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服务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瓶颈与矫正

来源 :开发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phy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提要: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充分有效的发挥金融服务民族经济发展的功能作用,找准金融支持民族经济发展的着力点,对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建设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以湖北省恩施州为例,多层面分析了金融服务民族经济面临的瓶颈及其原因,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金融服务;民族地区;实证调查
  中图分类号:F127.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8)05-0025-03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改善民族地区的金融服务,这既是经济发展的一种内在要求,同时又是实现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加快西部开发,统筹区域发展”的重要举措。如何更充分有效的发挥金融服务民族经济发展的功能作用,找准金融支持民族经济发展的着力点,从根本上缩小地区差别,这是当前各级金融部门亟待研究和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
  
  1.金融服务民族经济面临的瓶颈
  
  1.1 市场转型,机构流失
  随着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国有商业银行按照“精简、效率”原则调整经营战略,重点向大中城市转移,机构纷纷从县及县以下撤退,金融资源配置软化。据调查,全州金融服务网点由鼎盛时期(1998年)的1 107家下降到2007年末的259家,近9年时间机构数减少了76.60%,从现有259个金融服务网点的布局情况看,城区96个,占比为37.07%,乡镇及以下163个,占比62. 93%,这163个基层金融服务网点覆盖全州88个乡镇, 2 453个行政村,辐射面积达23 940平方公里。其中,国有商业银行营业网和从业人员比1998年分别减少129个和653人,减幅分别达44.03%和32.72%,这一状况还在进一步扩大。虽然金融电子化水平不断提高,但民族贫困地区因地域限制和通讯信息影响,机构大量流失,直接缩小了金融服务覆盖面,许多偏僻的农村已经成为金融服务的“真空”和“盲点”。
  1.2 载体消失,优惠政策丧失
  随着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逐步退出市场,享受国家民族金融优惠政策的载体消失,经济转型后民族地区真正可享受的优惠政策越来越少,加上部分优惠政策本身的局限性,使得有的金融优惠政策有名无实,优而不惠。如过去的老少边穷地区经济发展贷款、贫困县县办企业贷款和湖北省为支持恩施州专门出台的“存一贷二”金融优惠政策,目前均已经停办。民族优惠利率贷款和中央扶贫贴息贷款政策虽然继续沿袭,但发放的力度和范围受到限制。如恩施州原定民族优惠利率贷款贴息企业最多达400多家,目前能享受的仅126家,利息补贴也从最高的1.42亿元下降到目前300万元。中央扶贫贴息贷款由于实行与常规贷款捆绑考核,期限较短,严重影响了农业银行投放的积极性,贷款新增额从原来的每年1.5亿元下降到目前不足1 000万元[1]。
  1.3 经济落后,资源溶失
  2007年恩施州实现GDP210.35亿元。经济总量小,支柱产业少,优势项目缺乏,加上环境不佳,导致金融资源溶失。一是行政支持缺位。在乡镇行政区划改革调整过程中,由于多方面原因,乡镇悬空农村信用社债务比较严重。据调查,恩施州因乡镇改革悬空农村信用社债务3 000万元,信用社要求按比例还本付息,可乡镇新官不理旧事,行政改革的成本转嫁给农村信用社,使其陷入无赖的困境,严重阻碍了农村金融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步伐。二是司法保障空位。据统计, 2001~2007年恩施州金融诉讼案件胜诉625起,胜诉标的5.64亿元,实际执行412起,金额1.78亿元。有的无力偿还,有的“有钱就是不还”,诚信意识缺失,金融生态环境不佳。三是经济环境落位。虽然恩施州近年来经济不断发展,但经济结构不合理,以铁、锌等高投入、高污染、高能耗、低附加值为支柱的矿产业,属国家产业政策和信贷政策限制的行业,风险大;传统农业占据主导地位,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农村经济发展总体水平落后,支撑能力较差,无法满足金融机构生存和竞争的需要[2]。由于国营企业解体,民营企业还没有真正发展和承接起来,加上缺乏有效的产业和项目支撑,一方面,中小民营企业融资难,另一方面,金融机构大量资金上存,存差急剧扩大,到2007年末,恩施州存差达79亿元。
  1.4 体制制约,自主权灭失
  长期以来,金融机构在支持民族经济发展中立下了汗马功劳,但也付出了昂贵的成本和代价。一是不良资产居高难下。经济体制转型形成的历史包袱长期得不到弥补、不良资产居高难下、业务拓展成本较高,发展较慢。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原来发放的供销社贷款、农村集体贷款、安定团结贷款等至今没有明确的处置政策,侵蚀了部分信贷资产;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虽然进行了核销和剥离,但不良资产仍然偏高,严重影响金融机构的正常经营和发展。二是政策掣肘。因不良贷款的影响,2003年来,恩施州工商银行公司业务一度遭遇停牌,贷款只收不放,致使恩施州一些优势项目、好的产业难以进入信贷政策的笼子。三是信贷权限上收。随着国有商业银行战略转移和信贷管理体制的改革,基层商业银行基本上没有了贷款审批权。如恩施州建设银行的公司贷款业务全部要由省分行审批。一些县级金融机构演化为上级行的储蓄所,不但失去了“输血”功能,还成为当地金融资源流失的“抽水机”。如2007年邮政储蓄23.15亿元全额上存,工行、建行上存资金均达12亿元。四是民间不规范融资冲击。恩施州民间融资总额达10亿元,部分企业的民间融资额占实际投资总额的65%以上,极大削弱了金融服务民族经济的能力。
  1.5 观念落后,积极性缺失
  虽然随着金融电子化的不断发展,金融产品不断丰富,金融服务意识和水平不断提高,但在金融改革深化过程中,存在重视自身改革发展的多、主动关注经济社会发展的少,重视“条条”管理的多、主动衔接“块块”管理的少,强调安全效益性的多、注重风险投资的少的“三多三少”现象,把金融改革与支持经济发展相对对立起来,没有实现金融改革与支持经济发展的有效融合,甚至部分金融机构不是在发展中求生存,而是对金融改革前景不看好,消极等待,丧失了工作的积极性。如金融机构高管人员有职无权,在考核中不良贷款新增超过1%实行就地免职,终身责任追究,挫伤了信贷人员放贷积极性。
  
  2.形成瓶颈的成因
  
  2.1 民族贫困地区自身的区位劣势
  一是民族地区由于大多地处山区,交通不便,信息不畅,生产出来的产品变不成商品。如来凤县农民杨某,种植了2 000亩药材,市场价值1千万元,由于交通不便,无法销售出去,现仍欠银行贷款240万元。二是缺乏优势产业支撑。以工矿产品开采为支柱的产业占恩施经济的46%,因污染等问题,属国家产业和信贷政策禁入领域。三是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滞后。经济总量小,投资环境不佳,企业自身素质差,“散、小、弱”特征明显,对银行严重依赖,但又没有有效的可抵押的资产,达不到省级金融机构授信的条件,获取信贷支持难。四是缺乏区位优势。恩施州是中部省区的少数民族自治州,与吉林延边、云南文山等边境自治州比,封闭、落后,缺乏政策支撑。
  2.2 没有分别的国家调控政策和银行管理政策
  一是国家在进行宏观调控时没有顾及民族落后地区的特殊情况,实行“一刀切”,使民族地区经济受伤严重。如为了抑制经济增长过快,国家从2007年4月份以来提高贷款利率,增发央行票据,提高存款准备率,这些政策的出台没有考虑到少数民族地区的特殊性。如当前全国经济普遍过热,而恩施州的经济发展不是“过热”而是“过冷”,投资不足和融资过难的矛盾突出。二是统一的信贷管理体制。商业银行信贷权上收到省级机构,执行统一的信贷管理模式和标准,而民族地区的企业由于天生资质差达不到统一要求,很难挤入信贷笼子。中央扶贫贷款,虽属国家贴息贷款,但农行实行双重管理,捆绑考核,强调商业性,忽略政策性,使“扶贫贷款难扶贫”。
  2.3 金融体制改革的阶段性负面影响
  一是国有商业银行施行“抓大放小”,向大中城市转移的战略调整政策,使得民族地区的金融机构“着力面”不断萎缩,网点数和从业人员减少、业务量萎缩。二是国有商业银行资金使用权和信贷审批权上收,地方分支机构信贷投放主动权丧失,服务民族经济难作为。三是统一模式的内部考核机制。绩效考核制、高管人员“问责”制、贷款终身责任制、株连责任制,打击了落后地区基层行员工的积极性,“惜贷”、“恐贷”现象普遍。
  2.4 市场信贷资金流动的必然规律
  按照商业银行利益最大化取向,信贷资金向发达地区流动,这是资金趋利的内在规律,使得民族优惠政策难以落实。如民族优惠利率贷款,商业银行按一般性贷款发放给企业,可在基准利率上浮10%~30%。比较效应使然,商业银行更愿意发放一般性贷款。也是商业银行对民族优惠贷款失去积极性的根本所在。
  2.5 金融生态环境较差,中介服务滞后
  一是社会信用意识淡薄。社会征信体系不完善,企业、个人逃废银行债务现象时有发生。二是法制环境不佳。对拖欠银行债务的案件久拖不决、判决不公、判决后不执行,金融债权得不到及时有效保护。三是融资中介服务滞后。中介组织机构体系尚不完善,目前在恩施州还没有专业的信用评级、信用征集机构,信用担保公司因注册资金迟迟到不了位,业务难开展。五是贷款的补偿机制尚未建立。企业财产保险、农业保险、贷款保险等在民族地区发展滞后。
  
  3.矫正对策
  
  3.1 突破观念瓶颈,树立双活意识
  一是统一思想认识。金融部门要突破固有思维和传统观念,牢固树立恩施州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金融的发展离不开经济的支持“两个离不开”思想,全面树立经济活则金融活的“双活”意识,把经济决定金融的观念贯穿金融工作始终,主动贴近经济发展思路,合上经济发展的节拍,正确处理金融改革与支持经济发展的关系。二是完善政府职能。建立政府、财政、金融、扶贫开发的联合组织体系,加大对民族地区金融工作的领导,及时调整民族地区的有关金融政策;政府带头讲信用,加大对逃废银行债务的企业、个人失信惩戒处罚,抓好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建立一批有实力的贷款担保机构,完善保险体系,分散和转移金融风险优化民族地区的信贷环境。
  3.2 突破政策瓶颈,增强发展活力
  一是加大实行金融服务民族经济优惠政策。总行在制定货币政策时,要考虑地区间的差异性,实行区域性的货币政策,增强基层央行的宏观调控能力。同时,建立欠发达地区的金融优惠政策措施,准许民族欠发达地区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和享受民族优惠政策,恢复民族金融优惠政策措施,扩大受惠面。民族贫困地区金融优惠政策不能局限于计划经济时期规定的国营、集体企业,应进一步扩大民族地区优惠贷款利率和贴息范围、建立民族经济发展专项贷款、延长扶贫贴息贷款的期限等,促进民族经济加快发展。二是建立专门扶持民族经济发展的专项贷款。由基层人民银行直接管理和发放,财政部门贴息和补偿。三是政策性金融及时补位。在民族欠发达地区增设政策性金融机构,扩大政策性业务。如专门设置区域性的民族地区经济开发银行或借鉴孟加拉国“穷人银行”作法,加大财政支付转移力度。
  3.3 突破机制瓶颈,畅通投入路径
  一是积极推进小额贷款公司和村镇银行的组建工作。按照“政府推动,市场运作,公司经营,部门配合”的模式,组建小额贷款公司,增加信贷投入。二是建立货币回流的长效机制。根据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和恩施大开发的精神,引导和督促各金融机构积极争取上级行的支持,探索金融机构在当地吸收的存款用于当地经济发展的资金回流机制,新增存款除留足法定存款准备金和必要的清算资金外,应全部投放当地,保持信贷投入合理增长,减少资金外流,促进经济健康协调发展。三是扩大民族地区金融机构经营自主权。在信贷权限审批上,扩大审批金额,简化报批程序。按照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民族欠发达地区金融机构应重新定位于突出政策性、扶持性和社会性,在绩效管理和考核上,实行有区别的特殊政策,关心和爱护在民族地区工作的干部职工,从经济待遇上和考核模式上予以倾斜。四是创新支农再贷款发放方式。由于目前农村信用社对支农再贷款的需求不断弱化,为充分发挥支农再贷款的政策性,建议直接由基层人行发放到农业产业化项目和农户手中,引导金融机构将支持城镇化与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支持中小企业、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和和谐社会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建立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长效机制。五是加快邮政储蓄银行组建,探索完善资金运作机制,使邮政储蓄资金有效运用于本地经济建设[3]。
  3.4 突破环境瓶颈,营造洼地效应
  建议加快建设金融生态工程。进一步动员和组织各方力量,改善金融生态建设,共同维护金融安全,更好地发挥金融在现代经济中的核心作用,积极构建和谐的经济金融发展环境,确保信贷增长与GDP增长基本同步,实现经济金融又快又好发展。加大不良资产的核销和剥离,帮助民族地区金融机构卸下包袱,轻装上阵,改善民族地区金融机构的内在环境。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加快征信体系建设,维护辖内金融稳定;维护金融债权,打击逃废债行为;典型示范,开辟信贷投放绿色通道;建立信贷投入考核机制,增强激励作用,力求形成“洼地效应”。通过每年实实在在的开展一系列金融安全创建活动,提高社会公众对金融知识和社会信用知识的认知度,增强风险防范意识,优化经济金融运行环境[4]。通过不断改善金融机构内在环境,充分发挥金融支持经济的核心作用,促进当地经济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 http://www.0718.gov.cn/Html/szes/153334475.shtml.
  [2]胡克琼. 金融供给与地方支柱产业的发展需求——欠发达地区金融支持支柱产业发展的探析[J].金融与经济,2008(2).
  [3]姚凤阁,李宝德.新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创新性研究[J]. 北方经贸 , 2008,(4) .
  [4]赵银银.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J]. 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 , 2008,(3) .
  [作者简介]范才成(1971-),男(苗族),湖北省委党校研究生,主要研究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问题。
  沈再新(1972-),男(土家族),中南民族大学讲师,博士,主要研究散杂居民族关系与民族问题。
  [收稿日期]2008-07-16(责任编辑:罗哲)
其他文献
内容提要:农村严重的资金外流,不仅是当前我国农村投融资体制所存弊端的集中体现,而且也是形成农村投资缺口和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直接原因。本文以甘肃为例,在深入分析农村金融供给现状、农村金融资源短缺诱因的基础上,提出了要改变农村贫穷落后的面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必须创新农村金融支持体系,有效增加农村金融供给的设想,并就具体创新的思路从七个方面作了研究探讨。  关键词:农村金融;供求状况;新农村建设;
期刊
内容提要:以陕西省凤翔县域村庄分析规划为基础,探讨西部地区县域村庄布局规划中需解决的主要内容。本文对村庄空间结构以及特征进行分析,针对特有的村庄空间及经济结构,提出县域农村经济发展模式以及村庄空间布局模式,重新确立村庄体系结构。并在分析的基础上总结村庄布局规划中农村空间结构重组的重点。  关键词:村庄布局;空间结构;中心村;重构  中图分类号:F1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
期刊
内容提要:我国的中小企业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得到空前的发展,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助推器。但由于我国金融体系尚未完善等诸多原因,融资难的问题仍然是制约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以英、法、德、意为代表的欧盟国家中小企业融资有很多成功经验,对于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欧盟国家;中小企业;融资;借鉴  中图分类号:F27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08)0
期刊
内容提要:四川灾后重建不能就工业论工业、就农业论农业,四川经济的发展与岷江水资源的保护息息相关。鉴于岷江上游水资源安全对成都平原的特殊意义,我们应充分利用这次灾后重建之机,把过去因习惯和利益的阻挠而难以推进的岷江上游水电建设调整、水资源保护提上重要议事日程。我们提出的对策措施包括:源头控制,系统规划;适时调整水电开发思路;实行最低流量生态管制;统筹管理流域水资源;建立技术性重大公共决策机制等。  
期刊
内容提要:环渤海经济圈是继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之后我国又一个促进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环渤海地区经济的腾飞。关键是京津能否有效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合作发展,辐射“三北”,对接东北亚,能否充分展现区域“龙头”的作用。目前,由于种种原因,北京和天津双核心的带动并没有完全发挥。本文应用空间相互作用引力模型及其两个经验性推论、城市流强度等对京津产业雷同性和京津因相互竞争,产生的辐射干扰性进行了数据分析、原因
期刊
内容提要:以1995~2006年期间,全国30个省、区、市(不包括西藏自治区)的财政支农资金、农村教育经费投入、农村社会救济投入、农村自然灾害救济投入以及农村医疗点和农村用电量等数据,采用Panel Data模型,在分析地区农村公共产品对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的平均影响和各省、区、市地区效应的同时,重点研究了各地区不同农村公共产品投入对本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影响,并进行了全国比较。  关键词:农村公共产
期刊
内容提要:本文通过对浙江省温州服装产业集群的实地调研,结合定量分析,认为提高集群竞争力,很大程度上有赖于集群合作系统的构建与完善。  关键词:产业集群;竞争力;集体合作;实证分析  中图分类号:F127.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12008)06—0109—06
期刊
内容提要:如何实现散落的文化资源转变为有经济价值的文化资本,文章提出必须通过引入CIS战略,对文化资源进行系统的形象设计,创造城市差异化的“城市统一识别系统”,以求产生“城市注意力经济”。文章同时认为高效的文化资本运作需要利用文化营销以打造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动因”从而实现城市文化资本差异发展优势。  关键词:文化资源;文化资本;CIS战略;城市文化营销  中图分类号:G127文献标识码:A文
期刊
内容提要: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是我国乃至世界上重要的特殊生态区。该区生态环境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区内社会稳定及流域经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随着中国最大的生态移民工程—三江源地区生态移民项目的实施,如何选择三江源地区后续产业发展项目,是亟须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实地调研,根据这一特殊贫困地区(藏区)生态移民的生存与发展要求,首次应用PRA方法,提出了目前适合当地的不同类型生态移民可供选择的后续产业发展项目
期刊
内容提要:在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中,城市文化的开发与创新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南宁作为广西少数民族自治区的首府,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资源,其城市文化建设所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颇具典型意义。认真研究南宁城市文化建设的得失,十分有利于我们深刻认识少数民族地区城市文化建设的规律,正确选择少数民族地区城市文化开发与创新的路径,更好地推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和谐社会建设。  关键词: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