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政府、产业界和广大公众需要共同面对和思考的难题。学院路地区的《食品安全与日常饮食》选修课承载着科普的性质。提升学院路地区学生对食品安全概念的正确认识。在教学过程中加入多媒体视频,活跃课堂气氛,提升了教学效果。
【关键词】教学改革 多媒体视频 《食品安全与日常饮食》
在“民以食为天”的当今社会,诸多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政府、产业界和广大公众需要共同面对和思考的难题。为此,我校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在学院路地区开设了食品安全与日常饮食选修课。开设本门课程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食品安全意识、了解工业化食品生产过程、辨识食品安全风险因素。学生在获得相关知识和能力后,将成为未来具有食品安全素养的消费者,进入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可成为食品安全知识的科普大军。
本门课程开设已10余年,课程内容随着社会食品安全热点问题和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已经经过任课教师的多次修改完善,授课内容受到好评,长期以来是本校的热门课程之一。但是听课的学生大多是非食品专业的学生,并且缺乏一定的生活经验,例如5年前的学生对油脂氧化产生的哈喇味有概念,而今的学生不知哈喇味是什么;90后对日常饮食的工业化生产过程一无所知,造成课堂互动效果逐渐变差,共鸣越来越少。因此需要更加生动、直观地介绍食品安全相关知识,需要对本门课程进行大的修改和完善。经过反复研究本门课程特点,尝试改变以PPT为主的教学模式,进一步调整教学方案,在课堂中加入动画、录像、问答等内容,使课程更加生动、直观[1-3]。经过初次教学进行了如下总结。
(一)吸引学生学习本门课程
根据以往的经验,本门课程是学院路地区选修课,上课同学来自不同学校、不同专业,上课人数多,管理难度大。第一次上课学生到的比较全,之后随着课程的进行,只有部分学生能够按时上课,坚持到最后;另一部分学生则由于各种原因选择了不来课,甚至有的学生直到考试时才来应付一下。要吸引不同专业的学生继续听课、记住这门课程的特点,非常重要,第一次课担当了很重要的角色。因此我们在本门课程的开始加入了6分钟的“食品原来是这样制造出来的”视频。这个视频首先从食品厂一线工人的工作准备——穿着入手,逐步展示了手工水饺生产线、肉鸡和生猪屠宰分割线、牛奶挤出线、国内外超市购买食品的人群、餐馆里饕餮的食客等等。从视觉的角度,首先让学生了解到食品的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
同学们观后感觉很震撼。在播放完第一次后,及时点评,再让同学观看重点细节。录像讲解结束后,自然引入本门课程的开篇:全球耕地现状、人口现状、我国食品工业发展进程等等,并附上大量上世纪90年代及当前农产品市场、超市及食品的图片,最后介绍本门课程的内容及要求。
开篇并没有涉及任何食品安全问题,而是从宏观的角度审视了食物的重要性、过程的复杂性。这个角度引入课程比直接介绍当下食品安全事件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第二次上课的人数看,达到了设计的目的。
在“食品加工过程的安全性”一章,安排对比观看了多组录像,如“面粉是如何制作出来”,这部分录像包括传统的石磨面粉的制作过程和现代化工厂面粉的制作过程;同样,也让学生观看了《舌尖上的中国》部分内容,如手工挂面的制作过程和现代化挂面生产线等等,使学生了解什么是现代的工业化生产。由于大多数学生没有见过食品工厂,因此观看工厂生产对学生了解食品生产过程,了解食品安全概念非常重要。同时也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做好课程定位、加强互动
本门课程为科普课程,要充分注意到学生的兴趣所在,对讲课内容涉及到比较复杂的专业知识时,要化繁为简,尽量避免枯燥的学术名词和化学式出现。多放图片、多与日常生活相联系。
原来的授课方式是老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授,而学生们在台下或者听课、或者写别的课程作业、或者昏昏欲睡。老师在课堂上或者不提问,或者提问后无人应答,整个一堂课沉闷而且没有生气,教学效果非常不理想。视频节目的引入虽然起到了很好的吸引学生效果,但是持续时间不长。为了使得这一状况得到改观,让学生们课堂上有思想,因此在课堂上涉及了问答环节。例如在“食品添加剂安全性”这一部分开始之前,先让同学提出关心或困惑的问题:为什么要用食品添加剂?评论一些网上常见观点的正确性:如罐头中有防腐剂。然后将他们的问题及观点写在黑板上,让他们带着问题听课,本章结束后,再次回顾这些问题和观点,课堂教学变得生动起来。
(三)发挥作业和考试的目的
本门课程虽然是学院路公选课程,科普性强,但是作为授课教师,在课堂有限的时间里传授的知识是非常有限的,我们希望更多的是教会学生判断的方法,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此在留作业的时候,首先所留的作业多与日常生活有关,其次让同学学会自主思考。例如去超市查看某种食品的配料表并拍照,分析加入这些配料的目的;分析网上流传的某种关于食品安全观点的正确性等。希望同学能够应用所学的知识,做出正确的判断。
对于考试,是学生们非常关心和重视的环节。本门课程为开卷考试,允许学生查阅资料。一部分内容涉及常规性的知识,与课件内容紧密相关;另一部分内容涉及课堂上提到的
日常生活过程中忽视的食品安全问题或者课堂录像内容涉及的食品安全问题,这部分内容虽然不难,也不多,但是如果没有来上课,就不清楚,这样也能在成绩上很客观地区分出上课学生和逃课学生。
通过对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本门课受到了学生的一致好评。
【参考文献】
[1]孙天立. 多媒体视频教学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的应用,教育与职业,2011,8:168-170.
[2]邹裔忠. 基于视频案例的“物流学原理”课堂教学改革研究,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5 (1):189-191
[3]谭益冰,李春,向家艮,李伊为. 标准化操作视频在护理技能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评价,中医教育ECM,2013,32(4):72-73.
【关键词】教学改革 多媒体视频 《食品安全与日常饮食》
在“民以食为天”的当今社会,诸多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政府、产业界和广大公众需要共同面对和思考的难题。为此,我校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在学院路地区开设了食品安全与日常饮食选修课。开设本门课程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食品安全意识、了解工业化食品生产过程、辨识食品安全风险因素。学生在获得相关知识和能力后,将成为未来具有食品安全素养的消费者,进入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可成为食品安全知识的科普大军。
本门课程开设已10余年,课程内容随着社会食品安全热点问题和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已经经过任课教师的多次修改完善,授课内容受到好评,长期以来是本校的热门课程之一。但是听课的学生大多是非食品专业的学生,并且缺乏一定的生活经验,例如5年前的学生对油脂氧化产生的哈喇味有概念,而今的学生不知哈喇味是什么;90后对日常饮食的工业化生产过程一无所知,造成课堂互动效果逐渐变差,共鸣越来越少。因此需要更加生动、直观地介绍食品安全相关知识,需要对本门课程进行大的修改和完善。经过反复研究本门课程特点,尝试改变以PPT为主的教学模式,进一步调整教学方案,在课堂中加入动画、录像、问答等内容,使课程更加生动、直观[1-3]。经过初次教学进行了如下总结。
(一)吸引学生学习本门课程
根据以往的经验,本门课程是学院路地区选修课,上课同学来自不同学校、不同专业,上课人数多,管理难度大。第一次上课学生到的比较全,之后随着课程的进行,只有部分学生能够按时上课,坚持到最后;另一部分学生则由于各种原因选择了不来课,甚至有的学生直到考试时才来应付一下。要吸引不同专业的学生继续听课、记住这门课程的特点,非常重要,第一次课担当了很重要的角色。因此我们在本门课程的开始加入了6分钟的“食品原来是这样制造出来的”视频。这个视频首先从食品厂一线工人的工作准备——穿着入手,逐步展示了手工水饺生产线、肉鸡和生猪屠宰分割线、牛奶挤出线、国内外超市购买食品的人群、餐馆里饕餮的食客等等。从视觉的角度,首先让学生了解到食品的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
同学们观后感觉很震撼。在播放完第一次后,及时点评,再让同学观看重点细节。录像讲解结束后,自然引入本门课程的开篇:全球耕地现状、人口现状、我国食品工业发展进程等等,并附上大量上世纪90年代及当前农产品市场、超市及食品的图片,最后介绍本门课程的内容及要求。
开篇并没有涉及任何食品安全问题,而是从宏观的角度审视了食物的重要性、过程的复杂性。这个角度引入课程比直接介绍当下食品安全事件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第二次上课的人数看,达到了设计的目的。
在“食品加工过程的安全性”一章,安排对比观看了多组录像,如“面粉是如何制作出来”,这部分录像包括传统的石磨面粉的制作过程和现代化工厂面粉的制作过程;同样,也让学生观看了《舌尖上的中国》部分内容,如手工挂面的制作过程和现代化挂面生产线等等,使学生了解什么是现代的工业化生产。由于大多数学生没有见过食品工厂,因此观看工厂生产对学生了解食品生产过程,了解食品安全概念非常重要。同时也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做好课程定位、加强互动
本门课程为科普课程,要充分注意到学生的兴趣所在,对讲课内容涉及到比较复杂的专业知识时,要化繁为简,尽量避免枯燥的学术名词和化学式出现。多放图片、多与日常生活相联系。
原来的授课方式是老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授,而学生们在台下或者听课、或者写别的课程作业、或者昏昏欲睡。老师在课堂上或者不提问,或者提问后无人应答,整个一堂课沉闷而且没有生气,教学效果非常不理想。视频节目的引入虽然起到了很好的吸引学生效果,但是持续时间不长。为了使得这一状况得到改观,让学生们课堂上有思想,因此在课堂上涉及了问答环节。例如在“食品添加剂安全性”这一部分开始之前,先让同学提出关心或困惑的问题:为什么要用食品添加剂?评论一些网上常见观点的正确性:如罐头中有防腐剂。然后将他们的问题及观点写在黑板上,让他们带着问题听课,本章结束后,再次回顾这些问题和观点,课堂教学变得生动起来。
(三)发挥作业和考试的目的
本门课程虽然是学院路公选课程,科普性强,但是作为授课教师,在课堂有限的时间里传授的知识是非常有限的,我们希望更多的是教会学生判断的方法,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此在留作业的时候,首先所留的作业多与日常生活有关,其次让同学学会自主思考。例如去超市查看某种食品的配料表并拍照,分析加入这些配料的目的;分析网上流传的某种关于食品安全观点的正确性等。希望同学能够应用所学的知识,做出正确的判断。
对于考试,是学生们非常关心和重视的环节。本门课程为开卷考试,允许学生查阅资料。一部分内容涉及常规性的知识,与课件内容紧密相关;另一部分内容涉及课堂上提到的
日常生活过程中忽视的食品安全问题或者课堂录像内容涉及的食品安全问题,这部分内容虽然不难,也不多,但是如果没有来上课,就不清楚,这样也能在成绩上很客观地区分出上课学生和逃课学生。
通过对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本门课受到了学生的一致好评。
【参考文献】
[1]孙天立. 多媒体视频教学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的应用,教育与职业,2011,8:168-170.
[2]邹裔忠. 基于视频案例的“物流学原理”课堂教学改革研究,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5 (1):189-191
[3]谭益冰,李春,向家艮,李伊为. 标准化操作视频在护理技能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评价,中医教育ECM,2013,32(4):72-73.