接使用已经实现的前端,从而给学生一个全局的视角。一体化设计的课程群学习平台,以思维导图进行导学,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方便师生交流,实现优质资源共享。
  课程群共享共建的成果,不会因人员的变动而流失,从而能够积累建设成果,不断完善和提高。
  3.5 构建递进式多维实践教学体系
  工程教育强调培养过程与生产实践的结合,将实践作为贯通专业知识和集合专业技能的重要教学活动[15]。为了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课程群强化了实践教学环节的建设与实施,构建“课内课外结合、校内校外交替、实践创新融合”的多维化、分阶段实践教学体系。
  1) “专业技能—专业综合—职业综合”逐层递进,创新创业有机补充,全方位强化实践能力培养。专业技能模块包括课程实验和课程设计,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专业综合模块(项目实训)重点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职业综合模块(技能与工程训练)仿真企业工作环境,使学生积累工作经验,感受企业文化,培养职业素养;创新创业模块是第一课堂的延伸和补充,通过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活动,包括创新训练、学科竞赛、科技立项等,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实现个性发展。
  2) “专业实验室—开放实验室—园区实训基地—企业实习基地”优势互补,提供良好的实践教学条件。课程实验在实验室实施,由任课教师指导;课程实训、项目实训暑假在园区实训基地实施,由企业工程师和教师共同指导;技能与工程训练、生产实习大四在企业实训实习基地实施,由企业工程师指导;创新创业模块在开放实验室或校企联合实验室实施,由教师和企业工程师联合指导。
  3) “实验—案例—项目”贯通,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课程实验减少了验证型实验内容,增加了综合性、设计型实验,使学生对课程知识有更加全面的理解。教学案例从企业项目中提炼,加强教学案例与实际应用的契合度,加强教学案例之间的有机联系。项目训练通过完成一个实际项目让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从而锻炼各种职业能力,实现学校培养与企业需求的对接。
  3.6 改革考核方式
  Web应用开发兼具实践性和创新性,不适合采用卷面考试,而课程设计如果不细化考核指标则易流于形式。教学团队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重点,采用过程性多元化考核方式(如表1所示),全面考核学生的学习效果,并及时反馈。[16]   1) 网络学习平台有自测题,由学生进行在线的单元测试和期末测试,考查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点的掌握情况;同时将学生课堂学习情况、网络自主学习情况、参与学习讨论情况等纳入平时成绩,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 实验结果不仅要求当堂提交,还要展示效果和回答问题,督促学生扎扎实实地完成每个实验任务,提高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期末课程设计可以分组完成,小组内进行成果展示及答辩,并对成员的团队表现进行评定,教师再结合项目完成情况评定成绩,从而对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进行综合评价。
  4) 相关的竞赛获奖作品或项目开发,可代替相应实验(实训)考核,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和特长,鼓励学生个性发展。
  4 Web应用开发课程群建设成效
  Web应用开发课程群建设2年来,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形成相对稳定的教学团队,成员之间的交流形成制度化;2)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过程,提高了课程教学与企业需求的契合度;3)优化课程体系,避免了教学内容的重复或缺失,突出知识和技能之间的联系,有利于培养综合应用能力;4)完善了教学资源建设,提供一体化的网络教学平台,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5)强化了实践教学,以企业环境和真实项目进行训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工程能力和职业素養;6)采用案例/项目驱动的教学方式以及以过程性多元化考核,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习效果。
  教学过程中,教学团队分阶段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考核,采用随机走访、座谈会、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学生、合作企业、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对课程达成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了较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明显改善,学生的综合能力大大提升。但同时也反馈了一些意见,如教学内容不能及时跟上技术的快速发展,教学过程过于松散等,将作为进一步改进课程群建设的依据。
  5 结束语
  Web应用开发课程群建设得益于校企良性合作机制,从培养方案制订、课程内容整合、教学团队建设到实践能力培养,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将学校通用标准和行业企业标准相结合,提高了人才培养和企业需求的契合度。
  课程间的紧密联系,促进了教师间紧密合作与交流,有利于学生全面掌握知识和技能,显现出集群化优势。下一步将在教材、教学案例、实训项目以及一体化运行平台等方面继续加强建设,争创精品。
  参考文献:
  [1] 陆勇. 浅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与地方本科高校工程教育改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6):157-161.
  [2] 王莹玥.德国高等工程教育认证制度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7.3.
  [3] 余寿文.工程教育评估与认证及其思考[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3):1-6.
  [4] 李慧仙. 高校课程群的建设及评审体系[J]. 理工高教研究, 2006,25(5):124-125.
  [5] 郭晓梅.基于web开发的课程教学实践研究[J]. 科技经济导刊. 2017(24):154.
  [6] 吴曦德.构建共享型校企合作的web应用开发课程实训平台的探索与研究. 2015(1):186-187.
  [7] 郎振红.翻转课堂在Web程序开发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2):151-154.
  [8] 周爱军.工程教育认证理念和特点[EB/OL].https://www.baidu.com, 2015.
  [9] 董耐婷,韩燕.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对大学外语教育的启示.外语界,2015(4):58-65.
  [10] 百度百科.校企合作[EB/OL].https://baike.baidu.com/item/校企合作/8851193?fr=aladdin.
  [11] 曹滨,王莹. 后现代高校课程群建设思路及原则研究[J]. 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9(6):36-37.
  [12] 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工程教育认证标准(2015版). 2015.3.
  [13] 林健.工程教育认证与工程教育改革和发展[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2):10-19
  [14] 谢晓兰,谷晓峰.程序设计类课程群的建设研究[J]. 考试周刊,2016(23):113-114.
  [15] 李祥. 应用型软件技术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路[J]. 计算机教育,2007(8):72-74
  [16] 闫海英,等.应用型本科计算机专业课程考核方法的改革与实践[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7,34(2):186-200.
  [通联编辑: ]
其他文献
研究了添加n—SiC多元PTFE复合材料磨损形貌特征。研究认为:在载荷P=200N、滑动速度为0.42m/s、试验时间2h试验条件下,未添加n-SiC的多元PTFE复合材料的磨损机理是以粘着磨损为主
摘 要 紫砂壶不仅仅是实用器皿,而且还具有许多象征意义和欣赏价值。在我国这样一个喜欢品茗的国度里,社会对于茶具的需求无疑是巨大的。为什么人们最后锁定了紫砂壶呢?这是由于一把小小的紫砂壶,能把中华文化的许多奥妙之处展现得淋漓尽致。在紫砂壶身上,我们可以形象地了解中国文化。  关键词 紫砂;顶天立地茶具;象征意义  中国人喝茶有着悠久的历史,从喝煮茶到吃点茶,再到冲泡散茶,最终紫砂壶在中国的茶文化发展
中国科协为激励广大科技人员自主创新,倡导和鼓励我国科技工作者将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发表在国内学术期刊,吸引国内外优秀作者投稿,提高我国科技期刊的学术质量和水平,为国家科技创
为防止热喷涂过程中FeS的氧化烧损,采用化学镀方法对平均粒径为31 (m(400目)的FeS粉末进行化学镀镍,制备出了FeS粉末表面完整包覆镍的适合热喷涂的复合粉末.利用正交试验优化出
针对内燃机车16V280ZJ型柴油机连杆的微动损伤,在失效分析和接触力学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表面工程技术可行性方案的比较,确定了固体润滑涂层的表面处理方案。研究采用了极图法,对
制备了由FeO4粉、Ni/Al粉和超细铝粉组成的FeO4基一次喷涂粉末,用抛光至镜面的试样研究了喷涂层的形成特征,用XRD、SEM对其等离子喷涂层的组织与相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FeO4
在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中,姗姗来迟的英军”弓箭手’(Bowman)战术无线电通信系统首次投入使用。这项1988年批准计划、1991年开始实施,本想在1995年装备部队、实际上2004年才正
摘 要 佛教自东汉传入我国以来,其思想与文化对我国的哲学、文学、艺术及民间风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因而深入人心。宜兴是千年古陶都,以紫砂为代表的宜兴陶瓷,既有日用性,又有观赏性,赏用兼优、理趣相融,蕴含着包括佛教文化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佛教文化与陶瓷文化的交汇融合,使阳羡的历史文化更加辉煌灿烂。  关键词 禅心壶;紫砂;佛教文化  宜兴陶瓷门类繁多,历史悠久,紫砂乃是其中的后起
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取决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少数民族地区虽然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是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依然落后。民族地区自然资源利用补偿模式的探索关系着民族地区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的成败,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我国少数民族地区自然资源利用补偿机制还存在诸多问题,需要采取相应对策加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