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之语

来源 :美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diy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没有大地,草木无处扎根,屋宇无处立身,世界无以存在,人类无以存活。
  姹紫嫣红的社会,或光怪陆离的尘世,昌盛也好,衰败也罢,圣洁也好,恶俗也罢,究其实质,无一不是地表的附着物。比起大地的恒久、博大和厚实来,地表上的哭哭笑笑,都宛若流星划过,飞絮飘逝。
  大地是宽厚的,仁慈的,也是内敛的,谦卑的——只有付出,不求回报;只有承受,不曾抱怨。肤浅的人稍有业绩,就头昏脑胀地自我膨胀,五颜六色地自我粉饰,夸大其词地自我吹嘘,然而谁的贡献,又能比得过大地呢?功德无量的大地,恰恰是从不卖弄,不炫耀,忍辱而不叹,负重而不语。
  不言,不等于愚钝;不语,不等于糊涂——遍览社稷更替世态炎凉的大地,在冷眼旁观中,早已把黑白尽收眼底,把善恶悉数铭记。
  在辽阔的大地面前,人与蝼蚁并无异样。但正是人,在尽情享受大地恩惠的同时,却也严重地伤害着大地。大地把自己的躯体慷慨地交付出来,本想让其成为千万物种的共同家园,然而事与愿违,禀赋各异而又心怀私欲的各等动物,在无序的丛林里,很快就陷入你死我活的厮杀当中。作为动物世界里的一个分支,人也难免卷入其中。人在体格上并不占据优势,但凭借智力资源,在无尽的博弈中,最终大获全胜,成为独霸地球的王者。败下阵的动物们,要么被逐猎,要么被逼藏匿,要么被驯服成为人耕田拉磨的苦役,要么被屠宰被烹饪化为人的盘中餐食。当动物或灭绝或逃亡的时候,人与人的较量,也徐徐拉开序幕,血色的剧情由此而长演不衰。家庭与家庭,部落与部落,族群与族群,国家与国家,或为墙根地畔的越位大打出手,或为某片地域的归属炮火连天。拥有,还想更多地拥有;获取,还想更多地获取。于是原本无主的大地,就四分五裂地各归其主,并像一块蛋糕遭到刀刃的切割和绳索的捆绑那般,呈现出界碑林立鐵网环绕的景致。
  大地的劫难,很大一部分,源于人性中无法根除的占有欲。得陇望蜀,吃着碗里看着锅里,于是在贪念的驱动下,一场场争夺土地的战争,呼啸而起。硝烟弥漫,腥风血雨,冰雹般降落的弹丸,猛烈地炸响,不但给土地以重创,而且演绎出生灵涂炭的悲歌。在酣战之时,交战双方都以最大限度地杀伤对方为己任,对脚下大地的颤栗无所顾忌——大地的苦痛,无以体察;大地的呻吟,无以聆听;大地的祈愿,无以领悟。
  大地赐人以祥福,人回报大地以狼烟。
  退一步讲,即使是在和平年代,人也从未停止过对大地的疯狂掠夺。钻头刺入大地的皮囊,炸药埋入大地的腹腔,挖掘机撕裂大地的经脉,掘进机戳烂大地的内脏。油被抽走,煤被掏去,矿石被挖空,山石被截肢……广场与酒店光洁的大理石地面,是以山脉的遍体鳞伤为代价;现代生活的日益豪奢与便捷,也是以大地的筋断骨折为前提。
  千疮百孔的大地,一忍再忍,但也有忍不住发脾气的时候。大地轻微的一声咳嗽,就会给诸多人带来灭顶之灾。地震,泥石流、洪灾、龙卷风等,就是大地向人发出的警告和提醒。
  该到人节制欲望的时候了。不争,不比,清心而寡欲,有为而无为,不但自己生命的格局会得以升华,而且大地的面目也会因此而变得格外地和蔼可亲。给大地以敬爱,以尊重,以感恩,大地才会永恒地与人作伴,并源源不断地造福与护佑于人。
其他文献
朱西  在《我译〈马德里的春天〉》中,提到全球新冠疫情尚未完全散去的2021年2月19日,韩葵女士安排的一场我与作家潘无依的线上对话会,这使得该作品在中国和意大利都引发更多读者的关注。随后,我感到应该整理这个对话会的主要内容与《美文》的读者分享,也便于文学界了解为什么向当代欧洲介绍这样的中文作品,这样的作品在欧洲的接受度如何等。一  韩葵:先说下为何给这部小说取了这样一个名字吧。  潘无依:小说叫
期刊
“具象表现主义绘画”是在抽象艺术衰落与大众文化兴起的前提下出现并发展起来的,瑞士著名雕刻家、画家阿尔贝托·贾克梅蒂(1901~1966),就是这一艺术表现形式的重要代表人物,他所创造的独特的“视觉模式”和借“现象学”理论来观察事物的方法,不仅造就他不与人同的作品表征,其艺术理念亦影响了当今世界画坛的创作取向。  一  在贾克梅蒂看来,绘画所反映的事物的真实,总是处于存在和虚无之间。贾克梅蒂的作品也
期刊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它不断影响了现代人在艺术和设计上的创作理念。三维数字艺术是艺术和科技结合的一个产物,它与建筑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工业设计、广告设计等众多现代设计领域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尤其是近两年在国内兴起的3D建筑外墙投影,更是凸显了三维数字艺术的魅力,让我们看到了三维数字艺术与环境艺术设计的融合,这也成为了我们当下的设计教育者要研究和探讨的课题。  一、三维
期刊
一、首饰是情感的承载体  在远古时期首饰就具有情感的承载体这一功能。在古代,有作为图腾崇拜、驱邪祈福等仪式中的重要道具而存在的首饰,也有作为信物存在的首饰……,这些都传达了当时受众的精神寄托。  在远古艰难的生存条件下,人类就已经把首饰作为与神明等超自然力量的沟通工具。古埃及通过首饰上的圣甲虫图案达到与太阳神联系的目的。从古罗马人开始到现代,人们一直将戒指作为订婚的信物。中国古代的“玉”文化把玉和
期刊
当17世纪的西方艺术家们开始掌握透视知识后,便逐渐出现了具有纵深感的画面,我们的视觉得以不断前进。中国艺术家在营造国画的情境空间时,采用散点透视和空间留白的“虚”处理,体现了国人认识和表现空间的方式偏向意象和平面。在国内美术专业教学中普遍认为具有扎实的实体塑造能力就等同于具有扎实基本功,导致我们只注重研究实体,把空间视为实体的附属,缺乏对空间广泛的、科学的探索。在莫斯科国立苏里科夫美术学院的学习使
期刊
梁夏,1988年生于广西贵港。2011年毕业于绵阳师范学院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获文学学士学位。现为四川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油画方向研究生。  2009年油画作品《面包的假象》获绵阳师范学院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双年展创新奖;2012年油画作品《花·韵之三》在成都音乐公园“春花初绽”画展展出,作品被私人收藏。
期刊
黄俊文(利群),祖籍广东潮州潮安,生于广西南宁市。  2005年毕业于广西艺术学院,获文学学士学位。  2009-2011年就读于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  现为广东省肇庆工商学院教师,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肇庆市美术家协会理事、肇庆市美术家协会油画艺委会委员。
期刊
一、引言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的一大批博物馆、纪念馆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成为其中的重要课题。就云南抗战胜利纪念堂展厅的提升改造工作而言,如何用创新但随着信息传播技术与手段的进步,观众也对博物馆的设计及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纪念馆设计者来说,如何用创新的理念指导中国纪念馆陈列设计的理念指导中国纪念馆陈列设计,必须以创新的理念来指导《云南革命斗争史》陈列设计艺术的实践。  二、革命纪念馆展示设
期刊
夏彬,硕士研究生,2010年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专业,研究方向室内设计。现为广东省肇庆学院美术学院艺术设计系教师。
期刊
家具作为社会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一部分,反映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和技术等方面的不同特点。中国家具的发展与人们的起居方式密切相关,分为席地坐和垂足坐两个时期(魏晋时期垂足坐已渐推广)。早期为席地而坐的起居方式,一些适应席地而坐的家具便应运而生。凭几便是其中一种,包山二号墓遣策有“凭(凴)几”记录,而且又于《庄子》外篇《徐无鬼》记“南伯子綦隐几而坐”吻合。《周礼·春官宗伯·司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