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到二十一世纪以来,因为学生心理问题引发的暴力、自杀以及他杀的事件越来越多,有关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内容逐渐成为社会的热点话题。处在该种形势下,越来越多的专家与教授开始进行学生心理健康研究,并且提倡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小学阶段作为教学的启蒙阶段,小学生能否保持健康、积极的心态,关系到其未来的发展。通过体育教学,能够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其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一、体育教学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健康应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方面,身体健康不是完全的健康,只有身体与心理都健康,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健康。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一份统计数据显示,全世界有 18%的小学生患有心理疾病。而我国小学生也正在成为心理疾病的高发人群,近年来,因为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没有及时得到调适与治疗而引发的各种校园悲剧时有发生,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也引起了教育界包括體育教学工作者的深刻反思。
新课程改革体现了一个理念,即“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而且是在身体、心理和社会等方面保持完美的状态。”因此,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明确了心理健康目标和社会适应目标,以及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的作用。衡量一个学生的素质是否达到了理想水平,很重要的一项标准就是看他的心理健康状况是否良好。根据新课程实施理念和新形势的需要,在体育教学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既十分必要,也十分迫切。
二、研究方法
(一)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询知网、万方、龙源等相关数据库,利用国内外相关资料分析体育教学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并吸收借鉴相关文献中的资料,为本研究提供相应的理论支持。
(二)调查法
1. 访谈法
在实地调查过程中,针对小学生、教师进行一对一的访谈,主要内容包括体育教学、心理健康等相关内容。
2. 问卷法
通过提前设计调查问卷,抽取不同班级学生若干名,发放对应的调查问卷,了解小学生对于体育教学的认知情况与心理健康现状。
三、结果与分析
通过调查可知,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广大体育教师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普遍认知情况不理想,并没有了解学生心理方面的实际需求,教学过程中还没有意识到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性。从学生层面来看,在这一阶段的心理问题,主要体现在小学生对学习和生活的焦虑,外界大量信息涌人时的不知所措,人际交往过程中物质消费的攀比心理。
四、体育教育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建议
小学体育教学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是毋庸置疑的,广大体育教师应当意识到体育教学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深入研究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切入点,使得两者能够进行有效的整合。具体来说,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1.基于学生兴趣创造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
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影响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最主要要素就是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积极性,以往在体育教学活动时,老师只是结合教学目标,阶段性的分解教学任务,整个教学过程较为机械,忽视了对学生兴趣爱好的充分融合,更没有从学生成长的实际出发,以至于很多小学生认为体育教学过于枯燥,参加的热情和积极性也不够。因此,要充分结合体育教学活动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结合打造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在提升学生参与积极性的同时,帮助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2.教学过程中注重心理承受方面的引导
对广大小学体育教师来说,在体育教学的进程中应当针对小学生心理进行系统的研究,针对小学生心理问题进行积极的引导,通过针对性的引导策略,全面提高学生心理承受能力,使得学生能够在面对在面临挫折的情况下选择正确的方案去应对。通过体育教学来进行人格的锤炼,使得小学生逐渐掌握控制自身情绪的方法,必须要让小学生主观认识与持续发展的客观现实进行有效的适应,才可以让小学生始终保持内心世界的平衡。在实际教学进程中,广大小学体育教师需要鼓励学生经常性的参与到体育教学中来,针对一些容易冲动、急躁的小学生来说,应当建议其多参与一些长跑类型的体育运动,以此来促进小学生控制神经冲动,全面提升小学生自我控制能力,使得急躁、冲动的情绪能够得以优化。针对性格犹豫的学生来说,体育教师应当引导他们参与跳高、跨栏以及跳远等类型项目,以此来加强学生的果断个性。针对遭遇重要事情容易紧张、难为情的学生来说,体育教师应当引导他们参与接力赛等较为激烈的团体体育项目,促使他们在面临各类情况的时候都能够趁着冷静、从容应对。针对容易自负、好强的学生来说,体育教师则应当让其选择自身的优势项目,让其在优势项目中去进行对比,以便于了解自身存在的优势与劣势,能够针对自身进行准确、客观的评价,避免过于自负的情况。体育教学本身能够让广大小学生在运动的进程中探索最佳的心境,在各种类型的运动过程中去体验运动技术动作所带来的快感,深入感受体育所带来的奔放、潇洒心灵体验,在潜移默化的进程中陶冶学生的情操,逐渐养成开朗、豁达、乐观的心态,全面提高小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3.组织主题活动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设计自尊、自信和学生之间人际关系的单元主题活动有利于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学生们对自信的例子受到启发,并学会了自己运用激励语言。跳绳参考主题活动为学生建立交往的平台,使学生在活动小学会了自我调适,促进学生之间的和睦相处,消除不利的心理因素。同时,教师也可设计克服困难的主题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不仅讲述困难是客观存在的,还要充分調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励学生自我克服困难。教学中也可讲述体育明星的风采,为学生树立榜样。例如,在长跑教学,可讲述奥运冠军王军霞的事迹来激励学生。在具体的课例中要分析产生困难的原因,进行“对症下药”。如果学生是技术上的困难,教师要多给予技术上的指导;如果学生是生理方面的原因,教师要根据学生具体的生理状况,作出相应的教学目标;如果学生是怕运动量太大而不能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师在教学上可先为这部分同学减少运动量,适应后再逐步加大运动量。
一、体育教学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健康应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方面,身体健康不是完全的健康,只有身体与心理都健康,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健康。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一份统计数据显示,全世界有 18%的小学生患有心理疾病。而我国小学生也正在成为心理疾病的高发人群,近年来,因为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没有及时得到调适与治疗而引发的各种校园悲剧时有发生,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也引起了教育界包括體育教学工作者的深刻反思。
新课程改革体现了一个理念,即“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而且是在身体、心理和社会等方面保持完美的状态。”因此,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明确了心理健康目标和社会适应目标,以及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的作用。衡量一个学生的素质是否达到了理想水平,很重要的一项标准就是看他的心理健康状况是否良好。根据新课程实施理念和新形势的需要,在体育教学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既十分必要,也十分迫切。
二、研究方法
(一)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询知网、万方、龙源等相关数据库,利用国内外相关资料分析体育教学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并吸收借鉴相关文献中的资料,为本研究提供相应的理论支持。
(二)调查法
1. 访谈法
在实地调查过程中,针对小学生、教师进行一对一的访谈,主要内容包括体育教学、心理健康等相关内容。
2. 问卷法
通过提前设计调查问卷,抽取不同班级学生若干名,发放对应的调查问卷,了解小学生对于体育教学的认知情况与心理健康现状。
三、结果与分析
通过调查可知,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广大体育教师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普遍认知情况不理想,并没有了解学生心理方面的实际需求,教学过程中还没有意识到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性。从学生层面来看,在这一阶段的心理问题,主要体现在小学生对学习和生活的焦虑,外界大量信息涌人时的不知所措,人际交往过程中物质消费的攀比心理。
四、体育教育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建议
小学体育教学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是毋庸置疑的,广大体育教师应当意识到体育教学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深入研究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切入点,使得两者能够进行有效的整合。具体来说,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1.基于学生兴趣创造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
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影响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最主要要素就是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积极性,以往在体育教学活动时,老师只是结合教学目标,阶段性的分解教学任务,整个教学过程较为机械,忽视了对学生兴趣爱好的充分融合,更没有从学生成长的实际出发,以至于很多小学生认为体育教学过于枯燥,参加的热情和积极性也不够。因此,要充分结合体育教学活动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结合打造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在提升学生参与积极性的同时,帮助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2.教学过程中注重心理承受方面的引导
对广大小学体育教师来说,在体育教学的进程中应当针对小学生心理进行系统的研究,针对小学生心理问题进行积极的引导,通过针对性的引导策略,全面提高学生心理承受能力,使得学生能够在面对在面临挫折的情况下选择正确的方案去应对。通过体育教学来进行人格的锤炼,使得小学生逐渐掌握控制自身情绪的方法,必须要让小学生主观认识与持续发展的客观现实进行有效的适应,才可以让小学生始终保持内心世界的平衡。在实际教学进程中,广大小学体育教师需要鼓励学生经常性的参与到体育教学中来,针对一些容易冲动、急躁的小学生来说,应当建议其多参与一些长跑类型的体育运动,以此来促进小学生控制神经冲动,全面提升小学生自我控制能力,使得急躁、冲动的情绪能够得以优化。针对性格犹豫的学生来说,体育教师应当引导他们参与跳高、跨栏以及跳远等类型项目,以此来加强学生的果断个性。针对遭遇重要事情容易紧张、难为情的学生来说,体育教师应当引导他们参与接力赛等较为激烈的团体体育项目,促使他们在面临各类情况的时候都能够趁着冷静、从容应对。针对容易自负、好强的学生来说,体育教师则应当让其选择自身的优势项目,让其在优势项目中去进行对比,以便于了解自身存在的优势与劣势,能够针对自身进行准确、客观的评价,避免过于自负的情况。体育教学本身能够让广大小学生在运动的进程中探索最佳的心境,在各种类型的运动过程中去体验运动技术动作所带来的快感,深入感受体育所带来的奔放、潇洒心灵体验,在潜移默化的进程中陶冶学生的情操,逐渐养成开朗、豁达、乐观的心态,全面提高小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3.组织主题活动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设计自尊、自信和学生之间人际关系的单元主题活动有利于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学生们对自信的例子受到启发,并学会了自己运用激励语言。跳绳参考主题活动为学生建立交往的平台,使学生在活动小学会了自我调适,促进学生之间的和睦相处,消除不利的心理因素。同时,教师也可设计克服困难的主题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不仅讲述困难是客观存在的,还要充分調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励学生自我克服困难。教学中也可讲述体育明星的风采,为学生树立榜样。例如,在长跑教学,可讲述奥运冠军王军霞的事迹来激励学生。在具体的课例中要分析产生困难的原因,进行“对症下药”。如果学生是技术上的困难,教师要多给予技术上的指导;如果学生是生理方面的原因,教师要根据学生具体的生理状况,作出相应的教学目标;如果学生是怕运动量太大而不能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师在教学上可先为这部分同学减少运动量,适应后再逐步加大运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