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以Si3N4陶瓷为基体,分别添加碳纤维(Cf)、SiC纳米纤维(SiCnf)和SiC纳米纤维包覆碳纤维(SiCnf-Cf)作为吸波剂,采用凝胶注模和无压烧结工艺制备Si3N4、Cf/Si3N4、SiCnf/Si3N4和SiCnf-Cf/Si3N44种Si3N4基复合材料,并对其微观结构、室温和800℃的介电性能和吸波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 表明:SiCnf有效改善了Cf与Si3N4的高温化学相容性,使得Cf在基体中保存完好并相互连接成导电网络,导致SiCnf-Cf/Si3N4复合材料中电子传导增强和存在
【机 构】
:
湖南工业大学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院,湖南株洲412007;中南大学,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长沙410083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Si3N4陶瓷为基体,分别添加碳纤维(Cf)、SiC纳米纤维(SiCnf)和SiC纳米纤维包覆碳纤维(SiCnf-Cf)作为吸波剂,采用凝胶注模和无压烧结工艺制备Si3N4、Cf/Si3N4、SiCnf/Si3N4和SiCnf-Cf/Si3N44种Si3N4基复合材料,并对其微观结构、室温和800℃的介电性能和吸波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 表明:SiCnf有效改善了Cf与Si3N4的高温化学相容性,使得Cf在基体中保存完好并相互连接成导电网络,导致SiCnf-Cf/Si3N4复合材料中电子传导增强和存在多重弛豫现象,在室温和800℃高温下均展现出最高的介电损耗值和最优的吸波性能.室温时,SiCnf-Cf/Si3N4复合材料的最小反射损耗值为-15.2 dB(厚度为2.57 mm),有效吸收带宽(反射率<-10dB)为1.9 GHz(厚度为2.3 mm);800℃时,最小反射损耗值达到-20.4 dB(厚度为2.0mm),有效吸收带宽增大到3GHz(厚度为2.25 mm).SiCnf-Cf/Si3N4复合材料的主要吸波机制为多重反射和散射、电传导损耗、电子极化和多重弛豫;800℃时,电子热运动加剧使电子极化和传导增强,吸波性能进一步提高.进一步优化SiCnf-Cf/Si3N4复合材料的吸波性能,其有望作为优异的吸波材料应用于高温吸波领域.
其他文献
我国将重型车辆刹车毂的温度作为控制纵坡设计的依据,但随着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主导车型从12 t重车模型逐渐转变为30 t、40 t、49 t的重型车,此类车辆以原纵坡控制指标难以保障安全行驶.为了详细分析这一安全性偏差,基于载重货车刹车毂温度预测模型,以12 t、30 t、40 t与49 t的重型车辆为研究对象,对溧阳至宁德高速公路某连续下坡路段刹车毂温度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大型及以上重车在极限指标下确实存在安全性风险,且其风险与车重及下坡距离呈正相关;结合案例现场地形,分析了目标路段载重车制动失效区域,
为了探讨H形斜拉桥上横梁进入有限塑性状态,从而减轻桥塔结构在横向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采用增量动力分析方法,确定以截面曲率作为评价桥塔地震损伤状态和损伤的主要指标,对混凝土上横梁和钢箱上横梁的耗能方案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通过应用标定的截面曲率损伤指标,探讨了桥塔结构横桥向从屈服到破坏的过程,对桥塔的4种损伤状态进行评估,其方式是可行的;2)在横向地震作用下,下横梁端部及中塔柱顶部最早进入塑性状态,而中塔柱底部截面最晚进入;3)通过考虑混凝土上横梁进入有限塑性状态,可优化桥塔结构的横向地震响应、延缓易损
为实现隧道衬砌浇筑质量的主动管控,对衬砌防脱空技术和管理工作实施有效监管,基于分布式压密传感器技术开展了隧道衬砌防脱空主动监控平台的研发.通过分析衬砌浇筑工序流程及监管要求,开展了浇筑监控任务流程规划、主动监控平台技术选型和总体设计,应用无线通信和云平台技术开发了主动监控平台,实现了从浇筑准备、过程监控到成果应用的全流程有效管控.在此基础上,研发了纵向抽拔式精准补浆系统,根据监测结果按需移动出浆口,达到精准和低压带模补浆,提高了带模注浆的针对性和效率,进而实现防脱空监控与处置的闭环管理.
为满足开发地块上施工车辆进出的需求,需要在路侧修建临时开口,从安全性、通畅性、经济性3个方面建立了临时开口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对评价指标进行权重设计,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引入安全系数k对临时开口的可行性进行评价.以重庆市某临时开口为例,得出了符合实际的评价结果,证明了本文评价体系及评价方法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以横断山区高速公路连续长大下坡路段为例,基于货车温升控制的长大下坡安全评价方法,分析了缓坡、超载及强制停车区对货车安全运营的影响.结果表明,连续长大下坡路段上部设置缓坡对货车制动鼓降温效果不明显,中下部路段缓坡降温效果较好,中下部缓坡越长降温梯度越大;采用均匀纵坡比陡缓相间的纵坡设计更利于行车安全;货车超载将大幅提高全路段制动鼓温度,应严格控制;提出在制动鼓温度超过200℃路段适当位置设置避险车道、增强路面抗滑性能及桥梁护栏防护等级,增设长大下坡余长提醒标志、隧道出入口过渡路段视线诱导及安全警示等措施的建
陶瓷材料因具有高强度、耐高温、耐腐蚀及良好的绝缘性和生物相容性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机械、电子、航空航天、生物医疗等领域.随着具备力学、热学、光学、电学及生物特性的新型陶瓷的快速发展,制造高性能、复杂结构陶瓷零件的需求日益迫切,这对陶瓷成型方法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传统陶瓷成型方法,如干压、凝胶注模、等静压、流延等对模具依赖性强,部分复杂结构陶瓷甚至难以采用传统成型方法制造.因此,探索无需模具的高性能、复杂结构陶瓷零件的新型成型方法已成为陶瓷领域的研究热点.
基于智慧高速营运数据采集系统和轴载原始记录等数据,提出了交通计重收费荷载的采集要素与校验方法,建立了无效数据清洗原则、基于贝叶斯理论的交通荷载参数计算模型、缺失轴载数据挖掘方法,得到了当量设计轴载累计作用次数,客观和精确地反映了交通荷载特性,为路面结构设计、养护与营运工作提供更精确、客观的交通荷载特性数据.
陶瓷材料点阵结构在力学、电磁、声学、热学等领域应用前景广阔.近年来发展起来对增材制造技术为复杂陶瓷材料点阵结构的获得提供了崭新的技术途径.本综述系统介绍对比了陶瓷材料点阵结构的常见增材制造工艺方法,包括立体光刻、数字光处理、双光子光刻、挤出成型、墨水直写、激光选区烧结等.此外,众多研究发现通过设计陶瓷材料点阵功能基元的结构和序构方式可以有效调控陶瓷材料点阵的物理特性,本综述首先归纳了基于力学设计等陶瓷材料点阵结构研究现状,接下来从超常规力学、电磁学、声学、传热、零膨胀、光学等多功能设计角度归纳了新型陶瓷材
采用基于光固化3D打印和凝胶注模方法,实现型芯/型壳一体化的陶瓷铸型的快速制造.引入高活性硅粉,通过硅粉的高温反应烧结,能够降低陶瓷铸型的孔隙率,并促进高温强化相莫来石的生成,莫来石晶须的生成有助于提升陶瓷铸型的断裂韧性.当硅粉添加量为9%(质量分数),烧结温度为1400℃时,铸型的高温强度可达到17.6 MPa,断裂韧性为1.78 MPa·m1/2.最终通过定向凝固工艺,实现了涡轮叶片的快速制造.
针对国内部分山区高速公路服务区存在停车场规模不合理、布局不科学、管理不智能等共性问题,采用理论研究、调查分析和实际案例相结合的方式,在厘清停车场用地规模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给出服务区停车位数量计算方法,提出高速公路服务区停车位设置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并针对广西山区高速公路的地形特征,系统总结了山地服务区分台地设置的竖向布局设计要求,在方便公众停车的同时实现节约用地;同时结合智慧服务区发展趋势,提出构建面向“客货分区”的停车诱导系统.研究成果已纳入广西地方标准,并有效指导了广西多个新建服务区停车场的建设,显著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