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字化管理是以提高生产效率、减轻劳动强度,提升安全保障水平、降低安全风险为建设目标,并通过劳动组织架构和生产组织方式的变革,实现油气田管理现代化。为了满足数字化升级改造及新型劳动组织架构对员工技能素质的需求,持续做好数字化管理模式下的员工技能培训工作,是油田高标准管理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数字化管理 技能培训
【分类号】:F299.27
一、目前现状:
自2009年第一期数字化设施运行至今,各基层生产单位人员数字化应用及计算机操作等相关知识欠缺,还不能适应新型劳动组织架构的要求,对数字化应用软件的操作能力、维护能力和日常生产管理能力等知识存在严重脱轨,目前我区员工队伍结构复杂,偏于年轻化,移交员工多,新入厂员工多,员工技术素质参差不齐,数字化管理培训难度大,严重影响采油区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探索数字化变革下的员工培训思路,促进人力资料开发
(一)健全培训体系,完善组织保障
建立建全“三级”培训体系,“作业区—应急班—班站”培训管理体系。
“作业区”培训机构是员工教育培训工作的组织实施层。设立员工教育培训专职管理岗位,建立数字化操作技能培训基地,重点抓好管理層数字化培训,新员工入厂教育和操作员工的日常培训。
“应急班”培训机构是操作员工岗位适应性培训的操作层。依托技师培训力量,主要负责员工现场数字化的平台应用及井场视频监控知识培训,结合生产组织特点开展流动培训、多媒体教学、现场讲解学习,指导班站长搞好数字化岗位培训。
“班站”培训机构是岗位适应性培训的基本单元。以班站长为培训骨干,主要负责岗位员工的数字化现场操作应用,结合数字化要求开展师带徒等培训活动,指导员工自学,落实 “岗位天天练”等行之有效的数字化管理强化培训。
“三级”培训管理体系和培训网络的建立,逐级落实了培训的组织基础,做到事事有人管,为数字化油田高标准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成立培训基地,整合培训资源
根据作业区员工技能素质特点,建立“两区一室”员工培训基地,“两区”指的是模拟演练区和实践操作区,“一室”为员工培训室。其中:模拟演练区:通过对日常生产中涉及的压力变送器、温度变送器进行现场安装维修作业等进行现场模拟演练;实践操作区主要主员工对井场的自动投球器、抽油机远程启停模块进行实践操作;员工培训室:主要通过多媒体教学,让员工充分掌握数字化理论知识,为数字化油田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实行签字制度,建立员工培训长效机制
为了对员工培训过程实施有效监督,实行了员工培训签字制度。所有员工培训活动,都必须填写《员工培训签到表》,如实记录培训课题、培训教师、培训时间、培训课时等内容,保证员工培训工作能够按照既定的计划运行,完成培训任务。
(四)合理配置资源,创新培训模式,实行分级分类培训
根据不同岗位不同工作年限,制定出了适合本作业区的独特创新思路,从管理层---骨干层---操作层,更细更实的为各个层面全员的数字化管理提升拉开序幕,使员工从思想上---管理上---操作上均分级分类培训,增强了各个层面培训的针对性。
管理层:数字化应用维护由作业区组织技术人员、厂家、厂培训站进行培训。
骨干层:数字化现场维护、操作应用由作业区组织专人进行现场培训指导。
操作层:作业区成立数字化培训小组,由培训岗牵头,数字化岗配合实施,并将培训技师分配各单元,进行分片承包应急班及班站,做到每人必须培训到位,从数字化基本设备结构原理到生产监控平台及视频系统平台应用,做到手把手培训,人人平台操作熟练,提升了员工的数字化动手操作能力。
(五)搭建平台,激励人才
对计算机和数字化应用操作熟练员工,作业区通过层层选拔,进行数字化深层培训,并调到作业区相关岗位,同时结合厂部的计算机与数字化应用大练兵活动,组织员工天天练,天天现场应用培训,为员工数字化应用提供良好的培训,提升员工数字化应用操作。同时每两年通过基层推荐、组织审查、考核和职业技能竞赛等形式,选拔出采油二厂、作业区优秀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操作技能型人才,为优秀人才的脱颖搭建平台。
(六)严考核,硬兑现,提升数字化现场应用水平
为了建立员工培训长效激励机制,激发员工的学习热情,引导员工与时俱进,坚持学习,我们通过“月度抽考、季度统考”的方式,对员工进行摸底测评,同时将员工个人考试成绩与单位及个人的效益密切相关,以此调动各井区、班站及员工个人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根据考核结果,按考核制度给予一定的奖励和处罚,并根据考核结果制定下步数字化现场应用培训计划。
三、效果评价:
1、通过作业区“三级”培训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员工数字化现场应用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在2010年甘肃省计算机振兴杯技能大赛中1名员工获得“青年岗位能手”称号,2010年油田公司采油技能大赛中1名员工获得“金牌”称号,2名员工获得“银牌”称号,2010年在采油二厂技术比武中,其中化验、采油、地质有5名员工各取得相应工种的 “技术能手”称号,2010年在作业区首届员工技术比武中,3名员工获得区采油初、中、高“技术状元”称号,3名员工获得区采油初、中、高“技术标兵”称号,3名员工获得区采油初、中、高“技术能手”称号,2名员工从基层操作岗位走向技师岗位。
2、通过数字化生产监控平台及视频监控平台的应用,综合治理工作与前期相比得到了较好的遏制,由2009年的发案数15次下降为目前的8次。
3、数字化管理实现了油井泵况从人工分析向智能分析转变,井站巡护由人工巡护向电子巡护的转变,报表由人工填写向自动生成的转变,提高了员工工作效率,降低了员工劳动强度。
4、数字化管理实现了自动报警、跟踪识别、自动录相,提升了员工安防水平,降低了员工操作过程中的安全风险,提高了基础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彭劲松:《企业员工培训的现状与对策》,《民营科技》2007年第3期
李鸿相:《现代企业员工培训的思考》,《中国石化》2005年第7期
关键词:数字化管理 技能培训
【分类号】:F299.27
一、目前现状:
自2009年第一期数字化设施运行至今,各基层生产单位人员数字化应用及计算机操作等相关知识欠缺,还不能适应新型劳动组织架构的要求,对数字化应用软件的操作能力、维护能力和日常生产管理能力等知识存在严重脱轨,目前我区员工队伍结构复杂,偏于年轻化,移交员工多,新入厂员工多,员工技术素质参差不齐,数字化管理培训难度大,严重影响采油区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探索数字化变革下的员工培训思路,促进人力资料开发
(一)健全培训体系,完善组织保障
建立建全“三级”培训体系,“作业区—应急班—班站”培训管理体系。
“作业区”培训机构是员工教育培训工作的组织实施层。设立员工教育培训专职管理岗位,建立数字化操作技能培训基地,重点抓好管理層数字化培训,新员工入厂教育和操作员工的日常培训。
“应急班”培训机构是操作员工岗位适应性培训的操作层。依托技师培训力量,主要负责员工现场数字化的平台应用及井场视频监控知识培训,结合生产组织特点开展流动培训、多媒体教学、现场讲解学习,指导班站长搞好数字化岗位培训。
“班站”培训机构是岗位适应性培训的基本单元。以班站长为培训骨干,主要负责岗位员工的数字化现场操作应用,结合数字化要求开展师带徒等培训活动,指导员工自学,落实 “岗位天天练”等行之有效的数字化管理强化培训。
“三级”培训管理体系和培训网络的建立,逐级落实了培训的组织基础,做到事事有人管,为数字化油田高标准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成立培训基地,整合培训资源
根据作业区员工技能素质特点,建立“两区一室”员工培训基地,“两区”指的是模拟演练区和实践操作区,“一室”为员工培训室。其中:模拟演练区:通过对日常生产中涉及的压力变送器、温度变送器进行现场安装维修作业等进行现场模拟演练;实践操作区主要主员工对井场的自动投球器、抽油机远程启停模块进行实践操作;员工培训室:主要通过多媒体教学,让员工充分掌握数字化理论知识,为数字化油田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实行签字制度,建立员工培训长效机制
为了对员工培训过程实施有效监督,实行了员工培训签字制度。所有员工培训活动,都必须填写《员工培训签到表》,如实记录培训课题、培训教师、培训时间、培训课时等内容,保证员工培训工作能够按照既定的计划运行,完成培训任务。
(四)合理配置资源,创新培训模式,实行分级分类培训
根据不同岗位不同工作年限,制定出了适合本作业区的独特创新思路,从管理层---骨干层---操作层,更细更实的为各个层面全员的数字化管理提升拉开序幕,使员工从思想上---管理上---操作上均分级分类培训,增强了各个层面培训的针对性。
管理层:数字化应用维护由作业区组织技术人员、厂家、厂培训站进行培训。
骨干层:数字化现场维护、操作应用由作业区组织专人进行现场培训指导。
操作层:作业区成立数字化培训小组,由培训岗牵头,数字化岗配合实施,并将培训技师分配各单元,进行分片承包应急班及班站,做到每人必须培训到位,从数字化基本设备结构原理到生产监控平台及视频系统平台应用,做到手把手培训,人人平台操作熟练,提升了员工的数字化动手操作能力。
(五)搭建平台,激励人才
对计算机和数字化应用操作熟练员工,作业区通过层层选拔,进行数字化深层培训,并调到作业区相关岗位,同时结合厂部的计算机与数字化应用大练兵活动,组织员工天天练,天天现场应用培训,为员工数字化应用提供良好的培训,提升员工数字化应用操作。同时每两年通过基层推荐、组织审查、考核和职业技能竞赛等形式,选拔出采油二厂、作业区优秀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操作技能型人才,为优秀人才的脱颖搭建平台。
(六)严考核,硬兑现,提升数字化现场应用水平
为了建立员工培训长效激励机制,激发员工的学习热情,引导员工与时俱进,坚持学习,我们通过“月度抽考、季度统考”的方式,对员工进行摸底测评,同时将员工个人考试成绩与单位及个人的效益密切相关,以此调动各井区、班站及员工个人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根据考核结果,按考核制度给予一定的奖励和处罚,并根据考核结果制定下步数字化现场应用培训计划。
三、效果评价:
1、通过作业区“三级”培训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员工数字化现场应用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在2010年甘肃省计算机振兴杯技能大赛中1名员工获得“青年岗位能手”称号,2010年油田公司采油技能大赛中1名员工获得“金牌”称号,2名员工获得“银牌”称号,2010年在采油二厂技术比武中,其中化验、采油、地质有5名员工各取得相应工种的 “技术能手”称号,2010年在作业区首届员工技术比武中,3名员工获得区采油初、中、高“技术状元”称号,3名员工获得区采油初、中、高“技术标兵”称号,3名员工获得区采油初、中、高“技术能手”称号,2名员工从基层操作岗位走向技师岗位。
2、通过数字化生产监控平台及视频监控平台的应用,综合治理工作与前期相比得到了较好的遏制,由2009年的发案数15次下降为目前的8次。
3、数字化管理实现了油井泵况从人工分析向智能分析转变,井站巡护由人工巡护向电子巡护的转变,报表由人工填写向自动生成的转变,提高了员工工作效率,降低了员工劳动强度。
4、数字化管理实现了自动报警、跟踪识别、自动录相,提升了员工安防水平,降低了员工操作过程中的安全风险,提高了基础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彭劲松:《企业员工培训的现状与对策》,《民营科技》2007年第3期
李鸿相:《现代企业员工培训的思考》,《中国石化》2005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