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到怎样才能使文章更加“生动”,可能同学们首先想到的是华丽的辞藻,形式多样的修辞手法。不过,这些在新闻报道中是不常用的,新闻报道往往要求用最简单的话语把事件讲述清楚就可以了。那么,怎样才能让新闻报道看起来更加生动呢?下面的一则新闻小故事或许能够给你一些启发。
黑龙江省农垦地区是中国最主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在这里无论是播种还是收获都需要大量的机车,由于寒冷的气候条件限制,种植户必须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劳作,不然会造成粮食损失。而由于机械力量有限,这里的领导干部在农忙时节都会深入到田间地头,随时协调解决种植户的实际困难,保证所有种植户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劳作。而此时,也是当地记者最忙碌的时候,更是考验记者写作能力的时候。有些记者只是对事件进行了简单罗列:某月某日,某某领导深入到某个种植户的家中,了解种植户的实际困难,给予资金、技术、机械力量的支持。几句话一篇新闻报道就草草了事。然而这样有“骨”无“肉”的新闻报道,没有多少人会有兴趣去观看。这个时候,我们的一个资深记者连续几天寸步不离地跟随一位领导干部,观察这位领导干部是通过什么方式了解到种植户的困难的,这些困难是在多长时间内解决的,这个困难的解决对这位种植户来说意味着什么。面对诸多因为这样或者那样的原因需要帮助的种植户,这位领导干部是怎样统筹(chóu)安排的,这样的安排对于整个秋收意味着什么。采访回来之后,他用记者走基层的方式写出了一篇深度报道。这篇报道后来得到了同人和观众的一致好评。
让新闻报道生动形象,需要我们的媒体人深入新闻现场,走近新闻人物,设身处地地站在新闻人物的立场思考问题。思考我们为什么要报道这条新闻,我们想要表达什么,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表达出中心思想,确立这个“骨架”之后,再去有目的地搜寻相关信息,让这些信息变成鲜活的“血肉”填满骨架,最后我们要表现的新闻人物或者新闻事件就会变得丰满立体了。
黑龙江省农垦地区是中国最主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在这里无论是播种还是收获都需要大量的机车,由于寒冷的气候条件限制,种植户必须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劳作,不然会造成粮食损失。而由于机械力量有限,这里的领导干部在农忙时节都会深入到田间地头,随时协调解决种植户的实际困难,保证所有种植户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劳作。而此时,也是当地记者最忙碌的时候,更是考验记者写作能力的时候。有些记者只是对事件进行了简单罗列:某月某日,某某领导深入到某个种植户的家中,了解种植户的实际困难,给予资金、技术、机械力量的支持。几句话一篇新闻报道就草草了事。然而这样有“骨”无“肉”的新闻报道,没有多少人会有兴趣去观看。这个时候,我们的一个资深记者连续几天寸步不离地跟随一位领导干部,观察这位领导干部是通过什么方式了解到种植户的困难的,这些困难是在多长时间内解决的,这个困难的解决对这位种植户来说意味着什么。面对诸多因为这样或者那样的原因需要帮助的种植户,这位领导干部是怎样统筹(chóu)安排的,这样的安排对于整个秋收意味着什么。采访回来之后,他用记者走基层的方式写出了一篇深度报道。这篇报道后来得到了同人和观众的一致好评。
让新闻报道生动形象,需要我们的媒体人深入新闻现场,走近新闻人物,设身处地地站在新闻人物的立场思考问题。思考我们为什么要报道这条新闻,我们想要表达什么,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表达出中心思想,确立这个“骨架”之后,再去有目的地搜寻相关信息,让这些信息变成鲜活的“血肉”填满骨架,最后我们要表现的新闻人物或者新闻事件就会变得丰满立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