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数旅行者——包括我,虽然走过天南地北、欧亚美非,往往是匆匆而来、潦草一看,了无心得,只算到此一游的过客,最大的成果是狂拍照片,发了许多朋友圈,证明自己去过哪儿,让大家知道人在哪儿。
萧春雷的旅行不一样。他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他知道可看什么,该找什么;他能俯瞰大势,又析研精微;他知道哪座山是万山之祖,哪座城是城池之母;在张掖,他发现觻得古城遭黄沙追逐,渴死在河边;在毛乌素,他追问沙漠中的统万城,是城池招致荒漠,还是沙漠上真可以造城;他探究大山何时隆起,大地为何下陷;登别迭里山口,瞧见千年前玄奘的背影;在帕米尔高原,发现条条最伟大的道路会聚于此。别人只看热闹,春雷却找到秘门密道,带我们登大堂、入暗室,深入浅出,左右旁通,终于豁然开朗。
“有人问我为什么喜欢旅行,”萧春雷写道,“因为我希望了解另外一些人的生活,了解人类应对草原、沙漠、海岛、冻土、雨林等自然环境挑战的智慧。”春雷这几年做过许多壮游,因此收获了三本新书,《自然骨魄》《大地栖居》《华夏边城》,统称“中国的掌纹”系列。
春雷告诉我们许多历史和地理知识,揭示地理现象背后的诸多秘密。他的三本书,每篇都让我惊讶赞叹:他懂得这么多,他的文章写得真好啊!我想起维吉尔《牧歌》中赞颂罗马的诗句:此城高于他城,就像乔木高于灌木。
萧春雷花那么多时间从事旅行写作,我曾略有异议。春雷是我敬佩的作家,我觉得他如果更多的从事文学创作,会写出极好的传世之作。
在古代,人们只要有胆量走出家乡,在村里就会引人注目,当他回来绘声绘色讲述陌生世界的故事,就成了旅行作家。迁徙与旅行,曾是早期人类活动的主要方式,也是历史与文学写作的重要源泉。在《出埃及记》里我们看到,摩西带领闪的子孙离开埃及,前往应许之迦南地,那时腓尼基人正在海上探险,而阿拉伯人还在沙漠流浪。荷马史诗描写奥德修斯驾船驶入黑色海洋,看見世界像个圆盘,四周有大洋河环绕。希罗多德十年游历欧亚,几乎走到当时已知世界的尽头,在《历史》中,他把世界想象为一片没有边界的平原。一代又一代旅行者在帆船上,在马背上,记下所见所闻,成为人类正史的重要篇章;他们眼中摄入的世界图景,数千年来一幅一幅拼凑,终于构成我们今日所见完整的地球画面。
可如今,世界已变得和当初那个村庄一样狭小,风景区挤满游客,自拍神器将愚蠢的大头贴在风光里,即时从异国他乡传来。在这个透明的时代,对于一个严肃的作家,旅游地理的文章要怎么写?除了那些攻略,这类文章谁会认真看呢?
萧春雷沉甸甸的三本书,证明我错了。
春雷说:“地理,皆史也。”关于人和自然,阳光下,每座城市、每个村落,天天都有故事发生;烛火中,那些深邃的窗户里,夜夜有秘密在酝酿。一代又一代,故事接续故事,秘密遮掩秘密,坟茔覆盖坟茔,朝代淘汰朝代。哪条古道值得行走,哪座高山值得注目,月光和星光之下发生过什么,河流的上游下游、时间的过去现在有什么关系,这一切,永远引人入胜,永远诉说不完。
萧春雷以古先知悲天悯人式的关注和思考,以箴言式的写作风格,以优美典雅的文字,为我们讲地理,讲旅行,讲历史,讲人和自然的故事,讲得精彩极了。
萧春雷的旅行不一样。他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他知道可看什么,该找什么;他能俯瞰大势,又析研精微;他知道哪座山是万山之祖,哪座城是城池之母;在张掖,他发现觻得古城遭黄沙追逐,渴死在河边;在毛乌素,他追问沙漠中的统万城,是城池招致荒漠,还是沙漠上真可以造城;他探究大山何时隆起,大地为何下陷;登别迭里山口,瞧见千年前玄奘的背影;在帕米尔高原,发现条条最伟大的道路会聚于此。别人只看热闹,春雷却找到秘门密道,带我们登大堂、入暗室,深入浅出,左右旁通,终于豁然开朗。
“有人问我为什么喜欢旅行,”萧春雷写道,“因为我希望了解另外一些人的生活,了解人类应对草原、沙漠、海岛、冻土、雨林等自然环境挑战的智慧。”春雷这几年做过许多壮游,因此收获了三本新书,《自然骨魄》《大地栖居》《华夏边城》,统称“中国的掌纹”系列。
春雷告诉我们许多历史和地理知识,揭示地理现象背后的诸多秘密。他的三本书,每篇都让我惊讶赞叹:他懂得这么多,他的文章写得真好啊!我想起维吉尔《牧歌》中赞颂罗马的诗句:此城高于他城,就像乔木高于灌木。
萧春雷花那么多时间从事旅行写作,我曾略有异议。春雷是我敬佩的作家,我觉得他如果更多的从事文学创作,会写出极好的传世之作。
在古代,人们只要有胆量走出家乡,在村里就会引人注目,当他回来绘声绘色讲述陌生世界的故事,就成了旅行作家。迁徙与旅行,曾是早期人类活动的主要方式,也是历史与文学写作的重要源泉。在《出埃及记》里我们看到,摩西带领闪的子孙离开埃及,前往应许之迦南地,那时腓尼基人正在海上探险,而阿拉伯人还在沙漠流浪。荷马史诗描写奥德修斯驾船驶入黑色海洋,看見世界像个圆盘,四周有大洋河环绕。希罗多德十年游历欧亚,几乎走到当时已知世界的尽头,在《历史》中,他把世界想象为一片没有边界的平原。一代又一代旅行者在帆船上,在马背上,记下所见所闻,成为人类正史的重要篇章;他们眼中摄入的世界图景,数千年来一幅一幅拼凑,终于构成我们今日所见完整的地球画面。
可如今,世界已变得和当初那个村庄一样狭小,风景区挤满游客,自拍神器将愚蠢的大头贴在风光里,即时从异国他乡传来。在这个透明的时代,对于一个严肃的作家,旅游地理的文章要怎么写?除了那些攻略,这类文章谁会认真看呢?
萧春雷沉甸甸的三本书,证明我错了。
春雷说:“地理,皆史也。”关于人和自然,阳光下,每座城市、每个村落,天天都有故事发生;烛火中,那些深邃的窗户里,夜夜有秘密在酝酿。一代又一代,故事接续故事,秘密遮掩秘密,坟茔覆盖坟茔,朝代淘汰朝代。哪条古道值得行走,哪座高山值得注目,月光和星光之下发生过什么,河流的上游下游、时间的过去现在有什么关系,这一切,永远引人入胜,永远诉说不完。
萧春雷以古先知悲天悯人式的关注和思考,以箴言式的写作风格,以优美典雅的文字,为我们讲地理,讲旅行,讲历史,讲人和自然的故事,讲得精彩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