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的思想政治辅导员制度建立于上世纪50年代。50多年来,高校辅导员的工作范围从开始的“辅导学生的政治学习和社会活动”逐渐发展到现在的包括了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文化活动、生活指导、心理咨询、健康保健、就业指导等多方面事务。与辅导员工作内容不断扩充、观念不断更新的现实状况不同,对高校辅导员制度的研究和改革的实践却始终处于一种“初识”和“探索”阶段,多年来没有产生实质性的改变。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对高校学生工作提出了新的使命,需要有一支具有高素质的专业化队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主体是学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在实际的工作当中,辅导员承担着大量的管理和教育工作,成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体。但我们也发现,当前辅导员队伍的建设也存在着诸如年龄结构单一、学历水平低、非正常流动情况严重、发展前景不明朗、低水平重复性事务干扰等不利现象。尤其是在地方高校,因受到高校办学水平和行政隶属关系制约,辅导员队伍的建设情况更是令人担忧。针对这种状况,国家各级主管部门以及地方高校都制定了一些改革措施,如明确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教师的双轨发展方向、实行辅导员聘任制度、完善辅导员的考核与激励制度、提高辅导员学历水平等。但是在实施过程中效果并不显著。一方面,年龄和学历结构始终成为辅导员发展的瓶颈,在岗位上表现优异者往往倾向于调整到其他管理岗位而脱离了辅导员队伍;另一方面,高校与其他行政单位不同,辅导员等管理岗位的待遇不可能也不应该超越教学岗位,聘任制所产生的竞争环境只在小范围里得到体现,没有发挥预期应有的作用。只有真正落实专业化的建设目标,才能够实现辅导员队伍的可持续发展。
二、专业化与辅导员的岗位要求
要讨论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问题,首先就必须明确“专业”的概念。目前有两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英国学者何伊尔对“专业”二字归纳出5方面的必备条件:专业必须是能承担关键性社会职能的行业;有履行这一专业需要具备的相当程度的专门化知识和技能;专业人员必须接受高等教育,掌握系统的知识和形成专业的价值观念,这些价值观念以保护顾客的利益为中心,并为此扩展为本行业的道德规范;由以知识为基础的技能必须在非常规的情景中实施,针对具体案例自主地做出专业判断就成为至关重要的准则;有专业组织对有关的公共事务拥有专业发言权,对社会有高度的专业约束自治权、长期的训练、高度的职责等。利伯曼指出了所谓“专业”应当满足的8方面基本条件:范围明确,垄断地从事与社会不可缺少的工作;运用高度的理智性技术;需要长期的专业教育;从事者无论个人、集体均具有广泛的自律性;在专业的自律性范围内,直接负有作出判断、采取行为的责任;非营利,以服务为动机;形成了综合性的自治组织;拥有应用方式具体化了的伦理纲领。这两种概念为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理想模型,并且都涉及了“服务”这一当前高校辅导员岗位需要关注的新要求,为进一步探讨辅导员队伍专业化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切入点。而所谓的“专业化”,是指某项工作应由专门的人员经过专业的培训,进而专门从事某项工作并不断提高的过程。有学者参考了高校教师专业化标准探讨的意见,提出了高校辅导员实现专业化的条件。这些条件包括了社会化、专门化、标准化、知识化、专业化、团体化、合法化、理念化、学术化和国际化等。《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所有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人员,都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增强社会责任感,成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因此有学者就指出在辅导员个体的教育和培训中应该着重关注以下5方面素质的养成:较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高尚的思想道德、广博的人文和科学知识、良好的心理状态和实际工作能力。但实际上,这些个人素质与高校其他教学管理岗位的要求具有高度的相似性,没有涉及辅导员岗位的本质要求。辅导员专业化过程一般认为应该包括辅导员个体的专业化和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两个层面,这就要求全面地对辅导员的岗位要求进行考察。笔者认为,对辅导员岗位的要求更应该体现在对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深入理解能力、对青少年思想状况的敏锐的洞察力、年轻的心态、健全的人格结构和人际交往能力上。而且,这些素质应该于个体的早期认知结构当中,而不是在从事辅导员岗位以后才形成。在辅导员群体的专业化建设中,应该关注辅导员群体文化的形成。一个群体的文化,是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为全体组织成员所共同接受、认可与信守的理念、行为规范、外在形象、价值观念、组织责任等具有组织特色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组织文化从表层到核心层过渡依次为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具有高度的稳定性和不可替代性。只有存在于独立的组织文化当中,辅导员的工作才能产生高度的认同感和成就感。
三、辅导员专业化的必要条件
专业是社会分工、职业分化的结果,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一种职业能够被社会认可为一门专业是有条件的。笔者认为以下是辅导员专业化建设得以实现的必要条件。
1.生本观念的重建
学生是学校之所以存在的根本要素,所谓的生本观念,简而言之,就是以学生的发展需要为根本出发点和目标,提供相应的教育服务。香港特区的高校学生事务工作受市场机制引导,高度社会化,把“学生为本,服务至上”作为高校学生事务工作的重要理念。学生事务工作者将自己的服务宗旨定位于“为学生提供周详的服务及设施,以帮助学生的成长,发挥其潜能及提高其学习能力。”受到当前一些功利观念的影响,我国大陆高校所能提供的教育服务往往并不能够使大多数学生得到体验,使得教育双方都难以建立一种稳定的信任关系。加上近年来地方高校的不断扩招,办学规模急剧扩大,在校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使得原有的师生交流平台日渐萎缩。这些因素的存在让辅导员在开展工作时处于两难的境地。一方面,学校的教育管理理念不为学生所接受,工作绩效不显著,许多矛盾直接指向辅导员工作;另一方面,辅导员作为与学生交流最为直接的群体,在学生事务的决策过程中却很少体现出辅导员的意见。生本观念的重建,意义就在于缩短学校办学目标与学生期望值之间的差距,为辅导员开展工作提供一个宽松的环境。
2.建立完善的辅导员素质评价体系和准入制度
辅导员是一个特殊的岗位,这种特殊性来自于工作对象的与众不同。大学生是一个敏感的群体,在日常交往中他们能够轻易地觉察教师的主观感受,理想化的价值观念又让他们对言行不一深恶痛绝。这就要求辅导员既要善于与学生沟通和交流,能够将重要的工作引入平凡,又要在关键时刻能够当机立断,准确对人、对事作出合理的判断。当前为大多数高校所接受的辅导员准入标准就显得过于宽松,对于辅导员的专业背景并没有明确要求,只是以简单的“德才兼备,品学兼优”而概之。如此“去专业化”的做法非常不利于提高辅导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外在形象,辅导员之间不同专业背景的互补优势也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产生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去专业化”现象还容易导致辅导员在实际工作中习惯于以自己的成长经历为参照体系,个人色彩浓厚。这样的工作方式表面上看来效率非常高,但缺点也是非常明显的。毕竟个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仅凭主观的经验就能够解决所有问题。同时,自“9·11”事件和“非典”疫情以后,恶性校园事件为社会和高校所广泛关注,并且对高校学生工作提出了许多新的更高的要求,辅导员的心理耐受能力受到了考验。但是这方面的素质要求在以往的辅导员聘任过程中并没有得到重视。除专业背景、心理耐受能力以外,良好的信息预感能力、开放的人生态度等一些不为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所关注的素质也应该成为建立辅导员素质评价体系的重要参考依据。
3.开设学生事务管理专业
从长远来看,一个专业能够得到合理的发展,其背后必然要有一个成熟的学科体系作为支持。多年来,高校辅导员制度被认为是以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作为学科支撑而没有在高校开设独立专业。开展的相关理论研究也仅仅是从业者的个人自律行为,多是属于经验总结和官样文章。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高校环境的变迁,辅导员所担任的工作越来越多地超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范围,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专业的设立势在必行。专业学科的设立,能够很好地解决辅导员队伍的素质和出路问题。那些在一线工作的辅导员到达一定年资并通过考核以后,就可以获得从事相关学科的教学资格,而不需要与思政专业和社科专业教师竞争,他们的经验和做法也能够得到保留和理论化的提升。独立的学科培养模式又能够较好地保障辅导员的素质,并且因为有了相应的实习生制度,一些重复性的简单工作就不需要占用太多的在岗人员的精力和时间。从短期来看,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专业可以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或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一个发展方向进行学科酝酿,培养本科层次的从业人员;从长远来看,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专业的建立,有利于硕士层次辅导员的培养。最近一段时间,学界对本科阶段开设的管理类专业提出了质疑,这也为高校开设学生事务管理专业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遇。
总之,在新的形势下,我国地方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建设尤为重要,实现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才能切实加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为高校人才培养提供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汪麟.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探析.文教资料,2006(4下旬)
[2]闫卫锋,裴春燕.谈高等院校政治辅导员的“专业化”.河北北方学院学报,2005(5)
[3]李正赤.论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和职业化.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5)
[4]王洪才.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探析.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6
[5]翁铁慧主编.高校学生辅导员行动指引.上海:中国福利会出版社,2004,7
[6]高晓钟.对高校辅导员职能的定位应趋向专业化.职业分析
[7]陈永杰.香港高校学生事务工作考察及启示.比较教育研究,2000(1)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对高校学生工作提出了新的使命,需要有一支具有高素质的专业化队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主体是学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在实际的工作当中,辅导员承担着大量的管理和教育工作,成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体。但我们也发现,当前辅导员队伍的建设也存在着诸如年龄结构单一、学历水平低、非正常流动情况严重、发展前景不明朗、低水平重复性事务干扰等不利现象。尤其是在地方高校,因受到高校办学水平和行政隶属关系制约,辅导员队伍的建设情况更是令人担忧。针对这种状况,国家各级主管部门以及地方高校都制定了一些改革措施,如明确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教师的双轨发展方向、实行辅导员聘任制度、完善辅导员的考核与激励制度、提高辅导员学历水平等。但是在实施过程中效果并不显著。一方面,年龄和学历结构始终成为辅导员发展的瓶颈,在岗位上表现优异者往往倾向于调整到其他管理岗位而脱离了辅导员队伍;另一方面,高校与其他行政单位不同,辅导员等管理岗位的待遇不可能也不应该超越教学岗位,聘任制所产生的竞争环境只在小范围里得到体现,没有发挥预期应有的作用。只有真正落实专业化的建设目标,才能够实现辅导员队伍的可持续发展。
二、专业化与辅导员的岗位要求
要讨论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问题,首先就必须明确“专业”的概念。目前有两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英国学者何伊尔对“专业”二字归纳出5方面的必备条件:专业必须是能承担关键性社会职能的行业;有履行这一专业需要具备的相当程度的专门化知识和技能;专业人员必须接受高等教育,掌握系统的知识和形成专业的价值观念,这些价值观念以保护顾客的利益为中心,并为此扩展为本行业的道德规范;由以知识为基础的技能必须在非常规的情景中实施,针对具体案例自主地做出专业判断就成为至关重要的准则;有专业组织对有关的公共事务拥有专业发言权,对社会有高度的专业约束自治权、长期的训练、高度的职责等。利伯曼指出了所谓“专业”应当满足的8方面基本条件:范围明确,垄断地从事与社会不可缺少的工作;运用高度的理智性技术;需要长期的专业教育;从事者无论个人、集体均具有广泛的自律性;在专业的自律性范围内,直接负有作出判断、采取行为的责任;非营利,以服务为动机;形成了综合性的自治组织;拥有应用方式具体化了的伦理纲领。这两种概念为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理想模型,并且都涉及了“服务”这一当前高校辅导员岗位需要关注的新要求,为进一步探讨辅导员队伍专业化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切入点。而所谓的“专业化”,是指某项工作应由专门的人员经过专业的培训,进而专门从事某项工作并不断提高的过程。有学者参考了高校教师专业化标准探讨的意见,提出了高校辅导员实现专业化的条件。这些条件包括了社会化、专门化、标准化、知识化、专业化、团体化、合法化、理念化、学术化和国际化等。《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所有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人员,都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增强社会责任感,成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因此有学者就指出在辅导员个体的教育和培训中应该着重关注以下5方面素质的养成:较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高尚的思想道德、广博的人文和科学知识、良好的心理状态和实际工作能力。但实际上,这些个人素质与高校其他教学管理岗位的要求具有高度的相似性,没有涉及辅导员岗位的本质要求。辅导员专业化过程一般认为应该包括辅导员个体的专业化和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两个层面,这就要求全面地对辅导员的岗位要求进行考察。笔者认为,对辅导员岗位的要求更应该体现在对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深入理解能力、对青少年思想状况的敏锐的洞察力、年轻的心态、健全的人格结构和人际交往能力上。而且,这些素质应该于个体的早期认知结构当中,而不是在从事辅导员岗位以后才形成。在辅导员群体的专业化建设中,应该关注辅导员群体文化的形成。一个群体的文化,是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为全体组织成员所共同接受、认可与信守的理念、行为规范、外在形象、价值观念、组织责任等具有组织特色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组织文化从表层到核心层过渡依次为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具有高度的稳定性和不可替代性。只有存在于独立的组织文化当中,辅导员的工作才能产生高度的认同感和成就感。
三、辅导员专业化的必要条件
专业是社会分工、职业分化的结果,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一种职业能够被社会认可为一门专业是有条件的。笔者认为以下是辅导员专业化建设得以实现的必要条件。
1.生本观念的重建
学生是学校之所以存在的根本要素,所谓的生本观念,简而言之,就是以学生的发展需要为根本出发点和目标,提供相应的教育服务。香港特区的高校学生事务工作受市场机制引导,高度社会化,把“学生为本,服务至上”作为高校学生事务工作的重要理念。学生事务工作者将自己的服务宗旨定位于“为学生提供周详的服务及设施,以帮助学生的成长,发挥其潜能及提高其学习能力。”受到当前一些功利观念的影响,我国大陆高校所能提供的教育服务往往并不能够使大多数学生得到体验,使得教育双方都难以建立一种稳定的信任关系。加上近年来地方高校的不断扩招,办学规模急剧扩大,在校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使得原有的师生交流平台日渐萎缩。这些因素的存在让辅导员在开展工作时处于两难的境地。一方面,学校的教育管理理念不为学生所接受,工作绩效不显著,许多矛盾直接指向辅导员工作;另一方面,辅导员作为与学生交流最为直接的群体,在学生事务的决策过程中却很少体现出辅导员的意见。生本观念的重建,意义就在于缩短学校办学目标与学生期望值之间的差距,为辅导员开展工作提供一个宽松的环境。
2.建立完善的辅导员素质评价体系和准入制度
辅导员是一个特殊的岗位,这种特殊性来自于工作对象的与众不同。大学生是一个敏感的群体,在日常交往中他们能够轻易地觉察教师的主观感受,理想化的价值观念又让他们对言行不一深恶痛绝。这就要求辅导员既要善于与学生沟通和交流,能够将重要的工作引入平凡,又要在关键时刻能够当机立断,准确对人、对事作出合理的判断。当前为大多数高校所接受的辅导员准入标准就显得过于宽松,对于辅导员的专业背景并没有明确要求,只是以简单的“德才兼备,品学兼优”而概之。如此“去专业化”的做法非常不利于提高辅导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外在形象,辅导员之间不同专业背景的互补优势也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产生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去专业化”现象还容易导致辅导员在实际工作中习惯于以自己的成长经历为参照体系,个人色彩浓厚。这样的工作方式表面上看来效率非常高,但缺点也是非常明显的。毕竟个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仅凭主观的经验就能够解决所有问题。同时,自“9·11”事件和“非典”疫情以后,恶性校园事件为社会和高校所广泛关注,并且对高校学生工作提出了许多新的更高的要求,辅导员的心理耐受能力受到了考验。但是这方面的素质要求在以往的辅导员聘任过程中并没有得到重视。除专业背景、心理耐受能力以外,良好的信息预感能力、开放的人生态度等一些不为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所关注的素质也应该成为建立辅导员素质评价体系的重要参考依据。
3.开设学生事务管理专业
从长远来看,一个专业能够得到合理的发展,其背后必然要有一个成熟的学科体系作为支持。多年来,高校辅导员制度被认为是以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作为学科支撑而没有在高校开设独立专业。开展的相关理论研究也仅仅是从业者的个人自律行为,多是属于经验总结和官样文章。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高校环境的变迁,辅导员所担任的工作越来越多地超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范围,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专业的设立势在必行。专业学科的设立,能够很好地解决辅导员队伍的素质和出路问题。那些在一线工作的辅导员到达一定年资并通过考核以后,就可以获得从事相关学科的教学资格,而不需要与思政专业和社科专业教师竞争,他们的经验和做法也能够得到保留和理论化的提升。独立的学科培养模式又能够较好地保障辅导员的素质,并且因为有了相应的实习生制度,一些重复性的简单工作就不需要占用太多的在岗人员的精力和时间。从短期来看,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专业可以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或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一个发展方向进行学科酝酿,培养本科层次的从业人员;从长远来看,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专业的建立,有利于硕士层次辅导员的培养。最近一段时间,学界对本科阶段开设的管理类专业提出了质疑,这也为高校开设学生事务管理专业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遇。
总之,在新的形势下,我国地方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建设尤为重要,实现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才能切实加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为高校人才培养提供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汪麟.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探析.文教资料,2006(4下旬)
[2]闫卫锋,裴春燕.谈高等院校政治辅导员的“专业化”.河北北方学院学报,2005(5)
[3]李正赤.论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和职业化.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5)
[4]王洪才.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探析.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6
[5]翁铁慧主编.高校学生辅导员行动指引.上海:中国福利会出版社,2004,7
[6]高晓钟.对高校辅导员职能的定位应趋向专业化.职业分析
[7]陈永杰.香港高校学生事务工作考察及启示.比较教育研究,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