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到江南:三生三世桃花开

来源 :瞭望东方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好一场“桃花雪”。近日江南地区普降小雪,这场春日罕见的雪被贴上“桃花雪”在网上流传。
  百花绽放,春天的雪,为何是“桃花雪”,而不是“樱花雪”、“杏花雪”、“梅花雪”呢?其实,不单单是“桃花雪”,农历三月,长江涨潮,江南人还将潮水称为“桃花水”、“桃花汛”。
  桃花雪、桃花水,桃花汛,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正是中国人心目中最浪漫最温情的所在——草长莺飞、杂花生树的江南。
  而绽放着粉红笑靥的桃花,是初春时节江南地区最具有代表性的花卉。

“桃花源”“桃花潭”“桃花水”“桃花鱼”


  桃花是中國古诗文中的常客。“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人们都会背诵《桃花源记》,向往着“屋舍俨然、鸡犬相闻”的世外桃源。
  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原型远在湖南,但这样的秘境在江南也可觅。安徽泾县桃花潭就是江南的“桃花源”,这里“千尺潭光九里烟,桃花如雨柳如绵”,潭水深碧,清澈晶莹。相传唐代大诗人李白应汪伦之邀来桃花潭游玩,流连忘返,临别时写下著名的《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安徽歙县雄村是皖南另一处观赏桃花的胜地,沿着新安江的桃花坝上种植了数百棵桃树,一直绵延到竹山书院门前。阳春三月,坝上桃花竞相开放,姹紫嫣红,与两侧绵延春江水和回荡朗朗书声的古书院构成一幅动人的山水画。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这是宋代诗人徐俯游览杭州西湖后所写的《春游湖》。春天来了,诗人看到空中的燕子,欣喜地打招呼:你们是几时回来的啊。两岸桃花纷纷开放,投在水中的倒影“蘸”上了水,格外娇艳。
  唐代诗人戴叔伦《兰溪棹歌》则写出了江南春风沉醉的夜晚:“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兰溪江边,水清如镜,两岸山色映照在水中。连下三天的“桃花雨”,溪水暴涨,半夜里鲤鱼竟跳上了滩头。
  《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是唐代诗人张志和的代表作:“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这西塞山可不是刘禹锡怀古的“西塞山”,后者位于湖北黄石,前者位于浙江湖州。《渔歌子》描摹出湖州西塞山的绝美景色: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地飞翔,江岸彼岸,一树树桃花开得正艳,水中一尾尾肥美的鳜鱼欢快地游来游去……

古城墙下桃花艳


  “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这是东晋书法家王献之《桃叶歌》中的一首。相传王献之有一个无比宠溺的爱妾名唤“桃叶”。桃叶有事外出,王献之常常到秦淮河边的一个渡口迎送桃叶,久而久之,人们便将这渡口称为“桃叶渡”。
  “桃叶渡”因人得名,后来也成为观赏桃花的去处。
  在另一首《桃叶歌》中,王献之模拟桃叶的口吻唱道:“桃叶映红花,无风自婀娜。春花映何限,感郎独采我。”可以想象:早春时节,秦淮河两岸,桃树夹岸盛开,即便没有风吹来,也摇曳着婀娜的身姿。
  南京观赏桃花的胜地众多,地名中的桃园、桃源村、小桃园比比皆是。今南京大学汉口路校区内,从小粉桥到青岛路之间曾有清代南京著名的赏桃佳地——小桃园,时至今日南大校园内依然种植着一些桃花,多栋学生公寓也以“桃园”命名。
2017年3月17日,一只小鸟在江苏无锡环湖路的桃花中觅食嬉戏,桃红柳绿,花间鸟舞,初春的气息扑面而来

  而在南京城墙挹江门外的南侧城墙边,同样也有一处小桃园,这一观赏桃花的佳处形成于1912年,百年间,人们在这里栽植、培育桃花。每到春风和煦之时,古老城墙下,一株株桃树次第开放,争奇斗妍,红得如同朝霞,白得好似玉石。远处是秦淮河与狮子山,南京城“山水城林”的景观在这里得到完美诠释。

江苏桃花秘境多


  在江苏,观赏桃花的胜地数不胜数。
  北宋文豪苏轼为画僧惠崇的作品《春江晓景》作题画诗:“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这首画面定格的是苏南、苏中地区的春色。因为,好吃的苏东坡由春景想到了肉质鲜美的河豚即将上市,众所周知,河豚正是江苏沿江南通、扬中、镇江等城市的特产。
  清代,寓居扬州的盐商们爱好风雅,常常诗酒唱和。一次,一群盐商在平山堂聚会,席间以“飞红”为令,轮流作诗。轮到做东的盐商时却犯了难,此人苦思不得,仓促说了一句“柳絮飞来片片红”,满座哗然,皆认为不通。这时,宴会上的一位尊贵来宾、著名画家金农(扬州八怪之一)站了起来,读出完整的《平山堂》:“廿四桥边廿四风,凭栏犹忆旧江东。夕阳返照桃花渡,柳絮飞来片片红。”为盐商解了围。
  这个记载在《雨窗消意录》中的故事,可能是杜撰的,但《平山堂》的确是多才多艺的金农所作。
  《扬州画舫录》中记载,清代扬州瘦西湖的堤岸上多天数,有郑氏在桃树丛中构筑园林,名为“桃花坞”,也就是金农诗中提到的“桃花渡”。春日桃花怒放,夕阳铺洒在桃林上,犹如一片红色的海洋,就连随风飞扬的柳絮也被这桃林给染红了。
  瘦西湖的桃花在清代就拥有极高的知名度,扬州八怪中的另一位画家郑板桥就写道:“柳线碧从烟外染,桃花红向雨中深”,瘦西湖的春色跃然纸上。
  无锡的马山如今以杨梅著称,但早在唐朝以前,却以桃花闻名,留下了桃花湾、桃花岭、桃坞、桃坞岭等一系列与桃花有关的地名。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明代画家唐伯虎一生时乖运蹇,生活坎坷。晚年,他用卖画的积蓄在苏州桃花坞建桃花庵,在著名的《桃花庵歌》中,喜爱桃花的唐伯虎以桃花仙人自喻,表达自己的人生态度。
  《桃花庵歌》也让很多人知道了苏州城北著名的赏桃胜地——桃花坞。早在唐代,诗人杜荀鹤就有《桃花河》诗,描写此地桃花之盛。宋代枢密章楶筑“桃花坞别墅”,这里渐渐桃林遍布,吸引人们游春看花。唐伯虎正式将“桃花庵”建在章楶的桃花坞别墅之上,并增种桃花数亩。后来的岁月中,桃花坞的桃花渐渐减少,更为人所知的是桃花坞年画。

  连下三天的“桃花雨”,溪水暴涨,半夜里鲤鱼竟跳上了滩头。

  如今苏州城内外,人们可以去太湖渔洋山、金鸡湖桃花岛、东山陆巷古村、上方山森林公园欣赏灿若红云的连片桃林。
其他文献
2月4日,在武漢雷神山医院建设工地,来自中建三局的建设工人在加紧施工( 肖艺九/摄)  城市规划是基于历史和现状,对未来城市发展趋势作出响应,从而让人的生活更美好的学科。过去多年来,我国城市规划更多关注的是物质空间的布局和相关设施的配置,出现了“重物不重人”“重建设轻运营”的倾向。这次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超大城市治理中的诸多问题暴露了出来。  作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一环,城市规划应在城市治
2015年底,“看鉴”App上线,推出以历史、地理、人文为切口的3分钟微纪录片等系列视频。当时,创始人李锋与团队对于《看鉴》系列覆盖人群年龄层的预判是30~40岁。  “现在,通过后台数据,我们发现有大量20岁左右的用户,这反映了中国当代年轻人有强烈的了解传统文化的欲望。”李锋对《瞭望东方周刊》说。  在信息量日益膨胀的年代,微纪录片能够满足人们高效吸收知识的需求。不少业内人士认为,未来5G技术的
黄海湿地- 滩涂红毯(戚晓云/摄)  “从韩国首尔仁川机场起飞时,可以在机场附近看到大面积滩涂,与盐城南洋机场起飞后,在盐城海边看到的景象一模一样。”2020年6月13日,国家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盐城市长曹路宝在当天下午举行的“环黄海生态经济圈专家研讨会”上说。  盛夏的盐城,条子泥湿地滩涂上,勺嘴鹬们不时用状如勺子的嘴巴铲进浅水里寻找食物,摇摆着小跑前进……这种模样呆萌的小鸟2008年被列入极危物
一种食物即使不能饱腹,也大受欢迎,唯一的解释是:它脱离了纯粹的物质供给,上升到精神层面。小龙虾这种生物,可食部分仅占身体的1/5,如今又异常“身贵”,果腹从来不是它能完成的任务。  “美国土著”克氏原螯虾,在上世纪20年代被日本引进作为牛蛙的饲料。某一天,这种通体红色的“饲料”飘过东海,抵达民国时代的南京城。此后四十余年,它默默地在南京的水潭、沟渠里,靠着极强的繁殖能力吞噬异己,不断壮大。  直到
8月14日清晨,一列动车在沪苏通铁路江苏省太仓市科教新城区间疾驶  江苏太仓,全国百强县第七名,经济发达,人文荟萃。  春秋時期,这里是吴王建仓屯粮的地方;800年前,这里是长江入海口;600年前,郑和从这里下西洋;400多年前,音乐家魏良辅在这里开创了昆曲新时代。  2020年7月,沪苏通铁路开通运营,太仓从此迈进高铁时代,昔日“六国码头”再现新辉煌。热爱音乐的地方  昆曲生在水边,长在水边,并
如果说大理和丽江是彩云之南胸襟上耀目的玫瑰,沙溪古镇则是藏在发髻里的一朵幽兰。同样是茶马古道上的重镇,它的身影在大山的缝隙里若隐若现,跟艳光四射的大理和丽江无法相提并论。  沙溪古镇是一个青山环抱的小坝子,处于大理和丽江之间,距离两者都是一百多公里。镇上四分之三的居民是白族,它被称为“茶马古道上唯一幸存的千年古镇”。  沙溪虽小,历史却长,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  早在 2400多年前,沙溪先民便已
7月27日,长江三峡枢纽工程开启泄洪深孔泄洪  8月4日,台风“黑格比”在浙江登陆,受台风影响,温州内涝严重。  尽管多地都定过“小目标”,确保2020年全面消除城市内涝,然而,2020年入汛以来,从广州到天津,从温州到重庆,“城市看海”顽疾难去。  本刊记者查阅《中国水旱灾害统计公报》发现:2006年至2018年,我国平均每年有151座县级以上城市进水受淹或发生内涝。  有人质疑:我国的大型水利
人工智能 医疗:普惠、精准,打通“最后一公里”  曹建峰 (人工智能行业研究员)   今年两会上,多个医疗相关提案议案建议涉及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   全国人大代表、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马化腾提出,利用数字技术实现普惠医疗和精准医疗,包括初见成效的医疗影像识别、智能诊疗工具、机器人辅助手术等人工智能医疗应用;全国政协委员、搜狗CEO王小川的提案之一是发展“数字家庭医生”系统,即借助互联网、大数据
2018年3月28日,厦门曾厝垵  在过去十多年的快速城镇化进程中,考虑城市建设的时效与成本,城市建设用地往往绕过村庄进行快速扩张,村庄被城市建成区包围,变成了城市中的“孤岛”,形成了一种城中村。  城中村在物质空间形态上仍然是村庄,随着周边城市区域不断发展完善,与城市空间逐渐格格不入。此外,受租房利益驱使,城中村违建不断增多,屡禁不止,问题也日益显现。  由于政府需要大量资金用于城市公共设施投入
情感陪护机器人服务老年患者。(沈阳安宁医院供图)  “从行动自如到失能、半失能,再到生命末期,一个老人应该如何度过?”  这是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医养结合部首席专家、沈阳市卫生健康委医养结合办主任徐卫华和他的同事们多年来探索的问题。  2016年以来,中国先后在90个城市开展医养结合试点,探索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作为全国唯一一个在市卫健委下设医养结合处的城市,沈阳在医养结合的道路上所进行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