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活动教学要着眼于教学目标,着眼于学情,为教学而活动,为生命体验而活动。语文活动教学要把握好活动时机、活动深度,实施有效教学。但现行“活动教学”还很不理想,明显存在模糊、窄化、跟风、教条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放羊:教师意念不清,造成学生放羊或学识放羊。
学生放羊,是指老师对活动教学法的理解模糊,远离了“教学要求和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这个前提,也不知道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教学情境,只顾让学生自己参与阅读、讨论、游戏、操作等活动。这种活动教师不参与,完全放手,学生高度自由。例如,有人上《背影》,对于文中的父子情深置若罔闻,任由学生大谈阔论文中的父亲“违反交通规则,形象又很不潇洒”;有人教《愚公移山》,不带领学生通过人物形象去正确地捕捉《愚公移山》的寓意,反而任学生围绕“是不是蛮干”、“为什么不考虑搬家”之类的问题大讨论;有人上课让学生开展辩论,学生双方互不相让不可开交,闹到下课铃响不置可否便完事。
王荣生教授说:“合宜的教学内容是一堂好课的最低标准。”上述活动就远离了课堂教学目标和文本构建的基本意义,没有什么教学价值。
学识放羊,是指教学活动脱离目标,师生一起跟着活动的感觉走。这种活动教师参与却不自知,“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老师在活动中与学生平等地打成一片,关系极为融洽,可是在痴迷中极易丢失高屋建瓴的师道。请看《皇帝的新装》的一个教学案例:
师:你为什么肯定骗子呢?
生:我觉得他们很聪明。
师:说说看。
生:你看骗子骗了这么多的人,拿走了这么多的钱财,还没有人发现,真的是很厉害。
师:你怎么评价这两个骗子?
生:实在是太聪明了,他们很懂得人的心理。
……
什么是童话?童话是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夸张、象征的手段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教育儿童的文学体裁,是具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如果老师脑筋绷紧了这根弦的话,他的教学还会随着学生的生活经验走下去么?语文教学有时真不是“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相反,教学中的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反文本的多元解读是有悖于选文教学的基本精神的。
(二)窄化:学习小组组合方式窄化造成活动效果矮化。
案例:开课之后,老师把本课时要解决的内容分块承包给各个学习小组,然后依次沿着“组内研讨——代表板书结论——代表讲解——老师评价补充”几个环节进行教学活动。
这种分块承包学习的活动教学极像组块拼图:就全体看内容充实,就个体看内涵稀少;就表面看活动热闹,就实质看学法单调。这种活动课型会使学生对丰富的文本学习内容挂一漏三,会使学生对多样的活动形式认识不足,从而极大地削弱选文的使用价值。上述做法的错误关键并不在于倡导小组学习,而在于把学习任务肢解分组,是为了好活动。如今,这种忘了本、变了味的小组学习居然还常常被观摩,足见追风教学的荒唐!
新教学理念突出倡导小组学习,致使大家一律向小组看齐,但我们不能过度钻牛角尖、走死胡同。小组学习、小组讨论的盛行,客观上也使我们教师漠视了个体的学生活动、结对子的同桌活动、个人与周围人的多边活动、声势浩大的全班活动等多元化组合形式,使一些优秀的传统的教学活动消失,使不少教师活动教学的眼界窄化,教学效果矮化。
笔者以为,一堂课几十分钟,虽然不能解决很多问题,但让全班学生共同解决一两个主问题还是可以的,并且顺带着可以解决不少问题。学生的学法线就体现在学生读书、思考、解答问题等的环节中。小组学习不是唯一可行之法,更不能过度条块分割。
(三)跟风:追求活动方式新颖,削弱了语文作为母语教学的传统训练优势。
钱梦龙先生在《语文教学呼唤常识回归》一文中给训练正名说:“语文训练就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读写听说实践……语文教育如果没有实实在在的语言训练,便是抽空了语文教育的内容,势必变成华而不实的空中楼阁。”
请看《黔之驴》的两则教学。其一:余映潮老师让学生分别站在驴和老虎的角度,讲它们老祖宗之间曾经发生的古老故事,然后从后人的角度谈感慨。其二:某老师让学生把《黔之驴》编成滑稽剧上演,努力展示故事中驴子和老虎的形象。
“其一”抓住故事情节谈意义,“其二”抓住故事情节感受形象,都暗合着寓言故事的教学目标,这是成功教学的根本。但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方面看,后者不如前者严肃,弄不好还会削弱学生对课文的认识。
俗话说,真理走过一步就会变成谬误。比如北方教学《端午日》时让学生表演赛龙舟就不适合当地学情。因为北方学生大都缺乏赛龙舟的生活体验,做这样的表演活动只能是瞎起哄,何来真情实感!
语文活动课包括听、说、读、写、做。常见的口头表达类活动有“话说新闻、故事会、朗读比赛、演讲、即席采访、复述课文、做小老师、开读书讨论会”等;常见的阅读类活动有“读书沙龙、交流读书体会、读书知识竞赛、开读书专题会”等;常见的书面表达类活动有“写广播稿、写读书笔记、写探究报告”等;常见的社会实践类活动有“发表见解、课本剧表演、做小记者、事物制作、参观访问、专题研究、社会实践”等。如此花样繁多,如果过度追求表面热闹,语文活动教学就难免乱花迷眼。
(四)教条:被活动教学模式迷蒙了双眼,惯于程式化。
这个道理很简单。第一,一切教学模式只是为初学者提供一道便捷的通道罢了,哪条通道也不会最完美,也不会一成不变,不能被一时的教学模式迷蒙了双眼。学习模式是为了最终冲破并超越模式,走进教学的自由王国。第二,一味走程式就是固步自封,虽然老师做起来顺手,但是学生会腻味。单调的程式只会使本该生动形象的语文课变得枯燥乏味,失去吸引力。
针对语文活动教学的上述问题,谨提出以下三点对策。
(一)老师要有积极进取的良好心态,明确学习目标,作师生平等中的首席,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注目于教育界,目前仍然有一些教师不把职业当作理想,只将其当作谋生获利的手段,不去深入地学习理论、研究理论,只满足于一知半解。有些教师在备课时,更多琢磨的不是学生,而是听课者、评委的思想理念、心理需求,取悦于人。久而久之,降低了专业含量,做伪讨论、伪探究,形式主义、功利主义,教学低效或无效。
(二)老师要给予学生一定的活动指导,鼓励学生利用多种多样的方式学习。
1.要指导学生在教学活动前自主预习。学生自主预习的过程就是学生个体不依赖他人,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对问题作出判断、推理,得出结论的过程。谁没有这个前提过程,谁就有可能只能当听众、观众,被动从众。
2.要激发学生基本的合作学习意识。在开展学习活动时,教师要先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培训,让学生明白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同学是学习的促进者,从而激发学生合作的意愿,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必要时,可以对参与小组活动的每个成员作明确的分工。
(三)活动教学要着眼学情,着眼于教学目标,形式多样。
活动教学的精髓在于强化合作、探究,鼓励学生多进行批判性思考。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程及素质教育的标志性概念,它是指在教学中,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组成合作学习小组一起学习,以提高学习成效的一种教学形式。内涵决定形式,而不是相反。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说:“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乃是真学。”这样看来,不管活动教学的开展有怎样的不足,这改革的方向还是对头的,它确实是改造以知识为本、教师中心、灌输唯上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有效手段。大任当前,我们一线教育工作者务必调好心态,保持理性,勇立潮头;务必耐心求索,“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相信吧,一轮火红的太阳即将在朦胧中升起!
韩守满,语文教师,现居江苏赣榆。责任编校:王 玲
(一)放羊:教师意念不清,造成学生放羊或学识放羊。
学生放羊,是指老师对活动教学法的理解模糊,远离了“教学要求和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这个前提,也不知道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教学情境,只顾让学生自己参与阅读、讨论、游戏、操作等活动。这种活动教师不参与,完全放手,学生高度自由。例如,有人上《背影》,对于文中的父子情深置若罔闻,任由学生大谈阔论文中的父亲“违反交通规则,形象又很不潇洒”;有人教《愚公移山》,不带领学生通过人物形象去正确地捕捉《愚公移山》的寓意,反而任学生围绕“是不是蛮干”、“为什么不考虑搬家”之类的问题大讨论;有人上课让学生开展辩论,学生双方互不相让不可开交,闹到下课铃响不置可否便完事。
王荣生教授说:“合宜的教学内容是一堂好课的最低标准。”上述活动就远离了课堂教学目标和文本构建的基本意义,没有什么教学价值。
学识放羊,是指教学活动脱离目标,师生一起跟着活动的感觉走。这种活动教师参与却不自知,“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老师在活动中与学生平等地打成一片,关系极为融洽,可是在痴迷中极易丢失高屋建瓴的师道。请看《皇帝的新装》的一个教学案例:
师:你为什么肯定骗子呢?
生:我觉得他们很聪明。
师:说说看。
生:你看骗子骗了这么多的人,拿走了这么多的钱财,还没有人发现,真的是很厉害。
师:你怎么评价这两个骗子?
生:实在是太聪明了,他们很懂得人的心理。
……
什么是童话?童话是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夸张、象征的手段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教育儿童的文学体裁,是具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如果老师脑筋绷紧了这根弦的话,他的教学还会随着学生的生活经验走下去么?语文教学有时真不是“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相反,教学中的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反文本的多元解读是有悖于选文教学的基本精神的。
(二)窄化:学习小组组合方式窄化造成活动效果矮化。
案例:开课之后,老师把本课时要解决的内容分块承包给各个学习小组,然后依次沿着“组内研讨——代表板书结论——代表讲解——老师评价补充”几个环节进行教学活动。
这种分块承包学习的活动教学极像组块拼图:就全体看内容充实,就个体看内涵稀少;就表面看活动热闹,就实质看学法单调。这种活动课型会使学生对丰富的文本学习内容挂一漏三,会使学生对多样的活动形式认识不足,从而极大地削弱选文的使用价值。上述做法的错误关键并不在于倡导小组学习,而在于把学习任务肢解分组,是为了好活动。如今,这种忘了本、变了味的小组学习居然还常常被观摩,足见追风教学的荒唐!
新教学理念突出倡导小组学习,致使大家一律向小组看齐,但我们不能过度钻牛角尖、走死胡同。小组学习、小组讨论的盛行,客观上也使我们教师漠视了个体的学生活动、结对子的同桌活动、个人与周围人的多边活动、声势浩大的全班活动等多元化组合形式,使一些优秀的传统的教学活动消失,使不少教师活动教学的眼界窄化,教学效果矮化。
笔者以为,一堂课几十分钟,虽然不能解决很多问题,但让全班学生共同解决一两个主问题还是可以的,并且顺带着可以解决不少问题。学生的学法线就体现在学生读书、思考、解答问题等的环节中。小组学习不是唯一可行之法,更不能过度条块分割。
(三)跟风:追求活动方式新颖,削弱了语文作为母语教学的传统训练优势。
钱梦龙先生在《语文教学呼唤常识回归》一文中给训练正名说:“语文训练就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读写听说实践……语文教育如果没有实实在在的语言训练,便是抽空了语文教育的内容,势必变成华而不实的空中楼阁。”
请看《黔之驴》的两则教学。其一:余映潮老师让学生分别站在驴和老虎的角度,讲它们老祖宗之间曾经发生的古老故事,然后从后人的角度谈感慨。其二:某老师让学生把《黔之驴》编成滑稽剧上演,努力展示故事中驴子和老虎的形象。
“其一”抓住故事情节谈意义,“其二”抓住故事情节感受形象,都暗合着寓言故事的教学目标,这是成功教学的根本。但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方面看,后者不如前者严肃,弄不好还会削弱学生对课文的认识。
俗话说,真理走过一步就会变成谬误。比如北方教学《端午日》时让学生表演赛龙舟就不适合当地学情。因为北方学生大都缺乏赛龙舟的生活体验,做这样的表演活动只能是瞎起哄,何来真情实感!
语文活动课包括听、说、读、写、做。常见的口头表达类活动有“话说新闻、故事会、朗读比赛、演讲、即席采访、复述课文、做小老师、开读书讨论会”等;常见的阅读类活动有“读书沙龙、交流读书体会、读书知识竞赛、开读书专题会”等;常见的书面表达类活动有“写广播稿、写读书笔记、写探究报告”等;常见的社会实践类活动有“发表见解、课本剧表演、做小记者、事物制作、参观访问、专题研究、社会实践”等。如此花样繁多,如果过度追求表面热闹,语文活动教学就难免乱花迷眼。
(四)教条:被活动教学模式迷蒙了双眼,惯于程式化。
这个道理很简单。第一,一切教学模式只是为初学者提供一道便捷的通道罢了,哪条通道也不会最完美,也不会一成不变,不能被一时的教学模式迷蒙了双眼。学习模式是为了最终冲破并超越模式,走进教学的自由王国。第二,一味走程式就是固步自封,虽然老师做起来顺手,但是学生会腻味。单调的程式只会使本该生动形象的语文课变得枯燥乏味,失去吸引力。
针对语文活动教学的上述问题,谨提出以下三点对策。
(一)老师要有积极进取的良好心态,明确学习目标,作师生平等中的首席,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注目于教育界,目前仍然有一些教师不把职业当作理想,只将其当作谋生获利的手段,不去深入地学习理论、研究理论,只满足于一知半解。有些教师在备课时,更多琢磨的不是学生,而是听课者、评委的思想理念、心理需求,取悦于人。久而久之,降低了专业含量,做伪讨论、伪探究,形式主义、功利主义,教学低效或无效。
(二)老师要给予学生一定的活动指导,鼓励学生利用多种多样的方式学习。
1.要指导学生在教学活动前自主预习。学生自主预习的过程就是学生个体不依赖他人,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对问题作出判断、推理,得出结论的过程。谁没有这个前提过程,谁就有可能只能当听众、观众,被动从众。
2.要激发学生基本的合作学习意识。在开展学习活动时,教师要先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培训,让学生明白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同学是学习的促进者,从而激发学生合作的意愿,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必要时,可以对参与小组活动的每个成员作明确的分工。
(三)活动教学要着眼学情,着眼于教学目标,形式多样。
活动教学的精髓在于强化合作、探究,鼓励学生多进行批判性思考。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程及素质教育的标志性概念,它是指在教学中,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组成合作学习小组一起学习,以提高学习成效的一种教学形式。内涵决定形式,而不是相反。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说:“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乃是真学。”这样看来,不管活动教学的开展有怎样的不足,这改革的方向还是对头的,它确实是改造以知识为本、教师中心、灌输唯上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有效手段。大任当前,我们一线教育工作者务必调好心态,保持理性,勇立潮头;务必耐心求索,“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相信吧,一轮火红的太阳即将在朦胧中升起!
韩守满,语文教师,现居江苏赣榆。责任编校:王 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