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道德教育作为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国家命运,日益引起全社会的重视,但对于道德教育的评价始终没有固定的标准,难免会出现问题。个人平衡计分卡与道德评价,一个是管理自我、实现自我不断完善的有效方法,另一个是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可靠途径。作为两种不同管理方法,具有一定的互通性。
关键词:个人平衡计分卡;德行悖论;大学生道德评价
德者,本也。一直以来,道德评价在道德生活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但人们对于道德评价的标准应该是什么却存在很大的分歧。特别是对于高等学校来讲,立德树人不仅仅是立身之本,更是人才培养的最根本要求。本文将从现行道德评价方法在实际操作中的缺陷入手,着重讨论造成缺陷产生的原因,分析个人平衡计分卡管理理论用于道德评价的可行性。
一、 现行道德评价方法在实际操作中的缺陷
目前,大部分高等学校对学生道德评价的方法脱胎于传统的大学生品行评价方式,即:操行评定。尽管各高校对大学生的道德评价方法都进行了所谓的大胆地探索与改革,不仅将学生的学习进行量化考核,而且将大量的隐性道德表现强行量化,“科学”赋予分值并写入学生手册,表面看整个道德评价系统运行完美,始终在各级领导、部门掌控之下,评定内容广泛、评定项目精细,学生乐于接受,学校易于操作,家长也没有不同意见。但实际上,不论评价的形式还是指导思想,始终没有脱离孔子察言观行的“道德评价”学说范畴。特别是近代以来,道德标准深受西方“基于价值判断而作出选择”的片面功利主义思想影响,学校不停地将德育“软条件”人为地转化成“硬指标”,“创造性地”与表彰先进、评定奖学金、入党等学生切身利益挂钩,企图通过学分制来“客观”反映学生的道德状况和学校道德教育效果的方法,偏离了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轨道,使学生误解了道德的本质,产生了分数越高道德也越高的错觉,从而盲目追求“最大价值”,道德情感匮乏、道德行为麻木,对脱离学校道德评价体系的社会道德要求毫无反应,发生道德失范等现象。另外,过分强调道德的规范作用和德育的即时效应,人为割裂德育与智育、体育之间的联系,导致学生道德实践定位偏移,德育工作从“教育的目的”沦落为“教育的工具”,学校德育耐心缺失,育人功能式微。
二、 道德评价方法出现缺陷的主要原因
大学生正处于青少年向成年人转型阶段,兼具青年人的浮躁和成年人的成熟,他们具有强烈的好奇与探知的欲望,学习的是“大学”之道,培养的是“治国安邦”,需要在有限的时间里不断地学习理论和实践新东西,为适应社会积累经验,不同于中小学生,他们对于来自社会生活的道德诉求有着更加明确的需求。目前来看,他们中90后占绝大多数,00后也有一部分,经过了信息大爆发的洗礼,理想观念、行为准则和价值取向相较二十一世纪初,发生了巨大变化,在进入高校之前的道德实践基本为零,道德认知主要来源于父母的言传身教和社会、网络的耳濡目染,道德认知本身存在一定偏差。一方面,他们自诩“成年人”,有强烈而盲目的自信,急切地想要摆脱“学生思维”,用成年人视角透视自我、审视自我,思考人生的价值与个人抱负,但又对自身存有怀疑,认为自身能力不足,对平衡学校、家庭、社会之间不同角色的关系心有余而力不足,及至在求职、社交等方面遭遇挫折时,开始不断地否定自我与怀疑自我。另一方面,缺乏基本的辩证能力和对知行合一的认识,对于近年来社会上发生的道德事件,诸如让座引起的对“道德绑架”行为的声讨、刺死辱母者案引发的法律与道德的反思等热点事件,易受网络舆论、大众传媒影响,人云亦云,以从所谓不同角度、价值衡量道德行为为乐趣,表现出对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把握不准,内心极度敏感复杂、缺乏直面现实的勇气,特别是在面对本应得到保护的群体反而饱受伤害,原本站在道德的高峰却又突然之间跌落悬崖的反转时,不惜胡搅蛮缠,宁可做一名搅局者,也不愿“第一个吃螃蟹”,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相悖,这种悖论导致他们纠结、迷茫,分不清对与错,失去了批判力。另外一个原因,也是最为根本的原因在于,基于行为主义心理学的道德量化评价本身是无助于学生道德发展的。马克思认为:自律是道德的基础,他律是宗教的基础。引申开来,可以认为个人意志的自由是道德评价的基本前提。而现行条件下的道德量化评价方法,不外乎弹性测量法、积分加评语法、数理统计法、综合评判法和纪实评定法,不论形式如何变化,有两个内容都是不容忽略的,一个是学校对学生在一定时期内的行为预期,另一个则是可控范围内的行为分值的确定,而学生恰恰对分数最为敏感,学校正是利用学生对分数的敏感心理,通过道德分数对学生的预期行为进行控制,建立刺激-反应联结,在不断地机械的重复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强化学生的“符合规范的行为”,消除“不符合规范的行为”。不可否认的是,这种教育方法本身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其有意忽略省察学生意志是否善良的行为,有悖于道德的本质特征,学生展现个人价值和尊严的诉求得不到完全满足,最终将会弱化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意识,形成“人学空场”,阻隔学生道德的发展。综上,不难看出,道德评价对学生道德水平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但由于其自身固有的缺陷,制约了学生道德认知的发展和学校德育工作水平的提升。
三、 个人平衡计分卡用于道德评价的可行性
兰佩萨德于2003年提出了个人平衡计分卡(Personal Balanced Scorecard)的概念,作为一种人才管理理论,它通过平衡个人目标与集体愿景,实现集体可持续发展,从而激发个人潜能、改变个人行为。在设计理念、实际操作等都与道德评价方法具有较高的相似性。
两种管理方法设计的核心理念一致。平衡,作为个人平衡计分卡的核心理念,主要用于解决增长与发展之间的矛盾,在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之间、组织内部与组织外部之间、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之间、前滞指标与滞后指标之间寻求平衡,以保证组织的持续发展。同样的,道德评价的核心理念也是平衡,它追求的是学生强化自身的主观需要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的统一,存在于学生道德发展的整个进程。正如国家对不同层级学生的培养目标,无不体现着平衡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促进共同发展的根本要求。以日常行为规范为例,从入学开始,不论是小学生、中学生,还是大学生都要遵守实践日常行为规范,随着年龄的增长,认知水平的提升,日常行为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及至学生走向社会,他们已经可以被称为符合公民基本道德行为准则、基本满足社会需要的高级专业人才。
两种管理方法基础作用对象的“属性”相似。简单理解,属性就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性质,世间万物皆有属性。个人平衡计分卡,是对传统的以财务衡量业绩指标的评价体系的改进,尽管加入了未来驱动因素,但基础仍然是财务指标。那么,从会计要素的确认与计量方面考虑,财务指标合理的评价应当来源于对过去已经发生的事项的确认,现在正在发生的和未来即将发生的事项仅可以作为对财务指标的预期,而不能作为对财务指标评价的主要因素。通常认为,人身上最神秘和让人惊叹的则是他的行为的不可预测性,基于此,对学生来说,个人未来行为是部分可控的,甚至从评定的角度来看,一部分是可以预测的,但绝大的可能是不可预测的,因此道德评价的依据主要来源应是过去一定时间内已经发生行为的判定,而不是對未来行为的预期。
此外,英国教育理论家怀特海认为:教育的目的是激发和引导学生的自我发展。因而,将个人平衡计分卡管理理论用于道德评价,其目的不在于重构评价体系,而在于激发学生内在动力,以弥补现行道德评价方法给学生道德发展带来的伤害,帮助学生走出道德困境。学生通过“戴明环循环(PDCA)”,即计划(Plan)—实施(Do)—改进(Check)—挑战(Action)周而复始的循环,实现平衡-不平衡-新平衡的平衡循环,免于在无数琐碎而繁杂的事件上消耗精力,拖滞学生成长、前进的脚步。进而,学生可以通过对个人平衡计分卡八个维度、四个视角的重新定义,对自身情况建立更加直观、立体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富有弹性的目标,不同目标的制定要同时满足有通过努力实现的可能、学生兴趣可以持续保持两个基本条件,随着目标值的攀升,学生的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也在不断地超越,最终实现完美理想人格。
参考文献:
[1]尹伟.道德量化评价的反思与超越[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
[2]李东格.论大学生道德认知能力的发展[J].现代交际,2017(19):108.
[3]休伯特·兰佩萨德.个人平衡计分卡[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姜睿,天津市,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
关键词:个人平衡计分卡;德行悖论;大学生道德评价
德者,本也。一直以来,道德评价在道德生活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但人们对于道德评价的标准应该是什么却存在很大的分歧。特别是对于高等学校来讲,立德树人不仅仅是立身之本,更是人才培养的最根本要求。本文将从现行道德评价方法在实际操作中的缺陷入手,着重讨论造成缺陷产生的原因,分析个人平衡计分卡管理理论用于道德评价的可行性。
一、 现行道德评价方法在实际操作中的缺陷
目前,大部分高等学校对学生道德评价的方法脱胎于传统的大学生品行评价方式,即:操行评定。尽管各高校对大学生的道德评价方法都进行了所谓的大胆地探索与改革,不仅将学生的学习进行量化考核,而且将大量的隐性道德表现强行量化,“科学”赋予分值并写入学生手册,表面看整个道德评价系统运行完美,始终在各级领导、部门掌控之下,评定内容广泛、评定项目精细,学生乐于接受,学校易于操作,家长也没有不同意见。但实际上,不论评价的形式还是指导思想,始终没有脱离孔子察言观行的“道德评价”学说范畴。特别是近代以来,道德标准深受西方“基于价值判断而作出选择”的片面功利主义思想影响,学校不停地将德育“软条件”人为地转化成“硬指标”,“创造性地”与表彰先进、评定奖学金、入党等学生切身利益挂钩,企图通过学分制来“客观”反映学生的道德状况和学校道德教育效果的方法,偏离了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轨道,使学生误解了道德的本质,产生了分数越高道德也越高的错觉,从而盲目追求“最大价值”,道德情感匮乏、道德行为麻木,对脱离学校道德评价体系的社会道德要求毫无反应,发生道德失范等现象。另外,过分强调道德的规范作用和德育的即时效应,人为割裂德育与智育、体育之间的联系,导致学生道德实践定位偏移,德育工作从“教育的目的”沦落为“教育的工具”,学校德育耐心缺失,育人功能式微。
二、 道德评价方法出现缺陷的主要原因
大学生正处于青少年向成年人转型阶段,兼具青年人的浮躁和成年人的成熟,他们具有强烈的好奇与探知的欲望,学习的是“大学”之道,培养的是“治国安邦”,需要在有限的时间里不断地学习理论和实践新东西,为适应社会积累经验,不同于中小学生,他们对于来自社会生活的道德诉求有着更加明确的需求。目前来看,他们中90后占绝大多数,00后也有一部分,经过了信息大爆发的洗礼,理想观念、行为准则和价值取向相较二十一世纪初,发生了巨大变化,在进入高校之前的道德实践基本为零,道德认知主要来源于父母的言传身教和社会、网络的耳濡目染,道德认知本身存在一定偏差。一方面,他们自诩“成年人”,有强烈而盲目的自信,急切地想要摆脱“学生思维”,用成年人视角透视自我、审视自我,思考人生的价值与个人抱负,但又对自身存有怀疑,认为自身能力不足,对平衡学校、家庭、社会之间不同角色的关系心有余而力不足,及至在求职、社交等方面遭遇挫折时,开始不断地否定自我与怀疑自我。另一方面,缺乏基本的辩证能力和对知行合一的认识,对于近年来社会上发生的道德事件,诸如让座引起的对“道德绑架”行为的声讨、刺死辱母者案引发的法律与道德的反思等热点事件,易受网络舆论、大众传媒影响,人云亦云,以从所谓不同角度、价值衡量道德行为为乐趣,表现出对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把握不准,内心极度敏感复杂、缺乏直面现实的勇气,特别是在面对本应得到保护的群体反而饱受伤害,原本站在道德的高峰却又突然之间跌落悬崖的反转时,不惜胡搅蛮缠,宁可做一名搅局者,也不愿“第一个吃螃蟹”,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相悖,这种悖论导致他们纠结、迷茫,分不清对与错,失去了批判力。另外一个原因,也是最为根本的原因在于,基于行为主义心理学的道德量化评价本身是无助于学生道德发展的。马克思认为:自律是道德的基础,他律是宗教的基础。引申开来,可以认为个人意志的自由是道德评价的基本前提。而现行条件下的道德量化评价方法,不外乎弹性测量法、积分加评语法、数理统计法、综合评判法和纪实评定法,不论形式如何变化,有两个内容都是不容忽略的,一个是学校对学生在一定时期内的行为预期,另一个则是可控范围内的行为分值的确定,而学生恰恰对分数最为敏感,学校正是利用学生对分数的敏感心理,通过道德分数对学生的预期行为进行控制,建立刺激-反应联结,在不断地机械的重复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强化学生的“符合规范的行为”,消除“不符合规范的行为”。不可否认的是,这种教育方法本身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其有意忽略省察学生意志是否善良的行为,有悖于道德的本质特征,学生展现个人价值和尊严的诉求得不到完全满足,最终将会弱化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意识,形成“人学空场”,阻隔学生道德的发展。综上,不难看出,道德评价对学生道德水平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但由于其自身固有的缺陷,制约了学生道德认知的发展和学校德育工作水平的提升。
三、 个人平衡计分卡用于道德评价的可行性
兰佩萨德于2003年提出了个人平衡计分卡(Personal Balanced Scorecard)的概念,作为一种人才管理理论,它通过平衡个人目标与集体愿景,实现集体可持续发展,从而激发个人潜能、改变个人行为。在设计理念、实际操作等都与道德评价方法具有较高的相似性。
两种管理方法设计的核心理念一致。平衡,作为个人平衡计分卡的核心理念,主要用于解决增长与发展之间的矛盾,在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之间、组织内部与组织外部之间、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之间、前滞指标与滞后指标之间寻求平衡,以保证组织的持续发展。同样的,道德评价的核心理念也是平衡,它追求的是学生强化自身的主观需要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的统一,存在于学生道德发展的整个进程。正如国家对不同层级学生的培养目标,无不体现着平衡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促进共同发展的根本要求。以日常行为规范为例,从入学开始,不论是小学生、中学生,还是大学生都要遵守实践日常行为规范,随着年龄的增长,认知水平的提升,日常行为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及至学生走向社会,他们已经可以被称为符合公民基本道德行为准则、基本满足社会需要的高级专业人才。
两种管理方法基础作用对象的“属性”相似。简单理解,属性就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性质,世间万物皆有属性。个人平衡计分卡,是对传统的以财务衡量业绩指标的评价体系的改进,尽管加入了未来驱动因素,但基础仍然是财务指标。那么,从会计要素的确认与计量方面考虑,财务指标合理的评价应当来源于对过去已经发生的事项的确认,现在正在发生的和未来即将发生的事项仅可以作为对财务指标的预期,而不能作为对财务指标评价的主要因素。通常认为,人身上最神秘和让人惊叹的则是他的行为的不可预测性,基于此,对学生来说,个人未来行为是部分可控的,甚至从评定的角度来看,一部分是可以预测的,但绝大的可能是不可预测的,因此道德评价的依据主要来源应是过去一定时间内已经发生行为的判定,而不是對未来行为的预期。
此外,英国教育理论家怀特海认为:教育的目的是激发和引导学生的自我发展。因而,将个人平衡计分卡管理理论用于道德评价,其目的不在于重构评价体系,而在于激发学生内在动力,以弥补现行道德评价方法给学生道德发展带来的伤害,帮助学生走出道德困境。学生通过“戴明环循环(PDCA)”,即计划(Plan)—实施(Do)—改进(Check)—挑战(Action)周而复始的循环,实现平衡-不平衡-新平衡的平衡循环,免于在无数琐碎而繁杂的事件上消耗精力,拖滞学生成长、前进的脚步。进而,学生可以通过对个人平衡计分卡八个维度、四个视角的重新定义,对自身情况建立更加直观、立体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富有弹性的目标,不同目标的制定要同时满足有通过努力实现的可能、学生兴趣可以持续保持两个基本条件,随着目标值的攀升,学生的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也在不断地超越,最终实现完美理想人格。
参考文献:
[1]尹伟.道德量化评价的反思与超越[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
[2]李东格.论大学生道德认知能力的发展[J].现代交际,2017(19):108.
[3]休伯特·兰佩萨德.个人平衡计分卡[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姜睿,天津市,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